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全面推行河长制

2019-06-23 13:54 | 来源: 广东记协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代表作一:

    编者按 今年起,河长制在广东迈入深入推进的关键阶段。为激发全社会参与治水管河的积极性,上月底,南方日报联合南方+客户端推出“河小二随手拍”活动,号召公众举报污染河湖或破坏水生态的行为,吸引众多网友关注。根据“河小二”们提供的线索,记者连日探访黑臭河流,调查污染原因,问策治水难点,今起推出“广东河长·头版曝光”,敬请垂注。欢迎继续参与“河小二随手拍”活动。

    《广东河长·头版曝光》

    工业区旁黑水流 河涌陡变“阴阳河”

    流溪河支流泥坑涌污染严重黑臭未止

    南方日报记者 谢庆裕 马发洲

    策划统筹 谢思佳 卢轶 何勇荣 肖文舸

    一丘之隔,黑水不断汇入,约10米宽的泥坑涌陡然变成了泾渭分明的“阴阳河”,一半淡绿,一半墨黑。顺流而下,整条涌逐渐变身“黑龙”。近日,南方日报记者在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鹤亭工业区北一路拐弯处看到了这一幕。

    “靠近田边的水是绿色的,黑水来自东城支流。”曹先生等当地村民说,作为流溪河下游支流的泥坑涌曾清可见鱼,近年来水质每况愈下,当地相关部门曾多次巡查,但一直没有明显改善。

    为探寻污染源头,村民带记者沿河而上,穿过岸边林立的工厂,来到东城支流靠近三盛工业区的一个水闸。这里的水量比下游的“阴阳河”明显增大,如墨汁般的汩汩污水泛着白色的泡沫,通过水闸漂向下游,有排污口在岸边赫然露出。混夹着化工品味道的恶臭扑面而来。

    记者沿着工业区道路继续往上游前行,两旁化妆品、印花、食品企业不时出现,直到太和镇大沥村玉虚宫附近的东城支流上游,沿岸变成以民居为主。这里水量有所减少,涌面从墨黑变成深黄。

    为什么水量最大、最黑的一段,不在上游和下游,恰好在流经两个工业区的这段?有村民认为,泥坑涌水质黑臭与东城支流沿岸工业区的排放有关,“工厂越来越多、人越来越多,排放自然多了。”

    去年8月召开的白云区黑臭河涌治理工作督导会透露,对流溪河污染较大的河涌中,泥坑涌及其下游的白海面涌分别居第二、第三位,前4条河涌的污染总量约占流溪河污染量的70%。白云区治水办曾表示,2017年底前完成包括泥坑涌、流溪河(白云段)等7条黑臭河涌及其支涌流域范围内的污染源整治任务。

    从记者调查的情况看,东城支流汇入后,泥坑涌的黑臭现象明显,而泥坑涌下游的排放又加重了污染。在东城支流出口往南约200米的一座公路桥下,泛着泡沫的污水从一个直径近1米的排污口中不断涌出,排入泥坑涌。某化妆品公司的排污口设于不远处的对岸。附近工厂不时在焚烧废品,河中垃圾漂浮,虽然设置了浮圈拦截,但并不能阻碍黑水流向下游。

    “工业区内不少企业存在历史遗留问题。”有当地企业负责人透露,这些20多年前建起来的村镇级工业园,土地是集体性质而非工业用地。企业要接入已经建好的市政污水处理管网,需要出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来申请排水许可证。但受土地性质制约,企业用地并没有得到规划许可,因而不能获批接入管网,废水只能排入河中。不仅泥坑涌沿岸,白云区不少镇村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 赵丹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145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