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干部状态新观察·基层减负进行时

2025-10-23 11:57:48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干部状态新观察·基层减负进行时

参评项目

系列报道 (报纸)

字数/时长

8650  

语种

中文

作者

(主创人员)

集体

编辑

集体

原创单位

人民日报社

发布端/账号/

媒体名称

人民日报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人民日报政治版,10版

刊播日期

2024-03-22 到 2024-07-09

是否为“三好作品”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针对各地各领域存在的基层负担过重现象,人民日报推出“干部状态新观察·基层减负进行时”系列报道,为推动基层减负鼓与呼。 采访前,采编团队梳理中央政策文件,并与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合作,归纳基层反映较多的共性问题,最终筛选出“滥挂牌”、过度考核、违规借调干部等领域,从存在的问题、整治的举措出发,前后对比,多角度反映减负成效。 采访中,记者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社区、村庄,跟踪采访社区干部、村支书等,挖掘最真实的工作细节,捕捉鲜活的一手材料,客观立体呈现基层减负工作。稿件形成后,编辑精心打磨,并配发干部感言、网友留言等,丰富报道内容。

社会效果

本组系列报道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深度调查各地各部门存在的形式主义加重基层负担情况,不回避问题,不掩盖矛盾,平实地呈现基层减负的现状。报道获评人民日报社2024年度精品奖。稿件刊发后,社会反响热烈,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等网站在头条或显要位置推送转载。人民日报客户端累计浏览量达465万次,形成了报道声势,引发舆论关注,扩大了系列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

传播数据

新媒体传播平台网址

1. 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4005297-500005238018 

2. 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4062707-500005249556 

3. 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5749762-500005566042 

阅读量(浏览量、点击量)

465万

转载量

 

互动量

1944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人民日报《干部状态新观察基层减负进行时》系列报道,以敏锐的新闻触角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基层减负这一重要议题,发挥了关键的舆论监督作用。报道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指示,直面“滥挂牌”、过度考核、违规借调干部等基层负担过重的突出问题,不回避、不遮掩,以扎实的采访和鲜活的叙事,揭开了形式主义给基层带来的沉重负担。 采编团队深入基层社区、村庄,跟踪采访一线干部,从中央政策文件梳理到与人民网 “领导留言板”合作归纳共性问题,再到挖掘真实工作细节,层层深入,将抽象的政策议题转化为具象的基层痛点,客观立体地呈现了基层减负的现状与成效,映照出基层治理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顽疾。 报道刊发后,形成强大舆论声势,人民日报客户端累计浏览量达 465 万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其意义不仅在于曝光问题,更在于通过舆论监督推动完善制度、巩固治理效能,为持续深化基层减负、营造良好干事创业环境鼓与呼,彰显了党媒在舆论监督中的重要作用和使命担当,具有高度的舆论监督示范效应,意义重大。

集体人员名单

作品标题:干部状态新观察·基层减负进行时

作者(主创人员):

季健明、徐雷鹏、尹晓宇、范昊天、乔栋、刘军国、苏滨、龚仕建、张枨、王者、李亚楠、颜珂、肖家鑫、田豆豆、杨文明、方圆、窦瀚洋、宋朝军、庞革平、方敏、姚雪青

编辑:

彭俊、李仕权、苏显龙、赵晓曦、许丹旸、何昭宇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文字稿

作品标题:干部状态新观察·基层减负进行时

第一篇代表作

各地着力整治基层组织“滥挂牌”现象

清理多余牌子 减掉过重负担

本报记者 尹晓宇 范昊天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强调,着力清理基层组织“滥挂牌”问题,规范基层事务职责准入制度,从源头上加强审核把关。

基层组织“滥挂牌”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加重了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这一问题为何出现?如何解决?近日,记者走进江苏、湖北、青海等地,探访当地解决基层组织“滥挂牌”问题的有益探索。

滥挂牌子如何清理?

一块牌子代表一项职责任务,摘牌减负关键是要清理牌子背后的事项

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白庙街道月亮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事窗口上方只悬挂着综合服务、民政残联、劳动保障等牌子。“过去,社区内外的墙上,挂的机构标识牌、功能标识牌等各类牌子有20多块。”月亮湾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小雨说,“如今,多余的牌子被摘下,只保留了服务群众的指引牌,墙面清爽了,社区减负了,群众来办事也更加方便了。”

整治“滥挂牌”,直接关系着基层干部群众的满意度。近年来,荆门针对干部群众反馈的基层负担过重等问题,部署清理“滥挂牌”工作。荆门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组建专班,开展了专题调研。“一间屋门口要挂四五个职能牌,屋内还要挂机构架构图、日常管理制度等”“一块宣传牌挂不了多久就要更新、撤换,一年下来光制作牌子就要上万元”……在调研中,一些基层干部反映:为什么基层组织的牌子越挂越多?

“‘滥挂牌’问题背后,是一些部门的政绩观存在偏差。有些部门认为,牌子挂上了就是工作落实了、事项下沉了,实际上就是形式主义。”荆门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李林说,一块牌子代表一项职责任务。牌子一旦挂上,就有相应的考核、材料报送、工作留痕等要求。有的上级组织随意挂牌、派活并通过督办、排名、问责等方式层层加码,给基层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清理“滥挂牌”问题,不仅要把门前多余的牌子摘掉,更要把牌子背后的事项清退。荆门市20余个职能部门组成联席会议逐项梳理,明确规定40项村(社区)主办主责事项、72项协助办理事项,以及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基层组织承担的负面清单。

随后,荆门市对村(社区)职责范围外的各类挂牌展开全面清理,全市1342个村、238个社区累计清理各类牌匾23491块,清退事项134项,每个社区平均少挂了10多块牌子。

“墙上的牌子减少了,社区的工作事务更清晰了。把相关职责交还给职能部门,确保‘专业人办专业事’。”白庙街道七一桥社区党总支书记严云峰说,比如社区原本挂有“大气污染防治巡查点”牌子,如今相关职能交给了荆门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社区只协助提供信息。

摘牌后如何防反弹?

用制度的刚性保证执行的彻底性、长效性,确保摘牌减负不偏差、不走样

一大早,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蒲岸村村委会副主任王飞便开车前往几家企业,拿着镇安监科推送过来的企业名单,逐家检查安全生产情况。

村里180多家企业,所涉门类广、检查专业性强。几年前,每次安全检查,王飞都得自己拍照片做台账,精力有限便只能进行常规的检查。“村委会总共就8个人,做企业安全检查忙不过来,也不够专业。”

近年来,江苏省委组织部从规范外部标识牌、清理内部标识牌、取下制度牌、集中荣誉牌、减少宣传牌5个方面制定清理规范,着力解决村(社区)牌子过多过乱的问题,这种疲于检查的状况有所转变。

“村委会大门两侧20多块牌子按照要求只保留‘一徽一标四牌’,我办公室门口原来挂了好几个牌子,现在都没有了。”王飞说,“现在,企业负责台账,我负责督促企业上传安全生产情况,有专业人员判定其是否达标。”

为防止“滥挂牌”问题反弹,武进区规范基层事务职责准入制度,制定村(社区)主体责任、协助办理事项准入、履职负面事项“三张清单”,全面厘清村(社区)事项权责,明确提出“不得以加挂‘室内牌’‘房门牌’‘电子牌’等形式变相增加村(社区)牌子数量”等要求。

“该干不该干,有了清单,一目了然。”蒲岸村党总支书记殷静波告诉记者,制度的完善减轻了基层负担,村干部可以把更多精力聚焦到某个领域或辖区,做好落实工作。

同时,武进区坚持从源头上加强审核把关,健全挂牌项目准入、牌子日常管理、挂牌督查问责等制度,形成挂牌项目清单动态管理机制,明确机构类、功能性等不同标志牌的审批流程、日常管理等,定期开展督查问责“回头看”。

“把解决‘滥挂牌’问题落实到制度层面,有利于用制度的刚性保证执行的彻底性、长效性,确保摘牌减负不偏差、不走样。”武进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任捷说,“下一步,我们将提升牌子管理的精细度、事项更新的时效性,并全面落实各项待遇保障政策,推动资源和资金向基层一线倾斜。”

原有职能如何优化?

多口归一,统一办理,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为群众提供精细化服务

“以前最多的时候,我们社区门口挂有20多块牌匾。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未成年人成长驿站、社区家长学校、绿化委员会、扫黄打非工作站……多得都放不下。”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西关大街街道贾小社区党委书记王海英掰着手指头数起来,“现在,我们梳理出35项基本职能,只保留了两个社区证明事项。”

不过,牌子“瘦身”后,基层组织原先的职能如何更好地履行?

在西宁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记者看到多个“一站式窗口”。西宁市将基层组织原先承担的不同单位的职能整合起来,多口归一,统一办理,为群众办事提供“一站式服务”。“我们还打通市、县(区)政务平台,建立‘有诉必应马上办’指挥平台,将群众意见和诉求收集分类、快速解决。”西宁市政务服务监管局副局长高照华介绍。

前段时间,西关大街街道某小区门口地面突然出现一个洞,存在安全隐患。市民张明拍照后,马上向街道反映。“我记得之前这有‘市政服务站’的牌子,跑来反映情况,却发现牌子没了。”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办事效率。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张明打开手机上的“有诉必应马上办”APP,上传了现场照片。很快,街道会同住建、城管、市政相关部门来到现场。

“以前,处理类似问题需要由街道上报后,相关单位再分批过来实地研判、处理……程序繁琐。这次,指挥平台统一调度相关部门及施工单位,仅用6个小时就把洞给堵上了。”西关大街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海萍说。

“居民有诉求,可以扫描二维码、拨打热线电话反映,指挥平台根据诉求内容直接派单给相关部门,捋顺了政府内部的工作机制,解决群众诉求更高效。”西宁市政务服务监管局局长王卫平介绍,近3个月来,指挥平台响应率、解决率、满意度分别达到97%95%97.7%

由于牌子及其相关考核等任务的清理,基层干部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为群众服务。

几个月前,城中区50多岁的居民冯某身患重病,生活困难。社区网格员在入户了解情况后,汇报给每周下沉社区的民政专员。3天后,民政专员帮助冯某完成了低保申请。冯某感激不已:“以前,层层报上去怎么也得1个月时间,现在不用出门就能办成!”如今,在城中区,每周下沉包联社区活动已有19个部门的200多名工作人员参与。

在摘掉多余的机构性牌子的同时,一些功能性牌子也得到了保留。在贾小社区居委会,一楼保留有基本的民生服务窗口,楼上的舞蹈乐器排练室、阅读室、党员活动室都还在。城中区饮马街街道党工委书记周倩说:“现在牌子少了,但服务不能打折,我们可以把更多精力转向精细化服务,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第二篇代表作

各地完善考核办法,减少考核频次,防止多头考核、层层考核——

把干部从繁复考核中解脱出来

本报记者张枨刘军国苏滨龚仕建

编者按:近年来,各地不断改进督查检查考核工作,发挥了激励作用,但也存在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等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不能简单以留痕多少、上报材料多少来评判工作好坏”,“要控制各级开展监督检查的总量和频次,同类事项可以合并的要合并进行,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把更多时间用在抓工作落实上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强调,着力完善考核办法,推动简单考“材料”、查“痕迹”向重点考成效、看“潜绩”转变,把干部从繁复考核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用到抓落实上。

近日,记者赴多地探访,呈现各地改进考核方式方法、强化结果运用的进展情况。

压缩考核流程

精减考核指标

“您好,针对2023年度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和2024年项目储备情况的考核指标,其中有关旗县区重大建设的指标共有4条,我们需要逐项报送报告吗?”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兰海宇,向呼和浩特市发展改革委投资科科长腾格尔打去电话。

“只需报送一个总体报告就行,赛罕区的情况,我们在日常考核中就已经掌握了。”腾格尔回答。

兰海宇介绍,过去,市里对旗县区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考核,需要提交每一项指标完成情况的佐证材料。虽然一些材料在日常汇报工作时已经提交过,但是仍需要按照指标体系重新整理一套迎检材料,浪费时间精力。

从去年开始,呼和浩特市推行考核指标集中会审制,通过挑重点、挤“水分”、减条目、看实效,推动考核指标“瘦身”。“如今的考核只需针对宏观指标提供简要说明,然后上传到考核评价信息系统就可以。”兰海宇说。

呼和浩特市相关部门要求,每年对当年度考核指标开展一次集中会审,不得将不能反映实绩实效的一般性、过程性工作作为采分要素,不得简单以留痕多少评判工作好坏,除有明文规定外不得将是否召开会议、印发文件、增加机构人员作为抓落实的评判依据。只有经过会审通过的考核指标方能录入考核评价系统,不得随意增加。

“在考核方式上,我们要求各考核指标监控单位通过现场查验、动态评估等方式,及时进行预警提醒,掌握工作推进情况,由‘重痕迹’向‘重实绩’转变。”呼和浩特市委组织部考核工作科科长张刚平说。

呼和浩特市去年共对68家参与考核指标评价单位提出230余条精减改进建议,削减压缩开会、发文等评价条目350余条。“考核的初衷是为了提升工作质量,但是过于复杂的考核会让基层不堪重负。我们将继续通过对考核指标的‘瘦身’,防止‘材料考核’‘搭便车考核’等。”呼和浩特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宝力高说。

“开展公务员平时考核,便于精准掌握干部的履职情况,通过信息化平台,公务员个人填写工作记实只需35分钟,领导审核评鉴平均用时10分钟,树立了干在平时、比在平时的良好导向。”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党委书记师引强说。

近年来,凤翔区通过压减考核频次、优化考核方式、做实结果运用,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当地制定公务员平时考核办法,加强对考核总量控制,严禁各镇、各部门自行设置以全体公务员为对象的经常性考核项目,将平时考核结果运用于评先评优、干部考察、职级晋升、发展党员、教育培训等方面,实现“一考多用”,防止多头考核、重复考核。近三年来,凤翔区压减以全体公务员为对象的经常性考核指标96项,各级各部门申报考核计划量下降38.5%,实地考核量下降36.4%

优化考核方式

提升考核质效

“过去,多的时候一天有好几拨检查。现在县里出台一系列措施,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我们深入群众、面对面解决问题的精力更多了。”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新合乡党委书记陈少霞说。

近年来,桐庐县从优化改进考核方法入手,从规范考核方式、优化考核流程、精减考核指标三个层面为考核“瘦身”。聚焦“多考合一”,桐庐县将以往由多部门、多条线开展的多项检查考核进行优化整合,切实减少考核频次。该县精减考核项目,建立重复考核指标退出机制,从源头上为基层减负。截至目前,桐庐县共清理考核项目12项,合并年度综合考评项目11项,县级考核事项减少34%

针对干部政治素质考察难以量化、干部画像不够精准等问题,桐庐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聚焦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不断改进考察办法,通过走社区、听口碑,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干部个人品德、能力作风等,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跟进提醒、闭环整改。

针对在干部考核中各部门联动不畅、信息“孤岛”等问题,桐庐县探索建立“上下贯通、左右兼顾”的考核评价信息数据收集机制,推动纪检监察、信访、责任审计等信息融合运用,切实运用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分析,全面了解干部综合表现,推动考核评价更加客观公正、精准高效。

“过去我们在干部考核中更注重对一些负面行为的扣分,现在我们把严管厚爱、激励担当当作重要工作来推进。”桐庐县监委委员汤征钢说。

桐庐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毛建标表示,“下一步,我们还将推动相关部门上下联动,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健全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严防反弹回潮,实实在在为基层减真负、真减负。”

  强化结果运用

  激励担当作为

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土溪镇大连村,之前是一个村容村貌差、村民收入低、村集体经济弱的山村。如今,该村村集体经济连续4年实现增长。变化何来?不少群众直言,能干实事的村干部是关键。

严考促严管,激励促担当。凤冈县面向基层干部出台政策,针对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探索实行“基本报酬+考核绩效+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党内关怀”管理机制,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因村集体经济连续实现增长,大连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健获得表彰,按程序提升了待遇。

如何有效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既要多渠道打通干部“能上”壁垒,还要一体畅通“能下”渠道,解决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全县17名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以指导员身份,主动扎根基层一线,服务山乡建设。其中5人因考核优异,晋升了职级。”凤冈县委组织部部长许峰认为,以学提能、以考促用、以用严管,树牢讲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是关键。

“该同志政治素养好,有担当、善创新、务实敬业,工作实绩突出……”凤冈县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干部人事工作时,县委组织部汇报了对江伟的考察“画像”。

江伟是凤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曾连续8年获评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按照“实干实绩,优秀优先”的干部选用理念,凤冈县采取“一延伸两拓展”的干部考察方式,把考察延伸到干部居住社区,拓展至干部个人家庭生活、家人评价,全面了解江伟的行为表现。此后,江伟被调任为该局副局长。

近年来,凤冈县始终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识别干部的平台,推动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相衔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在今后的干部提拔晋升、交流使用、培训学习等方面,要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让优秀者优先、有为者有位。”凤冈县委书记马华说。

第三篇代表作

各地健全规范管理制度,严控从县以下单位借调工作人员——

整治违规借调 减轻基层负担

本报记者     李亚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强调,着力解决借调基层干部问题,健全规范管理制度,严控从县以下单位借调工作人员。

干部借调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上下级单位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提升借调干部的工作经验,推动相关工作。但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借调单位对借调干部管理不够规范,存在超期借调、任意借调现象;有的借调干部既要承担借用单位的工作,还要完成借出单位的任务,负担较重。

为了破解干部借调衍生出来的一些形式主义问题,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为基层减负有关部署要求,不断严格借调程序、规范借调干部管理、关心关爱借调干部,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不断为基层充实力量。

——编者

 强化政策支持引导,细化关心关爱举措,解决基层干部后顾之忧

前不久,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借调的芦长丽,回到了自己的原单位青山区科学路街道办事处。“我是去年6月被借调过去的,今年4月,市里下发通知规范借调工作,要求所有苏木乡镇街道的工作人员一律不得借调。”芦长丽说。

“我们街道人口约6.5万,干部只有23人,此前被借调走4名干部,大家的工作量与负担都增加了不少。”科学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斌坦言。如今随着4名借调人员回到街道,工作人手更充足,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去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近年来,包头市从严整治随意借调基层干部问题。“我们去年3月便制定措施,明确市直部门单位‘坚持非必要不借调’,细化确需从基层一线借调人员的情形,同步要求旗县区参照开展清理。”包头市委组织部公务员一科科长李志强说。去年以来,全市累计清退331名借调人员。

“但也有一些基层干部由于工作单位在较为偏远的苏木乡镇街道,或因其他实际困难,反而希望被上级单位借调甚至长期借调。”李志强说。为此,包头市细化关心关爱措施,全面落实苏木乡镇街道工作人员收入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人员20%的政策。

27岁的九原区麻池镇干部武俞吉,此前被区委组织部借调。“当时正值换届,事情多、任务重,我便被借调协助专项任务。本来借调3个月,但后续又有其他专项工作,直到一年后才回到麻池镇。”武俞吉告诉记者,借调回来后,麻池镇把他放在重点岗位锻炼,还给予很多关心关爱。“乡镇街道的干部人少、事情多,要想留住人,更要加强保障,消除大家的后顾之忧。”麻池镇党委书记沈国平说。

针对边远旗县区“招人难、留人难”问题,包头市结合机构编制情况,坚持将考录计划向基层倾斜,不断为基层补充新生力量。“我们加大苏木乡镇街道干部选拔力度,建立健全公务员常态化公开遴选、竞争性调任转任机制,有序开展职级晋升专项行动,释放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红利。”包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赵宇说。

2019年以来,包头市提拔和进一步使用干部总数中,基层干部占45.2%。目前,包头市旗县区领导班子中,具有苏木乡镇工作经历的干部占比达到58.2%,让基层干部上升有空间。“我们强化政策引导,细化关心关爱,持续抓好清理规范借调基层干部,不断为基层充实力量。”包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董欣悦说。

规范管理与资源统筹相结合,切实充实基层干部队伍

天微微亮,胡瀚就出门了。今天他要走访数十户村民,推广果树种植技术。

胡瀚是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羊亭镇的一名年轻干部,2019年来到镇上工作没多久,就因工作需要被上级部门抽调到乡村振兴工作专班协助工作。

借调在外,胡瀚既要干好专班工作,镇上的工作又不能完全“甩手”。“两边的活都要干,精力不够用,每天都很焦虑。”胡瀚说。

羊亭镇实有编制数额80余人,实际在岗70多人。2020年至2023年,上级机关陆续从镇上借调3名干部。“乡镇干部人少事多,如果被随意借调,会加剧大家的工作负担,也不利于推进工作。”羊亭镇有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威海市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基层干部违规借调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建立借调人员“双备案”制度,对违规借调人员情况建立台账逐一登记,逐条列出目标任务、推进措施和责任单位,督促相关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违规借调清理到人、清退到位。

今年3月,3名借调在外的年轻干部回到羊亭镇工作,被安排在人手不足的农业、经管、审计等岗位,鼓励年轻干部更加安心扎根基层工作。“这次清理违规基层借调人员后,年轻干部队伍更加充实,有更多时间精力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抓落实、抓服务。”羊亭镇党委书记张明玺说。

此外,为巩固治理效果,威海市委组织部还明确提出“三个不得”:不得以日常工作为由借用人员,不得跨层级跨系统借用人员,不得违反规定从乡镇(街道)借用人员。除正式交流锻炼外,只有确因完成重点任务或专项工作等急需补充工作力量的,方可借调,借用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期满后确因工作需要继续借用的,要重新办理手续,累计借用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半年。

“我们一手抓规范管理,严控从基层借调人员;一手抓资源统筹,推动更多干部和编制资源下沉一线。”威海市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徐力介绍,今年以来,威海市县两级下沉442个编制到镇街,从市直部门选派64名优秀干部安排到区市、镇街挂职,进一步夯实基层治理力量。

符合条件的借调人员可通过公开遴选、转任等方式调入

2月开始,借调出去的6个人陆续都回来了,安排起工作顺畅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阿克喀什乡党委书记张鹏说,按照工作要求,有一半的乡镇干部要轮换下沉到村里服务群众,以往总是有点捉襟见肘。现在基层力量充实了,各项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两年前,喀什市委组织部调研发现,各机关单位有100多名长期借调干部。针对机关借调干部数量缺乏管控、日常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当年底,喀什市出台管理办法,清退长期借调干部103名,38名借调干部通过公开遴选、转任等方式到市直机关工作。

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借调期限,要求一般不得超过3个月,确因工作需要继续借调的,需重新履行借调手续,最长连续不得超过6个月。同时还要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先提出拟借调人选,填写审批表,书面征求借出单位意见,并提请市委组织部按程序审批后方可办理借调手续。

“管理办法出台后,借调工作规范了很多。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县以上机关一般不得从乡镇借调工作人员后,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借调人员清退工作。”喀什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冯剑介绍。今年1月,喀什市委组织部调研发现的165名从乡镇借调的干部中,现已清退131名,有12名正在办理调入手续,剩余的完成工作交接、借调期满后将全部退回原单位。

阿克喀什乡工作人员李传群去年8月被借调到市纪委监委,今年2月借调期满后,刚好赶上乡镇借调人员清退。“借调期间,我原来的工作分给了其他同事,有时候忙不过来,两边的活儿都要干着。”李传群说,“现在可以全身心投入基层工作了。”

但清退工作不能一刀切,因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等借调的人员,需等借调期满、完成交接工作后再清退。此外,借调单位确需补充力量的,可以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职数内,申请将借调人员按程序调入本单位。“符合条件的可通过公开遴选、转任等方式办理调入手续。”冯剑说,“调入完成后,基层就空出了编制,可及时补充新的力量,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中国新闻奖获奖系列报道作品完整目录

作品标题:干部状态新观察·基层减负进行时

序号

单篇作品标题

体裁

字数/时长

刊播日期

刊播版面

备注

1

清理多余牌子 减掉过重负担

通讯

2958字

2024-03-22

10版

代表作

2

把干部从繁复考核中解脱出来

通讯

2774字

2024-03-26

10版

代表作

3

整治违规借调 减轻基层负担

通讯

2918字

2024-07-08

10版

代表作

 

 

责任编辑: 李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