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铭记,“邱小姐”背后的他们 | 参评项目 | 重大主题报道 (新媒体) | ||||||||||||||||||||||
字数/时长 | 2908 字 ; 0时0分0秒 | 体裁 | 通讯 | ||||||||||||||||||||||
语种 | 中文 | ||||||||||||||||||||||||
作者 (主创人员) | 崔文佳 | 编辑 | 毛颖颖 | ||||||||||||||||||||||
原创单位 | 北京日报社 | 发布端/账号/ 媒体名称 | 北京日报客户端 | ||||||||||||||||||||||
刊播日期 | 2024-10-16 06:40 | ||||||||||||||||||||||||
作品网址 | https://xinwen.bjd.com.cn/content/s670eef56e4b01a5d71ca0290.html | ||||||||||||||||||||||||
是否为“三好作品” | 是 | ||||||||||||||||||||||||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 2024年,地缘政治动荡加剧,全球多地冲突肆虐,特别是美国围堵打压中国的攻势越来越猛。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二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舆论场上不乏唱衰声音和悲观情绪。进一步凝聚“绥靖换不来和平”的共识,激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意志,成为舆论引导工作的发力方向。 恰逢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北京日报认为这一历史大事对于今天颇具启发意义。文章回顾了彼时国家发展面临的严酷环境,讲述了一代科研人为国铸剑的奉献,阐释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战略远见。以史为鉴、温故知新,文章呼吁当代人传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突破科研领域“卡脖子”难题,以新的进步夯实“国之底气”。 | ||||||||||||||||||||||||
社会效果 | 纪念日当天,北京日报客户端、“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等端号联合推送该文。文章凭借“缘事而发、寓理于事、高屋建瓴、行云流水”的特点成功出圈,获得宣传部门领导充分肯定,组织“北京发布”等传播平台全网推送。当时,得益于党中央一套增动能、稳预期、强信心的组合拳,经济社会发展企稳。文章进一步烘托着“越压越强”的舆论氛围,彰显了党报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责任担当。 2024年10月,中宣部发布的《主流媒体所办新媒体生产传播效果评价月度情况通报》中,本文入选地方媒体重点作品名录(好报道)。 | ||||||||||||||||||||||||
传播数据 |
| ||||||||||||||||||||||||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 党报文章之重,在于聚焦的议题之重、阐释的思想之重。该文聚焦于重大事件,推出于周年节点,阐明了原子弹的战略价值、中国人的精神伟力,结合了当前国际动荡的局势、中国崛起的环境,引导读者在抚今追昔中传承“两弹一星”精神。总的来说,该文兼顾立意的“大视野”、观点的“深逻辑”、细节的“微表达”、传播的“时度效”,入选中宣部“三好”作品,是“以高质量赢得大流量,以大流量澎湃正能量”的生动实践。 | ||||||||||||||||||||||||
pagebrea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