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继来之(厦门)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陈铎:AI赋能主流媒体内容创新

2025-11-13 13:16:34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很荣幸和大家分享人工智能如何为主流媒体内容创新注入新活力这个创新命题。

  当前,主流媒体已将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纳入主流叙事的常规手段。这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文化传播的革命。继来之作为一家专注于AIGC内容生产的专业团队,我们持续服务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新闻单位,致力于通过 AI辅助多媒体创作、打造文化IP等场景化应用。这种合作不仅获得了央媒的认可,更荣膺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官方合作伙伴、中国电影金数字荣誉等重要奖项,彰显了技术实力与行业影响力。

  这两年许多同仁通过我们参与的作品认识了我们,比如,人民日报破亿的传播作品《大国重器变身神话人物》、央视新闻作品《如愿》等。这些作品无不彰显着当今AI作品可承载各种重大题材的社会价值,推动文化传承与大众普及。

  因为AI技术的突破,使得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这些抽象的内容变成可视化的视频,在创作效率上大幅提升,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但相对于“降本增效”,我们更想表达的是:AI并非要取代人类,而是与你我共创。

  在创作中,AI能处理80%的执行劳动,使创作者专注20%的情感与艺术核心,最终迸发200%的创意能量。这正是AI对创作工作流革新的体现——

  让朦胧抽象的想法,通过AIGC工具“Duang!”一声变为完整具象的作品。

  AI是创意放大器,过去因技术限制无法落地的想象如今唾手可及。未来AI工具可能会像修图APP一样普及,普通人即可产出高质量作品:“人人皆可文艺”的临界点已经到来,文化生产格局将被改写。但是,比技术更重要的永远是内容内核。当门槛消失后,竞争会回归到作品的思想深度。所以我们也在思考,怎样用AIGC讲好中国故事。

  我们打造了首个海峡共创AIGC动画IP《活宝档案》,讲述的是AI将中华各地的文化瑰宝活化,携手寻找海外流失文物的奇幻冒险故事。

  例如,我们聚焦凌家滩遗址——这一距今53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通过AIGC技术唤醒“沉睡”的玉龙,创作出“凌小玉”的数字生命、文创周边和AI短剧。这不仅激发了年轻人的文化自信,更体现了“气韵”的沉淀与时代荣光。

  当AI成为创意的加速器,那些曾经被资源匮乏、创作经验不足、技术门槛所阻挡的好故事、好想法、好创意,终于能够冲破重重障碍,跨越创作的边界。希望你我携手AI,点燃那个超乎想象的创意火花!

责任编辑: 张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