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时光切片”见证一个家庭40年巨变

2019-06-23 14:42 | 来源: 甘肃记协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时光切片”见证一个家庭40年巨变

    上世纪70年代,因为一组照片,将世界的目光聚焦到定西这片苦瘠的大地。

    这是一组令人震撼的照片,在历次对外展览中,时刻唤醒人们对贫困的记忆。

    如今,这组照片已制作成展板,在中国•定西扶贫开发纪念馆永久展出。

    “据说周总理看了之后非常难过,随即派出工作组赴定西开展救济。一直到1982年,国家对定西的救济才改为扶贫,由此拉开了“三西”扶贫的历史序幕。”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讲解员总会这样介绍这组照片。

    照片记录了上世纪70年代定西农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悲苦生活。其中有一张照片目不忍视,在天寒地冻的荒野,姐妹三人光着脚丫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年龄最大的一个穿着一件明显不合身的破烂棉袄,年龄稍小一点的穿着满是补丁的单薄衣裳,年龄最小的一个连一条遮羞蔽体的裤子都没有,细瘦的双腿勉强支撑起羸弱的身体。

    这组照片由谁拍摄?什么时候拍摄?拍摄于哪儿?照片中的女孩是什么人?如今生活过得怎么样?

    时隔40年后的今天,要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殊非易事。

    经过走访,最后得知照片由定西市委党校退休干部史作法老人所拍,至今仍保留着原片。这是一组跟踪拍摄的系列黑白照片,共有12张,每张如同邮票大小,画面却非常清晰。

    今年88岁的史作法老人,年轻时爱好摄影。据老人家回忆,这些照片拍摄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以前,定西县(现安定区)农村生活十分困难,群众普遍缺衣少食。县委领导让他拍一些反映生活困难的照片,从夏天到冬天,他多次深入农村,看到有些农户穷得连锅都揭不开,人们衣衫褴褛,脚无鞋袜。

    “入伏天,身穿破烂棉袄换不了季。到冬来,冻裂两手双足血淋淋。”史作法老人用颤抖的手指着一张照片说,这是石泉乡中寺村水泉社刘荣一家改革开放前真实生活的写照。

    “你看这张照片,这个女娃娃八九岁了,大冬天光着脚,连条裤子也没有,生活真正困难。”史作法老人说,当时这些照片拍了以后被逐级送到中央,并引起国家对定西贫困状况的重视。

    几经努力,当寻访到照片中刘荣的大女儿刘玉梅时,她已年过半百,父母也去世多年,三个妹妹各奔东西。

    看着四十多年前照片中熟悉的场景,刘玉梅陷入极度痛苦之中。她双手捧起照片,坐在窗户边的亮光处,一张一张地仔细端详。

    “这是以前你们的家吗?”

    “就是,这是我妈,一辈子就这样穷死了。”随着身体一阵轻微颤抖,泪水抑制不住地顺着刘玉梅的眼角流下来,擦拭了几次眼泪,平复了心情,回忆起小时候过的苦日子,她几度哽咽。

    “看这照片,那时候阿门活过来的是?”她反复念叨这句话。刘玉梅在姊妹四个中排行老大,小时候经常带着两个妹妹去屲里拾柴,两个人拾一个人往家里送,这样往返多次才能让妈妈烧熟一锅面汤汤。在刘玉梅的记忆中,饥饿和缺柴烧是最刻骨铭心的,一年当中大多数时候靠洋芋、菜汤充饥,只有大年三十的晚上才能吃上一顿白面饭。

    “现在不要说大年三十,就是平常日子肉也没断过,看现在过的日子和照片上那个年代根本没法比。”刘玉梅的丈夫郭进山说。改革开放以前,郭进山就随公社的建筑队走南闯北,虽然挣的钱大部分交给生产队顶工分了,但还是见了一些世面,算得上村里的一个能人。

    1980年,郭进山和刘玉梅结婚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拂到定西这块贫瘠的土地。据郭进山回忆,1978年的时候有的地方就已经开始实行“包产到户”,一直到1980年下半年他们村才开始由生产队改为生产小组,直到1984年人民公社解散才彻底告别大锅饭,每家每户都分到土地和生产资料开始搞单干。这期间,他还是在村里的建筑队当小工,等着匠人(大工)抽烟休息时,赶紧拿起泥刀学着砌墙,就这样慢慢掌握了一技之长,很快当上大工,到后来自己也能承揽上一些小工程。

    妻子刘玉梅则在家带孩子,种地务农,操持家务。石泉乡中寺村地处高寒阴湿,早年以种冬小麦以主,后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她们家也种过洋芋、玉米,还发展养殖业,但主要经济收入还是郭进山建筑队务工所得。

    1991年,刘玉梅家盖起了一座土木结构的四合院,正房外墙上贴的彩色瓷砖在当时显得非常时髦和洋气,引得村里人十分羡慕。

    2001年,夫妻俩花两万元在院门前又盖起了一排砖混平房,全封闭阳台,瓷砖地板,枝形吊灯,新式家具,一应俱全的电器都彰显着装修的豪华和生活的富足。“这房子,当时在全村算最阔气的。”说起挣下的家业,郭进山满满的自豪。

    谈及现在的生活,夫妻俩很知足。三个孩子都成家立业,刘玉梅主要负责带孙子,丈夫在仅有的几亩地种点玉米,一年喂两头大肥猪,早早地杀了,一年到头吃不完,还有给亲戚们送的。

    “改革开放以前,能想到过上现在这么好的日子吗?”

    “那想不到,改革开放以前人连饭都吃不饱。”郭进山说,农业社的时候,集体劳动把人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分开单干以后,地里产的粮食都归自己所有了,大家起早贪黑务庄稼,有本事的开始经商做生意,青壮年劳力也外出务工,都想着把日子往好过。

    “现在,就算中寺村这样偏远的山村,电通了、路通了、网通了、自来水也通了,农村的生活比城里差不了多少。”郭进山指着邻居的一栋二层小楼说,自己年龄大了,打工没力气了,建楼的事让儿子去想办法吧。

    40年来,从昔日食不果腹到今天衣食无忧,刘玉梅一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市脱贫攻坚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40年来,定西人民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中同贫困作斗争,一场历时弥久的扶贫攻坚战,让生长于斯的人们正在告别苦瘠,迎来新生。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 王小玉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1402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