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看准了就抓紧干 | 参评项目 | 通讯 (报纸) | ||||||||||||||||||||||
字数/时长 | 1965 字 | 语种 | 中文 | ||||||||||||||||||||||
作者 (主创人员) | 集体 | 编辑 | 集体 | ||||||||||||||||||||||
原创单位 | 人民日报社 | 发布端/账号/ 媒体名称 | 人民日报 |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人民日报要闻1版 | 刊播日期 | 2024-01-03 | ||||||||||||||||||||||
是否为“三好作品” | 否 | ||||||||||||||||||||||||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 通讯《看准了就抓紧干》立足“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的首个工作日这一时间节点,是主流媒体把握“软节点”、挖掘“软新闻”,精巧策划、精心采写的独家报道。作为人民日报“改文风”的代表作品之一,通讯以约2000字篇幅,聚焦高质量发展,从产业发展、科研攻关、新区新貌、为民解忧、转变作风等角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文字精炼、叙事平实、角度新颖、语言鲜活,透过饱满充实的行动感、现场感、故事感,关注实干作为,塑造奋斗群像,传递拼搏干劲,生动呈现“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的精气神,充分报道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狠抓落实、担当作为的澎湃热情。 | ||||||||||||||||||||||||
社会效果 | 稿件在人民日报头版重要位置全文刊发,被全网置顶推送。稿件见报当日,中央领导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给予表扬,社会反响热烈。稿件刊发后,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等齐转共推,当日在人民日报客户端阅读量迅速突破百万,腾讯、今日头条、网易、新浪等多家商业新闻网站转载,中央主要媒体和地方媒体等累计转载达289篇次,引发刷屏热转。记者践行“四力”,提前赶赴相关点位现场,透过丰富的人物故事和生动的工作场景,展现当地干部群众“看准了就抓紧干”的火热干劲,不仅激发读者共情共鸣,更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拼搏奋进。 | ||||||||||||||||||||||||
传播数据 |
| ||||||||||||||||||||||||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 该通讯思想含量丰富、文风平实切实、故事鲜活立体,将广大干部群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作为串联主线,主题鲜明突出,行文紧凑流畅,叙事简明生动,展现了神州大地高质量发展活力勃发奔涌的火热实践。 | ||||||||||||||||||||||||
pagebreak
集体人员名单
看准了就抓紧干
作者(主创人员):
许晴、钱一彬、程远州、范昊天、王锦涛、黄晓慧、王昊男
编辑:
田俊荣、杨学博、姜赟、彭俊、李仕权、许诺、刘念、赵政
pagebreak
看准了就抓紧干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1月2日,新年首个工作日,神州大地处处可见奋力攀登的姿态、奋斗拼搏的面貌。
“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推动发展活力勃发奔涌。
锚定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 “新三样”的崛起,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每53秒就有一台新能源汽车“驶”下生产线!
1月2日,记者走进位于广东广州番禺区的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总装车间,只见工业机器人与产业工人协同作业,一派热气腾腾。
“半年多前,下线所需时间是60秒。”总装车间高级经理张自初说,“不要小看减少的这7秒,我们调整优化220个工位、460名工人的工作内容,设计应用实时智能辅助系统,一处一处抠细节,才‘抠’出了效率。”
“国家锚定高质量发展,对我们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就是要做到生产更加高效、技术持续升级,为中国制造增添新亮色。”张自初说。
埋头做好自己的事
新年首个工作日,各地科技工作者攻难题、攀高峰,助力释放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澎湃动能。
将制备好的量子点薄膜晶体管芯片放到低温冷阱探针台中,设定好温度、电压等参数,通入二氧化氮气体,一系列有规律的波形数据很快在屏幕上显示……在华中科技大学的量子人工嗅觉学术前沿青年团队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进行各项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
“高性能智能气体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温室气体检测、流程工业安全、智慧医疗等领域,已成为各国科技竞逐的新赛道。”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刘欢说,“新的一年,团队将围绕智能气体传感器芯片与微系统关键技术持续攻关。我们要沉住气、铆足劲,埋头做好自己的事。”
“千年大计”需要久久为功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雄安新区拔节生长”,这让雄安新区的干部群众倍感振奋。
白雪映照下,占地9800亩的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大清河片林里油松苍翠、榆树挺拔。1月2日早上8点多,记者看到,大清河片林一区20多名护林员穿梭其中。“冬天的护林工作做细致做到位,春天树木的长势才会更好。”雄安集团生态建设投资公司副总经理徐成立说。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既要保持“千年大计”的定力,又要拿出只争朝夕、稳扎稳打的干劲。
雄安新区设立之初的两年,规划反复打磨,几乎没有动一砖一瓦。有了蓝图之后,新区面貌日新月异,处处能感受到“未来之城”强劲的发展步伐。1月2日,记者看到,被称为“雄安之眼”的雄安城市计算中心拱形东立面与湖景水面中的倒影相互融合;刚刚实现全线通车的京雄高速车流不息;走进北京四中雄安校区、雄安史家胡同小学两所学校,教室里传来琅琅读书声……
倾情解民忧,温暖在心头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从乡村到城市,各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情解民忧,温暖在心头。
1月2日一大早,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石塬镇秦阴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永东就忙碌起来。受地震影响,圈舍倒塌,村民们的存栏牛羊急需出售。“天冷牛羊容易掉膘,早一天卖出去,乡亲们就能早一天安心。”
刘永东把采购商迎进村民家中,帮着找销路、谈价格。“现在我们已经帮乡亲们卖出了约300只羊、10多头牛,大伙再加把劲,可不能让村民一年的辛苦付出‘折了价’。”
民生无小事,用心办更要抓紧办。新年上班第一天,上海市中心规模最大的居民小区拆除重建项目——蕃瓜弄小区旧住房改造施工现场机器轰鸣。
这一天,蕃瓜弄小区旧住房改造项目负责人吴超行程满满当当——先去附近协调场地,“把要进场的上百名工人的临时住所搭建好,工期一刻不误”;接着赶往工地南侧的天目西路派出所,“蕃瓜弄小区新建的地下车库入口挨着派出所,扩宽入口需要协商”;再去静安区规划资源局,“静安区开辟了绿色通道,能提速审批配套项目。”
一路走、一路忙,吴超满是干劲,“我们和蕃瓜弄居民约定了三年半工期,必须赶进度、保质量,不能歇脚缓劲。”
接诉即办,件件有回音
新年伊始,各地党员干部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月2日早上8点30分,记者来到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厂洼街3号院。见到厂洼第二社区党委书记董建平时,他已经和两名维修下水道的工人忙活了好一阵子,“整个元旦假期,一直放心不下这件事。”
“这件事”要追溯到去年12月29日晚上,居民尹风茹老人家中下水道堵塞。接到老人诉求,董建平当晚就联系了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调来清掏车,连续清了2个多小时,暂时止住了污水回流。但是,“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必须更换老化严重的管线。”
方案敲定,节后开工。切旧管、换新管、试水……临近中午,工程顺利完结,董建平这才稍稍舒了一口气:“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老百姓才能满意放心。”pagebreak
评委会评委推荐语
看准了就抓紧干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历经2023年的经济社会复苏,人们对2024年的开启充满希冀。文章主题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民生保障、作风转变等领域精心撷取故事,精巧编织出广大干部群众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团结奋斗的活力画图。故事富有感染力,文风朴实清新,对“看准了”中体现的清醒认识论、“抓紧干”中体现的清晰方法论作出生动证明,有力宣传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文风的笔触和表达令人印象深刻,也为新闻舆论工作的守正创新作出表率。(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齐东向)
pagebrea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