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这些传遍全国新闻的作者,今天来成都了!

2019-04-28 15:54 | 来源: 成都发布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这些传遍全国新闻的作者,今天来成都了!

    著名植物学家钟扬、新疆医科大学医生何秉贤、清华教授赵家和、 “两个带头人”典范姚选……

    这些央视报道过的时代楷模,你见过。

    在挖掘这些全国传播的新闻时,好记者是怎么做的?

    今天让他们来告诉你。

    4月27日举行的“好记者讲好故事 2019年巡讲活动”中,八名来自全国新闻一线的优秀工作者,通过自身优秀新闻案例,分享给了成都新闻工作者们:用实例告诉大家,如何做一个好记者。

    据了解,该活动是由中宣部、中国记协组织,来自成都市各级媒体单位代表、成大师生400余人现场聆听讲座。

    1、报告会上,来自人民日报社的张烁讲述了她笔下“时代楷模”的故事:著名植物学家钟扬,16年时间共采集了上千种植物的四千多万颗种子;金融学家和金融学教育家赵家和,其身患癌症宁可吃廉价仿造药,也要把积蓄捐给寒门学子、并叮嘱采访记者不要告诉受助学生自己的信息……等系列好故事。

    2、来自新疆广播电视台的潘黎,以《不辞长做新疆人》为主题,讲述新疆医科大学医生何秉贤医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放弃北京市户口,回到新疆从医。他是自治区优秀专家、新疆心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但数次婉拒国内外单位给出的优厚条件,坚持扎根新疆,不辞长做新疆人,让大家了解到“大美新疆,大爱无疆”。同时,潘黎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将何秉贤放弃北京户口等诸多让常人看来匪夷所思的故事,形容为具有西北特色形容词“勺”(傻的意思)。

    3、做批评报道、监督报道的北京青年报记者徐焱,在现场展示了自己的报道案例:《暗访海底捞火锅店》、《河北定州工业火碱烧羊头》等。徐形容自己的工作是“经常在黑夜中潜伏、黑夜中起身”,不惧艰险做暗访调查,用新闻舆论监督揭露了丑恶,弘扬了正气。

    4、津云新媒体记者闫征,从电视台主播岗位转型到新媒体,有自己的感悟。闫征分享了“臊子书记”的故事。天津大学教师宋鹏在甘肃陇南大寨村挂职“第一书记”,通过发展电商产业,“沙湾臊子”有了名气,也带领村民摆脱贫困,“臊子书记”的故事就此而产生。

    5、 宁夏广播电视台的记者杨新竺,讲述了多次采访“姚磨村党支部书记姚选”的故事。记录下姚选如何带领村民村民共同奋斗,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做村民致富的领路人。

    6、沈阳日报记者贾咏回忆过往,讲述了编委王岩同志生前拼搏进取、鞠躬尽瘁的先进事迹。而王岩同志在生前发出的最后一条朋友圈—“一首音乐分享‘别送我’”,成为了他的绝唱。贾咏也用《不送你》为主题,展开了今日的宣讲。

    7、幼时腿受伤,从事新闻工作时,又因一篇报道而收到“小心你的另一条腿”的威胁。来自湖北省谷城县广播电视台记者魏燕辉,以《我与新闻有个约会》为题,讲述了她追梦的28年。

    8、“做新闻是有责任感的,深入深入再深入、近点近点再近点,去寻找事实真相。” 人民铁道报社记者毕锋,14次深入雪域高原,4次全线采访,2001年昆仑山8.1级大地震,走遍中国铁路东南西北四极。丰富的经历和实践,毕锋在提高四力上有深刻的认识,他告诉各位记者,“脚力所至、眼力所及,才会有深厚的笔力和强大的脑力。”

    不负肩上的使命,不负伟大的时代,感动自己才能笔下见真情。

    问什么、写什么、又让读者看什么?这个记者写稿“自问三联”,每次在出任务前总会自动开启环绕模式反复思考。

    而八位优秀记者的分享,让“自问三联”的回答更加清晰。

    报告会后,巡讲团成员还与新闻从业者进行了座谈交流。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0184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