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国青年报社江苏记者站李超:全媒体时代如何做好舆论监督报道

2025-11-13 11:08:18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湖南是毛泽东主席的家乡,而毛主席正是调查研究的伟大实践者和倡导者。他提出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著名论断,至今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格局发生深刻变革,舆论监督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建设性舆论监督,是“调查研究”精神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具体体现,也因应时代需求,被赋予了监督、警示、建设等新的内涵,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今天,我想分享三个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背后的故事,从政治性、真实性和建设性三个维度出发,聊聊新时代如何做好舆论监督报道。

  第一个故事:一张死亡名单

  2021年,江苏苏北某地检察院提供给我一个关于吸食笑气的“死亡名单”,意外揭开了一个令人心碎的社会现实。“笑气”,化学名一氧化二氮,这种略带甜味的无色气体,正在一些年轻人中流行吸食。

  名单中每个数字都刺激着我,自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该市总共发生194起吸食笑气警情,办理刑事案件18起,涉嫌非法经营,其中吸食笑气死亡的警情、案件共7起。

  名单结尾还提到,吸食笑气的社会危害性巨大,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而之前我听到的说法是,笑气是食品添加剂,虽然会上瘾,但不会死人。

  “一定要把我们的故事记录下来,提醒更多家长,悲剧不能重演。”一位父亲紧紧握着我的手,眼眶满是泪水。他控诉说,卖给她女儿笑气的人最后只判了一年多。

  经办案件的检察官告诉我,由于笑气没有列入国家管制名录,不属于毒品,缺乏明确的法律条款来打击相关犯罪。现实中只有出了人命,不法分子才会被严厉打击;如果没出事,通常只是拘留、说服教育,最后草草了事。这种“无法可依”的困境,使得笑气在灰色地带蔓延,威胁青少年健康。

  这一刻,我深深体会到记者的责任不仅是记录,更是为社会敲响警钟。后来,我们通过暗访发现,在网上购买“笑气”竟然可以“当日下单、次日送达”。

  报道刊发后,数百家主流媒体跟进报道,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近5000万,江苏警方专门成立专案组,最后共捣毁涉案窝点4个,抓获涉案人员23名,其中大部分是00后青少年,犯罪团伙交易流水达100万元。

  “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进步”是中国青年报的主责主业,青少年权益保护更是我们的使命和职责。我们不是简单曝光社会黑暗面,而是从政治高度认识笑气问题的严重性,从人民立场出发推动问题解决。

  第二个故事:当调查记者遇上骗子

  今年,我参与的舆论监督报道《兽用麻醉剂何以成“上头电子烟”》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背后,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光鲜——我自己7次购买“上头电子烟”,四次被骗,损失3500元。

  “上头电子烟”就是在普通的电子烟液中添加麻精药品,而麻精药品是麻醉类药物或精神类药物的统称。采访前,编辑部经过多次讨论认为,第一,采访需要形成真正的交易闭环;第二,对电子烟液鉴定,确认其中含有麻精药品成分。这是舆论监督中真实性的具体体现——不仅要看到表象,更要通过扎实工作揭示本质。2024年5月,我与一位电子烟卖家初次交锋。他号称拥有上头电子烟,爽快答应降价,并信誓旦旦表示“马上安排闪送”。当QQ对话窗口弹出“发送失败,请先添加对方为好友”时,我才意识到,那1000元QQ红包换来的,不过是一个对方精心编织的陷阱。采访中,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有屡次受骗的沮丧,有对青少年药物滥用严峻形势的忧心,更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坚持。哪怕多次被骗,也要探寻真相。

  真实,是舆论监督的生命。唯有坚持实事求是,舆论监督才能充分发挥舆论监督“激浊扬清、针砭时弊”的作用,才能真正推动社会进步。

  第三个故事:一身新衣

  建设性舆论监督不同于简单的“揭丑”报道,其核心在于以解决问题为最终导向。这意味着记者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秉持建设性立场,集合各方力量,提供多元主体对话、协商的平台。对于那些涉及敏感信息或条件尚未成熟的问题,采用内参形式报送往往更为妥当。

  从业15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我们调查记者的工作价值,最终由什么来衡量?

  去年,我们报道贩卖“上头电子烟”,安徽警方迅速出击,抓获了贩卖电子烟的年轻人。让我没想到的是,从看守所出来后,他第一时间联系了我,他说被警方控制时行李丢了,现在没衣服穿了,问我能否联系警方找一下行李。我二话没说,给他转去200元,希望他去添置一身新衣服。前阵子,我又联系了他,了解他的近况。他告诉我,他戒了烟,还交了女朋友,现在就想好好上班。

  这句话听上去很普通,但却是我职业生涯中听见的那声最珍贵的回响。我的报道没有毁了他,而是挽救了他,这可能比任何奖项都来得有意义。

责任编辑: 张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