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骑马钉”就应多起来 | 参评项目 | 评论 (报纸) | ||||||||||||||||||||||
字数/时长 | 372 字 | 语种 | 中文 | ||||||||||||||||||||||
作者(主创人员) | 高炜 | 编辑 | 李玉林 | ||||||||||||||||||||||
原创单位 | 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 | 发布端/账号/媒体名称 | 《三峡日报》 |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头版 | 刊播日期 | 2024-06-21 | ||||||||||||||||||||||
是否为“三好作品” | 否 | ||||||||||||||||||||||||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 “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一条明确要求,它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作风建设一脉相通。2024年上半年,记者在采访宜昌市政务活动时注意到,不少汇报和总结材料从“胶印”退回到“骑马钉”装订,即敏锐意识到这正是“习惯过紧日子”在地方的具体落实。于是走访党政机关、印刷企业,了解“骑马钉”装订的利弊,获取印刷时间、装订成本方面的具体数据,以此切入撰写短评,以小见大,既为“骑马钉”回归点赞,又提倡党政机关从一点一滴做起,高效集约使用财政资金,最大程度反哺民生。 | ||||||||||||||||||||||||
社会效果 | 该评论在三峡日报一版首发后,宜昌市级多个新媒体转发,得到读者、受众好评。多位基层干部表示,采用“骑马钉”方便快捷,大大减轻了基层办文办会的负担。宜昌市委市政府专门针对“骑马钉”使用提出要求:除上级要求和不适宜情况外,所有会议以及非正式公文材料原则上用“骑马钉”。以“胶印”改“骑马钉”为契机,宜昌市进一步梳理日常工作中可以减费用、减时间的环节,做到能节俭尽节俭、能提效尽提效。 | ||||||||||||||||||||||||
传播数据 |
| ||||||||||||||||||||||||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 主题重大、见微知著。该评论以小见大,是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落实落细落小”的生动回答、具象呈现,有力阐述了坚持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好日子的时代要求,充分彰显了新征程上每位党员干部都必须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的重要意义。 语言精练、逻辑严密。评论仅6段、372个字,体现“短实新”,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与干部群众实现了共情共鸣。 传导价值、示范性强。文章聚焦的“骑马钉”装订方式具有可推广的特点,带来了示范效应,推动了宜昌各级党政机关相关领域的制度性优化。通过“省下的一分一毫投入民生”的价值传导,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政机关行节约、戒铺张、止浪费的作风转变,体现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 ||||||||||||||||||||||||
pagebreak
“骑马钉”就应多起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会议材料中,高大上的“胶印”少了,“骑马钉”反倒多了起来。
这种“由奢入俭”或许只能算“微改变”,却是观察是否真正厉行节约“过紧日子”的一个不错视角。
“骑马钉”装订的材料虽然少了些平整度和美观,但比之“胶印”,印制时间少二分之一、费用少三分之一以上,既省时又省钱。这样的“微改变”何乐而不为?
从中央到地方,都强调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成为习惯和常态。这不能只喊口号挂在嘴边,而要从日常办公、开会、发文等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抓起、改起,落脚到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的实际行动中,方能见到实效。
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要把省下的一分一毫,用来支持民生改善,比如投入到提供营养午餐、建设公交站棚、方便汽车充电等领域,如此就能让有限的财力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民生效益。
行节约,戒铺张,止浪费。期待更多领域的“骑马钉”多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