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对民营经济的宽容,就是对我们自己生活的呵护 | 参评项目 | 评论 (新媒体) | ||||||||||||||||||||||
字数/时长 | 1086 字; 0时0分0秒 | 语种 | 中文 | ||||||||||||||||||||||
作者 (主创人员) | 刘远举 王义正 | 编辑 | 肖世锋 唐炎林 罗倩 | ||||||||||||||||||||||
原创单位 | 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 发布端/账号/ 媒体名称 | 红网时刻新闻客户端 | ||||||||||||||||||||||
刊播日期 | 2024-03-13 11:51 | ||||||||||||||||||||||||
作品网址 | https://moment.rednet.cn/pc/content/646847/57/13625435.html | ||||||||||||||||||||||||
是否为“三好作品” | 否 | ||||||||||||||||||||||||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 1.策划目的:回应热点,引导舆论 这是体现主流媒体鲜明立场,针贬时弊、引导舆论的代表之作。 2.采编过程:迅速组稿,及时发声 对民营经济的偏见和歧视,长期以来一直存在。2024年2月,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病逝后,对宗老的悼念演变为对农夫山泉及钟睒睒的网络攻击,且从线上蔓延到线下。 红网敏锐察觉到这种现象,认为作为主流媒体,应及时发声、理性发声。红网迅速向评论作者约稿,进行编辑加工后发表。 3.文章特色:言简意赅,寓理于事 文章先引述网络攻击现象,再层层剖析。对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文章既列举宏观数据,也呈现个体感受,最后自然形成结论—— “对民营经济的宽容,就是对我们自己生活的呵护” ,呼吁放下网络攻击,理性看待民营经济。 | ||||||||||||||||||||||||
社会效果 | 1.引发多个新闻门户转载 该评论在红网新媒体公众号“观潮的螃蟹”首发后,随即在红网、红网时刻新闻发布,学习强国湖南平台第一时间转载。因观点独到、新颖,获得腾讯新闻、网易新闻、搜狐网等多家新闻门户在重要位置推荐,全网总阅读量超过1000万人次。 2.网友评价“有很强的‘代入感’” 有网友跟评认为,评论角度新颖,摆事实、讲道理,将民营经济与大众生活关联,“代入感” 强,提升了观点的 “抵达性”。 3.专家称“结论入情入理,无法驳倒” 有业内专家称,娃哈哈遭受网络攻击,前前后后有诸多媒体发表评论,但大多反响平平,而此篇贴近性强,兼具理性数据与感性体验,结论入情入理难以驳倒,正向引导作用显著。 | ||||||||||||||||||||||||
传播数据 |
| ||||||||||||||||||||||||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 1.在舆论场上发挥了主流评论“定音鼓”作用。 这是在我国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大背景下,民营企业遭受大规模网络攻击、国内主流媒体发声不多的关键节点发表的评论。评论针对热点舆情,激浊扬清,发挥了主流评论的“定音鼓”作用,有效引导社会舆论。 2.在国内媒体中罕见地从个体感受角度来解读民营经济的重要性。 这篇评论文风有别于传统媒体,没有“高打高唱”,而是讲出“网言网语”,从日常生活和个体感受的角度,剖析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并且文章逻辑层层递进,简明扼要,便于广大网友接受、传播。 3.以小切口托举大主题,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在网络上集中攻击、抹黑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某种程度上就是唱衰中国经济。红网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发声、及时发声,阐明正确观点,提供理性思考的向度,以小见大,对“两个毫不动摇”进行生动阐释,坚定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充分彰显了党媒担当。 | ||||||||||||||||||||||||
pagebreak
对民营经济的宽容,就是对我们自己生活的呵护
作品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