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152天的守护 | 参评项目 | 新闻专题 (电视) | ||||||||||||||||||||||
字数/时长 | 00时08分29秒 | 语种 | 中文 | ||||||||||||||||||||||
作者 (主创人员) | 宛月琴、费宇、江源 | 编辑 | 张锡强、孙成连 | ||||||||||||||||||||||
原创单位 | 安徽广播电视台 | 发布端/账号/ 媒体名称 | 安徽广播电视台 | ||||||||||||||||||||||
刊播版面 (名称和版次) | 安徽卫视《新安夜空》 | 刊播日期 | 2024-03-31 22:55 | ||||||||||||||||||||||
是否为“三好作品” | 否 | ||||||||||||||||||||||||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 这是一个“停航让鸟”的故事:2023年9月,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引江济淮的菜子湖航线试航,但月余后突陷5个月停航。记者持续跟踪,深入湿地核心区、运河沿线寻访,在停航结束前的不到两小时播出新闻专题,揭秘背后故事。 这是一次“生态优先”的抉择:一边是超级工程带来的巨大航运效益,一边是超10万只候鸟越冬安宁,如何取舍?故事始终围绕这一冲突展开,从一个个相关个体人物的视角,讲述各自曾经有过的揪心、不解、挣扎和最终的合力守护。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实记录:当镜头掠过菜子湖面,候鸟悠然觅食,翅羽翻飞间折射出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动实践。这场实践,正是江淮大地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注脚。 | ||||||||||||||||||||||||
社会效果 | 报道在安徽卫视播出后,入选2024年一季度安徽省优秀广播电视作品并入围参评全国广电总局季度推优,荣获2024年度安徽广播电视新闻一等奖、2024年度安徽新闻奖一等奖。主创团队坚持大小屏同步思维,持续跟踪引江济淮工程与候鸟保护,持续深耕选题,创新融媒生产,相关融媒体报道产品在抖音、安徽交通广播、安徽视讯、AHTV客户端等平台刊播,总阅读量达到100万+,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 ||||||||||||||||||||||||
传播数据 |
| ||||||||||||||||||||||||
初评评语 (推荐理由) | 《152天的守护》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记录了一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报道以候鸟迁徙为叙事主线,串联起工程建设者、湿地保护者、航运从业者等多方视角,既呈现了重大工程的社会效益,又彰显了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 | ||||||||||||||||||||||||
pagebrea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