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新时代电视理论节目大众化路径探析

2019-06-23 13:31 | 来源: 吉林记协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新时代电视理论节目大众化路径探析

    阅读点:电视理论节目是做好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的有效载体。要想说服人,要使抽象的理论具体而切实,深入生活而直抵人心,就必须在传播的大众化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两个巩固”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确定了原则、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电视媒体肩负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在理论节目建设上持续发力,在推进理论节目大众化上不断创新。新时代,电视理论节目呈现出哪些新特点和新趋势?在推进节目大众化传播上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一、大众化成为自觉追求,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新境界。这决定了电视理论节目的核心使命就是要不断强化对这一思想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让新思想覆盖全社会、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陆续出现了《时代问答》《有理讲理》《开卷有理》《中国正在说》《社会主义“有点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好好学习》《理响中国》《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不负新时代》《马克思是对的》等16档电视理论栏目和系列专题节目(见下页表),笔者简要梳理后,发现这些节目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宗旨明确、定位清晰。这些电视理论节目大多是各个电视媒体在当地党委宣传部门的指导下,作为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的一项政治使命进行创办生产的。节目大都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宗旨,紧紧抓住“两个巩固”这一根本任务,画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最大同心圆。

    主题鲜明、思想统一。这些电视理论节目的核心任务是深入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新闻媒体的长期重大政治任务。党的十九大后,各级各地电视台更是迅速行动、积极作为、创新实践,集中创办了八档主题鲜明、形式鲜活、手法鲜亮的理论节目。各地方电视台成为创办理论节目的主力军,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吉林电视台、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等成为理论节目研发重镇。

    形态丰富、诚意十足。梳理近年来全国开办的电视理论节目,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形态:一是采取叙事短片+专家访谈的形式,如《道·理》《时代问答》《凡事说理》,注重摆事实、讲道理,释疑解惑、凝聚共识;二是采用电视公开课形式,如《有理讲理》《中国正在说》《不负新时代》《马克思是对的》,发挥社科理论大家名家的权威性,让“大家”登台亮相,让名家“有理讲理”,打造传经论道电视平台;三是采取理论脱口秀形式,如《开卷有理》《社会主义“有点潮”》,强调理论讲述的通俗化、大众化、故事化,增强理论传播的黏度;四是采用专家访谈+互动的形式,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第一二季系列专题节目、《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第一二季系列专题节目,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等理论热点,进行及时有效系统阐释;五是采用“走进”纪录式,如《好好学习》,契合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七进”要求,突出理论学习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二、坚持“以我为主”,注重理论具象化转换

    电视理论节目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最直接有效的形式之一,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在理论传播、阐释、解读方面应发挥主力军作用。毋庸置疑,理论与电视结合,应该说不易出彩,政治责任大,投入不小,在收视上不讨巧。各电视台普遍觉得理论节目不好办、难出效果,对创办理论节目缺乏热情。

    理论节目是占领新闻舆论思想高地的一大利器,是做好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抓手。如何让电视理论节目变得生动起来、好看起来?笔者认为,在头脑和行动上一定要坚持“以我为主”,主动作为。从战略上来说,做好理论节目首先就是要突破完成宣传任务的心态,真正把它当成一个电视节目类型去研究谋划,创新节目形态、捕捉受众心理、研究传播成效,把政治任务干得更漂亮更专业。

    思想的力量最具穿透力和传播力,时代需要思想,更需要大众化的思想产品。对理论节目来说,社科理论大家名家是一种很好的媒介传播资源,节目要打好社科理论大家名家这张牌。江苏卫视《时代问答》栏目邀请几十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走进演播室,释疑解惑,凝聚共识。东方卫视《不负新时代》系列专题节目请著名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登上上海中心大厦“巅峰632”,论剑中国崛起,带给人以强烈的“中国自信”。这就是思想的底蕴力量。国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是思想的富矿,将他们的思想节目化,进行大众化创新传播,这是切实提升新闻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有效手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许多重大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需要引起关注,许多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需要厘清,许多泥沙俱下的社会思潮需要廓清。这就要求理论节目要始终抓住问题导向,对热点理论、热点话题及时跟进,有效回应社会关切。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错综复杂形势,更要敢于“亮剑”,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成风化人、凝心聚力,为国家发展助力,为社会进步铸魂。

    电视理论节目的出发点是做好理论的阐释、解读、传播、践行,让观众容易接受、愿意接受,这就要求对抽象理论进行具象转换,赋予理论以时代内涵。歌德说:“所有理论都是灰色的,生命之金树常青。”如何将灰色的理论变得多姿多彩,让理论之树常青?关键是要创新理论内容、转化理论的表述方式,把理论转化为观之有形、触之有感、嚼之有味的可视化作品,使灰色的理论鲜亮起来。“一座岛”“一本书”“一个炮”“一个梦”,《社会主义“有点潮”》以这些具体意象为线索,串联起社会主义500年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壮阔历史,用具象化的事物、以大众化的语言讲好社会主义故事。

    三、形态异彩纷呈,有意义更有意思

    理论节目怎么传播才能更有生气、更有力量?理论节目要创新理论引导和表达方式,在“可接受、有意思”上下功夫。近年来,电视理论节目一改过去的单一访谈解读形态,“走进式”纪实、“伴随式”学习、“沉浸式”演讲等新的节目形态异彩纷呈,这种创新探索成为理论节目大众化之路的生动注脚。

    不过,综合分析看,众多演播室内录制的电视理论节目中,不论是访谈体、公开课,还是脱口秀,都没有摆脱一种以“讲”为主的形态,免不了给人以单调、乏味感,与百姓生产生活往往还隔着“一条小板凳”的距离。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理论节目大众化创新之路上,许多电视媒体开始把理论与实践融合作为突破口。《乡村振兴战略大家谈》系列专题节目,邀请知名“三农”专家走入美丽乡村,通过嘉宾解读、互动问答、典型展示等方式,让乡村振兴战略讲得明、听得懂、可感知、有味道。吉林电视台《好好学习》栏目主动走出演播室,走入火热的生活,使理论学习、精神传播、民情把握既能“顶天立地”又能“入心化行”,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具体起来、生动起来、亲近起来。

    实景化。《好好学习》设立了“好学生”和“好老师”两个基本人设,围绕不同主题,走进不同领域,整期节目都采用实景记录的手法,跟拍“好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过程。在实践中融汇理论,通过实践印证理论,赋予理论学习新的生命力。

    生活化。坐在农家炕头,掰着丰收的苞米,听着基层宣讲员在田间地头的讲解,节目录制地点从演播室转移到百姓火热生活中,从而找到理论和生产生活的结合点,让理论传播既“上接天线”又“下接地气”。

    故事化。《好好学习》不仅走进各个行业、领域,还强化纪实感,挖掘生动的发展故事,思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每个发展领域、每个普通个人的关联度。

    有了实践这个桥梁,新思想自然熔铸于一幕幕生产生活的春秋光影中,理论学习也变得生动活泼。在《好好学习》“两端对接”节目模式中,一端是学深悟透新思想,从中提炼主题、抓取关键词、聚焦思想精髓;另一端是在具体生产生活领域找典型、挖故事。再将两端紧密生动地糅合在一起,讲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中国故事、吉林故事。

    四、大胆使用现代传播技术,更富表现力

    引入娱乐节目舞台元素,灯光舞美更炫更大气,赋予了电视理论节目全新表达。电视节目一定意义上说是舞台的艺术,新时代,理论节目就要在技术上跟上时代要求、贴合百姓的审美需求。当前,电视理论节目在舞美设计上一改以往的刻板形象,主动求新求异。像《中国正在说》《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等理论节目在舞美方面都采用了国内一流设计,炫彩十足,又不失庄重大气。新颖时尚的设计背后,是电视人理念之变。

    现代技术手段赋能电视理论节目以全新表达。《理响新时代》《理响中国》等节目中都引入了智能机器人助阵。《社会主义“有点潮”》运用全息投影技术,将有标志意义的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搬到现场,主持人和嘉宾实现了与列宁、斯大林等革命先驱的跨时空对话,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可视可读。这些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让理论学习变得鲜活时尚,受到广大青年人的欢迎。

    在媒体深度融合格局下,电视理论节目着眼“占阵地、聚用户、争影响”的思路要求,广泛吸收借鉴网络短视频、微电影的传播手法,充分利用“两微一端”,二次创意制作话题十足的短视频,与传统播出渠道同频共振。《开卷有理》主题曲《马克思是个九零后》一度成为网络热点,在青年群体中广泛传播,为节目推广助力。《好好学习》与吉林省新时代e支部平台合作,使节目覆盖全省9万多个党支部和160多万名党员。

    五、大众化提升空间广阔,未来大有可为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新时代,国家、民族、个人愈发需要理论思维,就需要理论节目及时登场。在这一大背景下,理论节目的常态化、普及化速度加快,党的十九大后,这种趋势已经开始显现。各级电视媒体可趁此良机,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作为,秉承“小投入,大情怀,正能量”的创作方向,把理论节目列为常规节目类型加以研发创新,抢占新闻舆论思想宣传高地。

    “高冷”变得“温暖”,“硬邦邦”转向“柔软”,如今的电视理论节目正变得越来越好看,有用的理论正越来越有意思,这是许多人的共识。办好理论节目的核心要领是完成对理论的大众化、通俗化、电视化转化,要求电视媒体立足文本、悟透思想,在科学准确的前提下,聚焦现实,关照民生,着眼话语转换,将理论潜移默化地嵌入社会各个角落,既讲解理论“是什么”,又阐发背后“为什么”,更启迪人们“做什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故事是生命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流沙,讲好故事正日益成为推动理论节目大众化的重要路径。科学社会主义潮涌500年,“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和他创立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实践,这其中积淀的精彩故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理论节目今后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故事以一种更加温情的方式呈现出来,讲好故事的过程往往就是实现理论具象化转化的过程。另外,从现实效果看,把理论宣传与火热的生产生活相融合,这种节目大众化创新实践,能够有效解决理论节目的痛点,可挖潜空间十分广阔。艰深的理论只有寻找到恰如其分的落脚点、转化视角,才能窥探到理论的深度,感知到实践的温度,仰望到精神的高度,品味到思想的锐度。

    现代电视传播技术手段日新月异,为理论传播赋予全新打开方式。嫁接综艺的外壳,融入纪录片的元素,融合全息投影等电视技术呈现手段,让思想理论内核更加生动、更富表现力和吸引力。广大青年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对象,是理论节目的覆盖难点,电视理论节目需要重视这一群体,不妨以现代技术手段运用作为突破口,契合年轻受众的观看喜好,用新颖时尚的表达方式,达到理论武装头脑更充实心灵的目的。

    综上所述,电视理论节目的大众化传播模式正日趋多元化、立体化,在传播效果上也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静转动的深化过程。当前,优质的电视理论节目在全国仍然是稀缺资源,节目的大众化之路仍需拓展延伸。对理论节目,党委政府有要求,媒体有责任,百姓也有需求,新闻媒体应该切实履行责任使命,按照打造精品、争创一流的标准研究做好理论节目,更好地谱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篇章。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 王小玉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1497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