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淤泥变沃土 戈壁造良田 | 参评项目 | 新闻专题 (电视) | ||||||
字数/时长 | 00时13分00秒 | 语种 | 中文 | ||||||
作者(主创人员) | 米尔扎提·哈木拉提、塔依尔江·卡孜木、刘慧、周光磊、艾热提·加沙热提、李颖颖、巴合提白克·卡德尔汗 | 编辑 | 赖利莎、闫祝蕾、 姜晓丽 | ||||||
原创单位 | 新疆广播电视台 | 发布端/账号/媒体名称 | 新疆卫视 |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新疆卫视《今日聚焦》 | 刊播日期 | 2024-09-11 20:00 | ||||||
是否为“三好作品” | 否 | ||||||||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 2024年秋收季,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新疆阿克苏地区创新推进湖库清淤及泥沙资源化利用系统工程,不仅破解了南疆干旱区生态治理与耕地紧缺的双重难题,也为新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生态治理与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提供了一条新路径,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为了挖掘事件背后的深刻意义,记者三赴柯坪县清淤现场,走访受益农户、请教水利专家,以“经济账”“民生账”“生态账”三本账为蓝本,完整呈现了柯坪构建“洪水淤泥—有机沃土—戈壁良田—富民产业”生态转化链的全过程,讲述了当地利用水库淤泥改良戈壁,新增高标准农田超万亩的生动故事,使柯坪实践成为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活注脚。 | ||||||||
社会效果 | 目前,柯坪县已形成“以淤肥田、以田促产”的良性循环,为干旱区统筹生态保护与粮食安全提供了创新样本。节目经新疆卫视首发后,获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转载,全网播放量突破500万次。报道中呈现的“以废治荒”新技术还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其中,和田地区就通过柯坪清淤模式,在和田县县城周边的沙漠戈壁建成近500亩绿化用地,进一步证明了柯坪清淤经验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可推广性。 在电视报道的基础上,主创人员还推出系列网端产品,对清淤造田的实际成效进行全方位剖析和展示。这种将生态治理与粮食安全深度融合的创新范式,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为落实“藏粮于地”战略提供了可复制的方案。 | ||||||||
传播数据 |
| ||||||||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 该作品敏锐捕捉到新疆阿克苏地区湖库清淤及泥沙资源化利用的创新实践,记者三赴现场深度调研,通过详实的采访与“三本账”的清晰梳理,生动呈现了柯坪县“变废为宝”、化戈壁为良田的生态转化链,为“两山”理念提供了鲜活注脚。报道获得了广泛传播与积极反响,其所揭示的“以废治荒”新技术因科学性与可推广性,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借鉴。作品还结合系列网端产品,实现了议题的深度挖掘与价值的最大化传播,为落实“藏粮于地”战略贡献了基层智慧与实践方案。 | ||||||||
pagebreak
淤泥变沃土 戈壁造良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