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青年报》回首与新中国同行历程

2019-06-25 11:18 |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突出青春特色 饱含厚重情谊

    6月10日,《青年报》推出创刊70周年纪念特刊《其实有你》。特刊从“我与祖国”“我与上海”“我与青年”“我与未来”等角度回忆《青年报》70年发展历程,并结合其新媒体发展实践展望未来发展方向。特刊策划性强,排版大气活泼,在突出青春特色的同时,也饱含厚重的情谊。

    生动故事回忆峥嵘岁月

    《青年报》创刊于1949年6月10日,70年来,这张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开始出版发行的报纸,见证了祖国发展的许多重要节点。

    在《青年报》创刊70周年纪念特刊中,突出故事性是一大特色。作者们通过一个个故事,回忆报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这样的方式有助于读者更加直观地体会编者想要传达的精神,也有助于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让特刊在读者心中留下印象深刻的记忆点。

    关于报名,特刊提到了这样的故事:因为报纸是在上海创刊的,所以若在“青年报”前加上“上海”二字顺理成章,但创刊的同志们讨论后一致认为应以“青年报”为刊名,因为“要做就做华东区,乃至新中国有影响力的青年媒体,胸怀五湖,志达四海”。而关于报名题词,则有这样一个故事:1984年,在《青年报》复刊5周年之际,邓小平为《青年报》题写了报头,这是继毛泽东之后国家领导人第二次为《青年报》赠写报头;2004年8月22日邓小平百年诞辰之际,当天的《青年报》用邓小平的题字作为报头,以纪念这位伟人。

    从“小平屋、连环床、阳春面”筚路蓝缕的创业开始,到后来成为销量过百万的有影响力的报业品牌,《青年报》70周年纪念特刊对于报纸与国家的关系做了如下阐述——“70年沧海横流,不变的是青年报人永立潮头、万年长青的志向,用笔墨和影像记录国家走向繁荣昌盛,迎接新时代的点点滴滴。”

    饱含深情见证城市发展

    作为一份立足上海的报纸,充分挖掘本地故事是《青年报》的报道重点,也是70周年纪念特刊中编者与作者倾注了最多感情的部分,其中不乏对于新闻媒体报道客观性、媒体育人机制以及媒体如何在读者群中扩大影响等问题的思考。

    1982年,上海身怀六甲的青年女工陈燕飞在污秽的河水中救人一命,随即就成为了当时的热点人物,许多媒体记者涌来,问她“为什么救人”“当时心里怎么想的”“是不是想到雷锋”?这些问题让陈燕飞压力巨大。当时,《青年报》记者何建华在深入接触了陈燕飞和她身边的人后,终于揭开了答案:人命关天、万分火急,救人就是救人,哪里会想那么多,陈燕飞只是做了她觉得应该做的事,仅此而已。特刊在评论此事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待热点新闻人物的态度——“作为新时代的媒体,《青年报》不造神,只写人,记录他们最真实的一面。”

    在特刊“我与青年”部分,曾任青年报社总编辑的王祖光回忆起一次影响力很大的采访策划出炉始末。1993年,《青年报》为了从周报向日报过渡,引进10位年轻记者,组建了新闻部。为了快速培训新手,新闻部根据福利院孤儿缺少“拥抱”的现状,策划了“好心人,请您抱一抱孤儿”主题采访活动,呼唤好心人把孤儿领回家,让他们过一个从未有过的有家有爸爸妈妈的新年。没想到,报名者络绎不绝,还有70多家国内外媒体报道了此事。不仅是这一策划,《青年报》策划的“上海市优秀厂长、经理评选”等活动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语言优美、饱含深情是特刊醒目的特色。《前进!沧海横流,立潮头!》《铭记!丰碑不朽,映重楼!》《引领!挥斥方遒,齐争流!》,与祖国、上海、青年关联的3篇主打文章标题遥相呼应,气势恢宏。不仅是标题,文章内容也明显是精雕细琢过的,大量诗文的引用使得读者犹如在阅读散文诗,配上动人的故事,特刊想要表达的对于往昔的回忆、对未来的期盼之情跃然纸上。(见习记者 隋明照)

责任编辑: 王小玉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171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