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牌子上墙不等于工作到位

2025-10-21 11:03:13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牌子上墙不等于工作到位

参评项目

评论 (报纸)

字数/时长

947  

语种

中文

作者

(主创人员)

湖北日报评论员(周磊)

编辑

付勤

原创单位

湖北日报

发布端/账号/

媒体名称

湖北日报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时事/评论 05版

刊播日期

2024-03-14

是否为“三好作品”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单位将挂牌视为展示工作成绩的一种方式,认为牌子挂得越多,显得工作越繁忙、越重要,大大加重了基层负担。作者敏锐捕捉到这一不良现象,深度剖析“挂牌热”背后的真问题。以“解剖麻雀”方式提炼“牌匾虚挂、责任空转”的本质,引用社区书记原声揭露“台账应付主义”痛点,明确了“破形式表象、立实干担当”的鲜明导向,并辩证分析“摘牌子不代表撂担子,减负担不代表减责任”。 以小见大、由点及面、针砭时弊,是这篇文章的鲜明特点。该文并未局限于荆门清理挂牌这一现象,还找准了党中央整治形式主义与地方实践的结合点,将“摘牌行动”提升到为基层减负、推动作风转变的政治高度,体现了党报评论的问题导向和责任担当。

社会效果

这篇评论从“摘牌减负”切入,揭示形式主义顽疾,引发社会各界对“挂牌热”的深刻反思,不少地方迅速跟进,向不必要、无实效的牌子开刀,把基层人员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基层干部普遍反映“要像清理冗余牌匾那样清除思想上的形式主义”“摘掉的是牌子,解放的是双手,释放的是活力”。该评论在湖北日报客户端、荆楚网等多平台分发,被中工网等媒体全文转载。 该文以“小牌匾”折射作风建设“大课题”,有力批驳了重形式、轻实效的形式主义作风,以及向下转嫁责任、向上索要政绩的官僚主义做派,彰显党媒对社会热点和基层诉求的高度关切。

传播数据

新媒体传播平台网址

1. https://news.hubeidaily.net/hbrbsharenew/news_detail/5/2362245/2124480/0?w=1746767254906&uik=i4EZ0LTU&share_plat=ios&sec=03091a94&historyback=1 

2. https://www.workercn.cn/c/2024-03-14/8185413.shtml 

阅读量(浏览量、点击量)

49.3万

转载量

 

互动量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该作品以基层减负为切入口,敏锐捕捉“挂牌乱象”这一基层痛点,通过鲜活案例展现形式主义积弊及整治成效。文章紧扣党中央反复强调为基层减负的要求,切口小而立意深。结构层层递进,先以掇刀区社区摘牌案例破题,继而剖析“挂牌热”背后的作风问题,最后辩证提出“摘牌不减责”的治理方向,逻辑严密、论证有力。 这篇评论善用基层干部的直白话语增强说服力,如“制度职责‘满墙红’”“没有结果的过程只会开出‘谎花’”等表述生动贴切,既有现实批判力度,又体现建设性思考,为破解“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顽疾提供实践样本,具有重要示范价值和启示意义。

pagebreak

 

牌子上墙不等于工作到位

  【阅读提要】牌子上墙不等于工作到位。向社区不必要的牌匾开刀,就是向把挂牌当落实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开刀,让基层干部回归干事创业本位。

  近日,本报报道荆门市为基层清牌减负,掇刀区某社区摘下33块牌匾。该社区书记的一席话引人深思:每个挂牌部门都要求建立台账,制度职责上墙,还要定期更换,有时挂在哪儿都为难。“有的挂牌部门,一年到头没几场活动,但制度职责‘满墙红’。”说白了,不少牌匾是“做做样子”。

  摘下的是形式大于内容的牌匾,卸下的是基层本不该承受的负担。近些年,从党中央到各地方,为基层减负的决心坚如磐石,但基层负担具有较强的顽固性、复杂性和隐蔽性,还会隐形变异、反弹回潮。向社区不必要的牌匾开刀,就是向把挂牌当落实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开刀,让基层干部回归干事创业本位。

  牌子上墙不等于工作到位。把“工作好不好,先看牌子挂没挂”奉为圭臬,把挂牌当作彰显工作的筹码,一心想着装门面、撑场面,只求“名正”不计实效,牌子就可能异化为形式主义的花瓶,基层就成了官僚主义的舞台。“挂牌热”是“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生动体现,清牌减负不只是清理门面上有形的牌子,无形的、不科学的台账、考核也要坚决除掉。

  一块牌子就是一份责任,挂上牌子就得挑起担子。客观地讲,不少单位是想通过“挂牌”把工作做好,但如果仅仅把落实工作简化为“挂几块牌、出几本台账”就万事大吉,则违背了挂牌的初衷和应有之义。挂的是牌子,也是责任,要有人担事、担责、担难,让管理和服务“一竿子插到底”,真正落实到群众之中。挂牌不等于成绩,上墙也装不了门面,“没有结果的过程,再精彩,也只能开出中看不中用的‘谎花’。”

  一个社区挂了多少牌子,并不是决定群众获得感的评价指标。各个部门一股脑地往基层伸手,只会弄得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各种“虚事”,哪里还有心思、精力为老百姓服务?基层人手很有限,“该怎么干就怎么干、该谁干就谁干”的导向要鲜明地立起来,把牌子的数量和种类减下来,把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提上去。

  摘牌不是“一刀切”,有些工作需要通过挂牌协调配置各种资源,挂牌的必要性取决于工作的实际需要。每块牌子都代表着一类事务,要把整合、精简等“规定动作”做到位,对“挂什么牌子”“挂在哪里”“有什么作用”做到心中有数,讲求实事求是、应挂则挂,让挂牌回归本意。pagebreak评委会评委推荐语

牌子上墙不等于工作到位

  这是一篇关照现实、针砭时弊的评论。文章聚焦一些部门热衷于在基层社区挂牌子,浮于表面导致工作成效并不理想的现象,剖析“挂牌热”背后的深层问题。文章揭示了“牌匾虚挂、责任空转”的本质,提出了整治“挂牌热”就是向形式主义开刀的鲜明导向,以及“摘牌不减责”的治理方向。该文没有停留于一事一议、一时一地,把“摘牌行动”提升到为基层减负、推动作风转变的政治高度。文章刊发后,一些地方迅速跟进行动,摘掉了不必要的牌子,缓解了基层苦恼,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中国青年报体育部融媒主编慈鑫)

pagebreak

责任编辑: 张泽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