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近一点!再近一点!

2025-11-04 09:44:14 | 来源: 直新闻
【字号: 打印

当地时间10月31日至11月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韩国庆州举行。直新闻APEC报道特派小组辗转多个城市,直击会议现场,播发多条短视频作品,记录下历史性瞬间。我们转发供分享交流。

 

近一点!再近一点!

本文作者:曾子瑾 万涵一

动笔的此刻,深圳卫视直新闻APEC报道特派小组万涵一、曾子瑾、肖鹏、秦建文四人,正坐在从庆州站前往首尔站的KTX上。KTX是韩国的高铁,连接首尔、釜山、大邱等韩国主要城市,“首尔-庆州”段是京釜线(连接首尔和釜山)的一段,从首尔到庆州大约耗时2小时10分钟。但车票价格不菲,折算下来需要人民币427元。顺便一提,2016年风靡全球的韩国电影《釜山行》,正是“发生”在这一段KTX上。

图片

今年APEC领导人会议周的最重要议程,毫无疑问是10月31日至11月1日举行的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事实上,作为地方媒体记者,我们基本只能被“限制”在媒体中心内进行报道,无法进入本次会议的主场地——庆州和白国际会议中心。“和白”是韩语“화백”的音译,这是新罗王朝(庆州是新罗王朝的古都)的一种决议重大事务的会议制度,决议方法是全场一致通过。可见将今年的APEC会议安排在此地,也体现了东道主韩国想要以此展现“聚集、分享、沟通”的会议文化考量。

但作为媒体记者,我们需要做的,永远是抵达现场。因此,尽管媒体中心与和白国际会议中心仅相隔15分钟的“脚程”,这短短的距离依然让我们四人难以满足——近点,再近点,不管是“第一现场”,还是“第一当事人”,我们迫切希望能够突破这15分钟的“壁”,得到最新鲜热辣、最滚烫火热的新闻。

图片

2025APEC会议国际媒体中心(肖鹏/摄)

而这种渴望,在11月1日当天到达顶峰。

按照惯例,在每次的APEC会议讨论阶段结束后,就会进入东道主交接环节。由于此前中方已经确认成为2026APEC会议东道主,因此哪座城市能够成为主办城市,备受各方关注。

为了在第一时间将我们从庆州现场掌握到的消息传回深圳,11月1日东道主交接仪式一大早,我们就抵达媒体中心,并在整个中心正中间的第四排找到位置。最终,当听到中国领导人宣布,中方将于明年11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作为来自深圳的媒体记者,我们四人倍感振奋、备受鼓舞!

2024年在秘鲁举行的APEC会议闭幕后,秘鲁时任总统迪娜·博鲁阿尔特主持了记者会。此次深圳卫视派出的记者之一万涵一,去年就在记者会的场外。

而在今年的韩国庆州,当深圳卫视特派小组于APEC会议开幕前一天、也就是10月30日到媒体中心踩点时,“偶遇”了正在举行的APEC外交与贸易双部长会议(AMM)记者会。当时,韩国外交部长官赵显与通商交涉本部长吕翰九,出现在台上并回答媒体记者的提问,让我们对11月1日当天、在东道主交接仪式后于媒体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有了期待。

再加上韩国举办国际会议的经验丰富,此次庆州会议期间,出于安保考量,参会的高级官员与媒体记者是“分道而行”,因此当时我们心中就有预感——11月1日的闭幕记者会,或许是我们能最接近“关键人物”的机会。

时间拨回到韩国当地时间11月1日中午13点,闭幕记者会正式开始,韩国总统李在明如约而至。由于他在记者会结束后还要与中国元首进行会谈,因此官方将此次记者会的时间限制在20分钟。

当李在明对APEC庆州会议的成果进行总结之后,提问正式开始,这也意味着在场数百位记者的竞争,开始了。

主持人将首个问题给到了韩国媒体,第二个问题则给了央视。当李在明回答完第二个提问后,主持人明确表示,“为保证记者会的提问均衡,下一个问题将开放给日本记者”。再加上紧跟着得到提问机会的中国记者被主持人拒绝提问,当时身在现场的曾子瑾、肖鹏两人瞬间“忐忑”了起来:如此接近关键人物的提问机会,难道就这样流失?作为深圳的媒体,我们还能否在这一关键场合提出我们最想问的问题?

在日本记者提问完后,主持人再度表示:“接下来的提问将给非亚洲面孔。”随后,俄罗斯记者、西班牙记者、以及被李在明认出的韩国记者接连获得提问机会。但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感受到当李在明“钦点”记者提问后,现场的氛围明显轻松了不少。加之主持人强调接下来将是记者会的最后一个问题,曾子瑾第一时间举起了手,并“死死”盯住主持人,努力跟他进行“眼神交流”。最终,当他把手掌指向前,说出“请中间这位穿白色西装的记者提问”时,曾子瑾知道:成了!

实际上,每年的APEC会议焦点不只有会议本身,更有各个经济体领导人以参会为契机开展的双边会晤。

作为去年飞赴远在地球另一端的秘鲁、参与报道APEC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记者,万涵一在利马的海豚湾会议中心见证了中国元首和时任美国总统拜登的会晤。中美元首的见面在任何场合都是大事,这次来到韩国,她更有亲身体会。

一年过去,美国总统从拜登换成了特朗普,关税战又像七年前一样,没有硝烟地开始,但全球最大两个经济体的贸易摩擦,影响的不只是中美人民的生活,包括韩国老百姓在内的全球民众多少都受到波动。在韩国的短短96个小时里,我们四人辗转首尔、釜山、庆州三个城市,从KTX候车室的直播大屏,到我们走访的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世宗研究所等顶级智库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再到几乎每一位出租车司机师傅的广播,中美元首见不见、在哪见、怎么见都是最热的焦点。

尤其是当中国外交部在10月30日官宣中美元首将在韩国釜山举行会晤后,“必须去到第一现场”,是我们四人的强烈渴望。

但对于这次会晤,作为地方媒体,我们并不知道具体地点。实际上,在中国外交部官宣后,刚刚在凌晨抵达庆州的前方团队,当机立断约了一辆次日清晨前往釜山的出租车,目的地是金海国际机场。

说实话,我们其实是“赌”了一把,釜山挺大,会晤究竟会在哪里举行,全靠我们前期搜集的各方信息,包括关注安排会晤的韩国政府人士、白宫和“空军一号”上随行记者的消息,分析参会领导人起落机场,综合考虑安保、便利性等因素,最后团队四人一致认为,金海国际机场是最可能的会晤地点。

在我们抵达后,发现已经有一些媒体聚集在国际出发层的角落,当时我们心里想的就是:“赌对了!”当我们和香港无线新闻、台湾东森新闻,以及韩国、日本的媒体站在一起,头顶的飞机轰鸣声不断,大家一起举麦出镜,记录下历史性的瞬间,确实是不可多得的特别体验。

中美元首最后在机场内的“金海空军基地”见面,这里是韩国第五战术空运连队的所在地,普通人员无法轻易进出,安全级别非常高。基地里的接待大厅,实际上曾在20年前的釜山APEC会议期间,就被用于接待来访的各国领导人,在2019年东盟-韩国峰会期间也曾被用作会谈室。

此刻回望这场牵动全球目光的会晤,一家韩国媒体形容“当下的世界就像在湍流中航行的船只,中美两国如同船身的双舵,其转向足以影响每一位乘客的安危”,这句话,恰是最好的注解。当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当单边主义的阴霾不时笼罩多边合作的舞台,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望从大国互动中找到稳定的锚点,从高层对话中获取发展的确定性。我们之所以甘愿奔波、努力到一线去见证这场会晤,又何尝不是这份集体渴望的缩影?

“近一点,再近一点”,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不断靠近事实、追寻真相、感受时代心跳的姿态。庆州的报道结束了,但我们的镜头和脚步不会停下。明年,APEC的舞台将来到深圳——我们将从“特派远征”变为“主场迎客”,从追逐现场到创造现场。那时,深圳卫视直新闻的记者,将站在家门口,把全球的目光汇聚到这座城市,也让世界从这里,看见中国。

图片

深圳卫视直新闻特派记者在APEC会议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陈梦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