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Faces of Xinjiang(新疆·面孔)

2025-10-21 10:27:39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Faces of Xinjiang(新疆·面孔)

体裁

系列纪录片(新媒体)

作者

(主创人员)

集体

编辑

集体

原创单位

新疆广播电视台

发布端/账号/

媒体名称

发布端:Facebook Twitter 账号等

字数/时长

0时8分19秒

语种

英文

刊播日期

2024-12-24 11:22

新媒体

作品网址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7u23LKLz1/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5kii9i6Cn/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8LZhzWJpt/

是否为“三好作品”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近年来,美炒作涉疆谎言妄想“以疆制华”。借助话语霸权,西方反华势力不断向全球受众灌输偏见与对立,编造所谓“强迫劳动”“种族灭绝”等不实言论。基于此,《新疆·面孔》精心打造300条短视频,讲述了300个生活在新疆的普通人的故事,主动发声,有力回击,让国际社会更加全面客观了解真实的中国新疆。短视频以英语、土耳其语、吉尔吉斯语面向海外投放,用客观讲述打破了西方话语霸权。 新疆什么样?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说了算!系列短视频在创作过程中,以个性化自述风格展开讲述:来自意大利的老奶奶、“河狸公主”初雯雯、非遗传承人铁木尔别克……不同面孔、不同视角、不同语言,都用真实的新疆故事,让西方媒体炮制的“涉疆谎言”被彻底拆穿!

国际传播效果

2024年12月起推出的《新疆·面孔》系列纪实短视频,灵活运用国际传播方式,构建多元传播主体,实现矩阵式传播。除依托本台海外账号外,还与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广电公司、土耳其tele1电视台合作,在其电视频道和YouTube官方账号持续更新,并先后被广东、浙江、海南、河南等省国际传播中心海内外播出平台及社媒账号转发播出。截至目前,该系列短视频全平台播放量总计达8300万+,且数据仍在持续攀升中。 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在推特官方账号上转发,配文“#新疆的面孔 | 世界上哪里可以找到最美味的葡萄沟?中国的新疆肯定在名单上!海外网友在评论区留言:通过这些短视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到新疆的独特魅力,喜欢新疆人的热情可爱,惊叹于新疆的美丽风光。

传播数据

新媒体传播平台网址

1.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7u23LKLz1/ 

2.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5kii9i6Cn/ 

3. https://www.facebook.com/guangdongtoday/videos/572162279075223 

阅读量(浏览量、点击量)

150万+

转载量

2万+

互动量

7万+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多视角看新疆,平凡中见力量。该作品内容丰富,制作用心,见人、见事、见生

活。系列纪实短视频通过真实自然的人物自述去除误解和偏见,回应质疑和抨击,传递了新疆声音,展示了新疆形象。短视频力戒宏大叙事,在全球化语境下,以语境型叙事重新寻找和建立西方概念之外的话语体系,用真实直抵人心,用细节打动人心,为增强国际传播有效性,提供了多层次的思考维度。

 

集体人员名单

作品标题:Faces of Xinjiang(新疆·面孔)

 

作者(主创人员):

谢婧、董琦婕、刘鹏、吕运、陆曦、安卡尔、陈晓鹏、阿尔达克·阿纳西、阿司甫江·巴拉提、杨珍、阿力库特·尼加提、张强、朝龙、战格尔·赛里克、马炜、刘谦、白冰、艾力夏提·阿力木、毛广勇、韩奕、王菡、李铭凡、张静、蒙根、赵明惠、包蕴涵、艾合麦提江·麦提如则、牙森·斯迪克

编辑:

赵武军、王志伟、闪莉蓓、吴春明、谭敏、赵晓莉、刘永军、沃扎提·卡克拜、张万兴、冯兴鲁、董少华、张倩、王鹏、黄

涛、乌斯满江·吾买尔、王敦、谢伟忠、陈刚

中国新闻奖获奖系列报道作品完整目录 

作品标题:Faces of Xinjiang(新疆·面孔)

序号

单篇作品标题

体裁

字数/时长

刊播日期

刊播版面

备注

1

《费尔南多》

新闻纪录片

3分05秒

2024-12-24

Xinjiang Updates (Twitter)

 

2

《意大利奶奶重走马可波罗之路》

新闻纪录片

2分57秒

2024-12-27

Living in Xinjiang(Facebook)

代表作

3

《河狸公主“初雯雯”》

新闻纪录片

2分49秒

2024-12-27

Living in Xinjiang(Facebook)

代表作

4

《舞动的DNA》

新闻纪录片

2分36秒

2024-12-27

Living in Xinjiang(Facebook)

 

5

《开火车的李全珍》

新闻纪录片

2分29秒

2024-12-28

GD Today (Facebook)

 

6

《风一样的女子》

新闻纪录片

2分11秒

2024-12-28

Living in Xinjiang(Facebook)

 

7

《猎鹰人铁木尔别克》

新闻纪录片

2分33秒

2024-12-28

GD Today (Facebook)

代表作

8

《新疆汉堡了解一下》

新闻纪录片

2分25秒

2024-12-28

GD Today (Facebook)

 

9

《农民科学家拉斯木江》

新闻纪录片

2分18秒

2024-12-29

Living in Xinjiang(Facebook)

 

10

《创意玩家张国靖》

新闻纪录片

2分15秒

2024-12-29

Living in Xinjiang(Facebook)

 

11

《艾丽莎》

新闻纪录片

3分07秒

2024-12-30

Living in Xinjiang(Facebook)

 

12

《拳手热姆》

新闻纪录片

3分11秒

2024-12-30

Living in Xinjiang(Facebook)

 

13

《滑板男孩》

新闻纪录片

2分37秒

2024-12-31

Living in Xinjiang(Facebook)

 

14

《我镜头下的家乡》

新闻纪录片

2分32秒

2024-12-31

Living in Xinjiang(Facebook)

 

15

《艾力库提》

新闻纪录片

2分49秒

2024-12-31

Living in Xinjiang(Facebook)

 

 

《新疆·面孔》系列短视频(国际传播)

《“河狸公主”初雯雯》

它就是河狸

知道知道

就是大喊大叫的那个嘛

那是旱獭

就是仰泳的那个嘛

那是海獭

就是那个很火的卡皮吧啦吗

那是水豚

不过不重要了

反正你就记住

河狸呢

就是基建狂魔

这就是河狸修建的水坝和它的巢穴

河狸小小的身体

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

去改善大环境

所以我为什么那么了解野生动物呢

因为我的家乡阿勒泰地区

是一个有着很多很多种

野生动物崽崽们的地方

从小它们就跟我的兄弟姐妹一样

和我一起长大

小宝

出来让我看一眼吧

我的相机里面

也存了很多很多

我这些野生动物朋友们的照片和视频

我的交通工具呢

也从两轮

变成了三轮

又变成了四轮

最后终于换成了飞机

我去了联合国

我们有请中国的青年代表初雯雯发言

大家好 我是河狸公主初雯雯

很荣幸今天能够来到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给大家分享我们自然保护工作的成果

能代表上百万的中国青年和河狸军团

在联合国大会上面演讲

其实已经算是让我很有荣誉感的时刻了

但千万不要以为我的生活里

只有这样充满了高光的时刻

我们还有着很多很多的艰辛

想当初

为了给这些野生动物崽崽们建食堂

我们就出了不少的力

天天要起早贪黑的在这河谷里边奔波

还得四处化缘

快干活呀

你在这晃晃晃

但是还好

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河狸军团在整个乌伦古河流域

种下了超过100万棵的灌木柳

同时还帮助蒙新河狸的种群数量

上升了50%

在这个过程中呢

我们也有了很多

在晚上都不敢打开的视频

就是这些野生动物的吃播

就这嘎嘣脆的口感

谁能看了不馋呀

于是就这样

我的崽崽们都有了安稳的生活

所以呢

大家就给我起了个名字叫我河狸

妈妈

公主 河狸公主

我是河狸公主初雯雯

Nice to meet you. 

但是我觉得我应该叫野生公主更合适一点

 

《新疆·面孔》系列短视频(国际传播)

《76岁意大利奶奶重走马可波罗之路》

你好

我是来自意大利的维娜·卡玛洛塔

我现在在新疆

我在研究过《马可·波罗游记》后

作为一个意大利旅行者

我决定走“丝绸之路”

非常好

在我出发前

一个中国朋友送我了这个袋子

可以驱蚊

也可以带来好运

我还随身携带着一面中国国旗

中国

我从2022年4月26日离开威尼斯

现在来到了(中国)新疆

这是你的护照号码吗

是的

然后我去了喀什

看到了千年的古城

也感受到了新疆舞的魅力

在陶艺师傅帮助下

我也学习了如何制作土陶

最后我还加入了一个乐队

这真的是太有意思了

库车是一个特别美丽的地方

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寻找

《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的东西

看到这些东西

你就知道他在说什么

我正在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我看到了)不同朝代各个时间阶段的文物

还有当时不同国家的东西

都汇聚在了(唐代)西安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别的东西

这个扇子真漂亮

当然现在的中国

和马可·波罗当时描述的不一样了

现在的中国是一个非常现代的文化大国

有很多高科技的东西

我看到了即使在很偏远的地方

都有高速公路和卡车

做事的效率真的很高

现在的中国真的不一样了

谢谢 谢谢

但是让我最深刻就是中国人的热情

未来我还将继续徒步走在“丝绸之路”上

会去到很多城市

希望能够认识更多的人

然后跟我一起来徒步吧

 

《新疆·面孔》系列短视频(国际传播)

《猎鹰人铁木尔别克》

这张截图来自一个很火的短片

叫《再见白肩》

照片的主角是我的爷爷

还有这只正在疯狂拍打我头顶的鹰

准确的来说

这只鹰还不是短片里的白肩

真正的白肩已经飞走了

可它的同伴还在和我继续培养感情

这就是我们和鹰的关系

给彼此足够的自由

却永远剪不断

换种方式说吧

在我们阿合奇

对于男人来说

有车有表都比不上有鹰

叔叔们好

戴上眼罩的鹰

霸气外露不止一点点

但脱开眼罩仔细看

多少沾点呆萌

千万不要被这种假象欺骗

几千年前

我们之所以驯鹰

是因为它决定了我们的餐桌

兔子 野鸡

甚至是鹿

它看中什么

我们就能吃到什么

我的爷爷驯鹰50多年

而我则是第九代驯鹰人

在这吃喝不愁的年代里

为什么要驯鹰

是为了让文化延续

让传奇永远留存于现实

and the legend alive.

现在的猎鹰不再捕猎

丰衣足食

但驯鹰的手法

传统工具的制作技艺不能丢

我给大家讲一下

这就是 呃

短带

然后现在就是这个鹰的

呃 用不了的时候

才会过去跟它解开

呃 算了 你们知道这很厉害就好

从对抗博弈到成为伙伴

猎鹰就是我们的翅膀

既然有翅膀

飞翔就是最终的目标和宿命

鹰是大自然的孩子

养5到7年我们就放飞了

这是来自荒野的约定

是我们对自然法则的尊重

也是对鹰最好的祝福

相伴千日

终有一别

它们终将翱翔

但最温暖的羽毛留在我们心里

您直接把那个手套进去

对了 接下来是业务介绍

来中国猎鹰之乡阿合奇体验猎鹰

找我准没错。

我是猎鹰人铁木尔别克·居马吐尔地

Nice to meet you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二维码 

作品标题:Faces of Xinjiang(新疆·面孔)

“河狸公主”初雯雯

 

意大利奶奶重走马可波罗之路

 

猎鹰人铁木尔别克

责任编辑: 韩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