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再探潜山 | 参评项目 | 新闻专题 (新媒体) | ||||||||||||||||||||||
字数/时长 | 0时19分36秒 | 语种 | 中文 | ||||||||||||||||||||||
作者(主创人员) | 集体 | 编辑 | 集体 | ||||||||||||||||||||||
原创单位 | 津云新媒体 | 发布端/账号/媒体名称 | 津云客户端 | ||||||||||||||||||||||
刊播日期 | 2024-12-16 07:00 | ||||||||||||||||||||||||
作品网址 | https://www.app2020.tjyun.com/jyapp/system/2024/12/15/057918606.shtml | ||||||||||||||||||||||||
是否为“三好作品” | 否 | ||||||||||||||||||||||||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努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2024年6月,由渤海石油研究院参与研究的项目《渤海伸展-走滑复合断裂带深部油气勘探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发现》,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指导发现了以渤中26-6为代表的7个亿吨级油田,形成的理论技术奠定了我国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为全面展现勘探团队打破技术壁垒,发现全球最大变质岩油田渤中26-6的科研过程。津云摄制团队历时9个月,深入全球最大变质岩油田勘探一线,借助三维建模、动画演示等技术手段,探寻油气勘探背后的生动故事,展现了中国石油勘探工作者胸怀祖国、勇攀高峰、集智攻关、永不言弃的科学家精神。 | ||||||||||||||||||||||||
社会效果 | 作品在津云客户端、北方网刊发后,得到学习强国、今日头条、搜狐网、网易视频、腾讯新闻、B站、好看视频等多个平台的关注和转发。津云客户端访问量达到815万,点赞量86.7万;津云视频号播放量达到21.3万,转发量过万;津云B站号播放量超过10万。作品取得了广泛且良好的传播效果,极大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提振了士气。 | ||||||||||||||||||||||||
传播数据 |
| ||||||||||||||||||||||||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 主题重大、意义深远。油气安全关乎国家发展,作品聚焦跨越40多年的勘探“马拉松”,展现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塑造了新时代科研群体的精神画像,既有“十年坐冷板凳”的坚守,又有“敢为天下先”的担当。 技术赋能,特色鲜明。作品通过三维建模技术首次全景还原潜山地貌,结合二维动画动态演示油气运移规律,将深奥的勘探理论转化为大众可感可知的知识图谱。多维技术的叠加应用,让晦涩的科研报道“通俗化”。 广泛传播,效果良好。作品在全网广泛传播,不仅让新时代科研群体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也加深了公众对油气勘探的理解,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 ||||||||||||||||||||||||
集体人员名单
作品标题:再探潜山
作者(主创人员):刘雁军、齐竞竹、闫征、许浩、刘通、赵普、魏夏杰、刘浩、邹添宇、王长军 |
编辑:许浩、刘通、赵普、齐竞竹 |
pagebreak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二维码
作品标题:再探潜山

二维码(客户端)-再探潜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