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智说“一带一路”这五年

2019-06-23 13:53 | 来源: 中国行业报协会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金融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动能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5年来,中资金融机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相关企业和机构共同努力,让资金融通的合作之路不断深化。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末,已有10家中资银行在26个“一带一路”国家设立了68家一级分支机构。“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中资银行共参与了“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项目2700多个,累计发放贷款超过了2000亿美元。截至2017年末,共有来自21个“一带一路”国家的55家银行在华设立了机构。

    重要支撑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包括埃及在内非洲各国与中国之间的资金融通。”埃及银行行长穆罕默德·埃特雷比日前在开罗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包括埃及在内的非洲各国已感受到“一带一路”合作带来的红利。

    据悉,埃及银行与国家开发银行近年来签署了多项贷款协议,包括为埃及中小企业项目提供资金保障的专项贷款。中埃两国央行于2016年底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不仅便利了双边贸易和投资,也为埃及提供了必要的流动性支持。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丝路规划研究中心理事长陈元此前曾指出,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因素在于金融支持,“没有高效的资金融通和金融服务,一切都是空谈。”毕竟,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融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资金占用时间长、回报率低等特点,需要长期、大额、稳定和低成本的资金支持。

    据世界银行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均GDP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2%,而其中的27个中等偏下和低收入国家的人均GDP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8.3%,对于这些国家,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是第一要旨。据亚洲开发银行测算,2016年至2020年,除中国外,亚太地区国家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资金需求每年约为5000亿美元,但公共和私人部门所能提供的资金总额每年仅为2000亿美元,缺口高达3000亿美元。所以,在高质量、高水平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以投融资为代表的金融手段将发挥更为重要的支撑作用。

    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自2013年以来,该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方签署140余项协议,涉及融资金额1300多亿美元。并与全球98个区域、次区域金融机构及合作国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此外,国家开发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储备项目有500多个,融资总需求达3500亿美元。工商银行的储备项目有400多个,3300多亿美元。

    记者获悉,工行、中行、农行、建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帮助中资企业“走出去”的进程中,也在沿线国家或地区增设了大量分支机构。

    多元服务

    “我国银行业通过银团贷款、产业基金、对外承包工程贷款、互惠贷款等多样化金融工具,合理引导信贷投放,支持项目涵盖公路、铁路、港口、电力、通信等多个领域。”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此前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在资金融通方面,中资金融机构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对所支持的项目进行多元化的融资服务。

    作为资金融通的重要方式之一,股权投资历来被发达国家看好,我国也不例外。记者近日从中非发展基金获悉,该基金四期50亿美元增资方案已经通过国务院批准,基金规模正式达到100亿美元。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落实四期增资,体现了股权投资在中非经贸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标志着中非发展基金这一中国对非投融资主力平台资金实力进一步增强,将为新时期的中非合作提供更有力的投融资支持。

    截至目前,中非发展基金累计决定对非洲36个国家的90多个项目投资超过46亿美元,投资遍及基础设施、产能装备、农业民生、能源资源开发等各个领域。这些项目实施以后,可带动中国企业对非投资230亿美元,增加非洲当地出口58亿美元、创造税收10亿美元,惠及非洲超过870万民众。下一步,中非发展基金将进一步扩大对非投资,更证明资金融通正给“一带一路”建设带来新的发展动能。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国家开发银行了解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截至2017年底,国开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800亿美元,余额超过1100亿美元。就其他金融机构而言,截至2016年底,中国进出口银行支持“一带一路”项目1200多个,签约金额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工商银行累计支持“一带一路”沿线项目212个,承贷金额674亿美元;中国银行跟进“一带一路”大型项目460个,提供授信支持680亿美元。

    除资金支持外,中资银行积极开展业务创新,为中外资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包括为企业跨境贸易提供结算、清算、汇兑等便利性支持,为跨境投资提供财务顾问、并购搭桥、股权融资等投行服务,帮助企业合理评估风险,提供套期保值、掉期等衍生工具有效对冲风险。

    “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了信贷资金,形成了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配合的良好格局。”中国人民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尚待提高

    作为经营风险的机构,金融企业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当中,既有发展机遇,也面临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潘光伟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项目期限比较长,投资需求量大,部分项目经济效益不明显。而且各国政治、经济情况不太一致,有的企业履约还款能力存在不确定性,有一定信用风险。比如近年来世界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不一致,溢出效应比较明显,国际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大宗商品市场的变动比较大,对银行业管控市场风险能力提出了挑战。此外,还面临如何遵守国际监管规则和当地法律法规,特别是反洗钱、反恐等方面的监管规定。

    具体如何进行,业界人士建议,一是要以市场化为原则,发挥地缘、成本、规模、配套和政策支持等优势,整合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金融资源,更好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给金融机构乃至金融系统带来的新市场、新客户、新业务要求,如推动商业银行开展网络化布局;二是扩大投融资参与主体,积极吸引各类国际组织、开发性机构、市场机构共同参与,如推动股票和债券等资本市场发展以扩大股权、债券融资市场的连通性、稳定性;三是在多元化融资方式上,不仅要积极通过透明度高的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融资,还可积极发挥本币作用来动员当地储蓄,以减少汇率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四是应充分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平台作用,同时完善货币结算、资金清算等支持保障体系;五是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推动投融资产品和制度创新,探索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可持续投融资方式。

   上一页 1 2 3 4 5  

责任编辑: 赵丹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145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