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伟大转折是怎样发生的——重回遵义会议现场

2019-07-15 10:03 |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坚定走向远方

  “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

  “我姓红,叫红军,我住在中国。”

  在遵义市绥阳县,当一名负责为部队断后的红军战士被捕,面对反动派的严刑拷打,他竟如此镇定豪迈地回答,直到被推入滔滔河水中,英勇牺牲。

  在无数壮烈牺牲的红军英雄的心目中,为“中国”而死,为千千万万同胞更好地活下去而死,虽死犹生。

  1934年12月25日,遵义市余庆县龙家镇,59名失散红军面对敌人的疯狂屠杀,视死如归。刽子手们见红军战士个个豪气冲天,十分恐慌,一阵乱刀砍杀后,匆匆把59名红军推入“万丈深坑”,仓惶而逃。

游客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内参观(7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生死关头,信念不移,浩然的精神力量震撼人心。

  一组数据令人惊叹:

  长征出发时,红军指战员每3人才有一支步枪,每支枪不到50发子弹;轻重机枪,平均每挺仅约300发子弹。湘江之战后,部队弹药所剩无几。到达遵义地区后,每支枪平均只剩3发子弹。

  而此时,国民党军40万重兵正急速向红军包围而来。红军用这“每支枪3发子弹”的装备,几乎是赤手空拳,与配备飞机、大炮的敌人展开搏斗。

游客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内参观(2018年10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在贵州的深山密林中,自然条件极其恶劣,每天还要面临严酷的环境和绝地断粮等生死考验。

  若要问,他们一往无前的勇气来自哪里?答案是:信念。

  一名跟随红军行军560天的英国传教士写道:“中国红军那种令人惊异的热情,对新世界的追求和希望,对自己信仰的执着是前所未有的。”

游客在遵义会议会址门口的大槐树下参观(2018年10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记者走出小楼,在会址门口的大槐树下享受夏日的清凉。康克清曾回忆,开遵义会议时住在小楼里,推开窗就看见一棵小槐树。如今,这棵小槐树已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大树下有一面党旗,络绎不绝的人们来到这里庄严肃立,重温入党誓词。张小灵说,自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前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人数激增,仅6月就接待约28万人次。

  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覃爱华认为,在遵义会议会址“既能寻找到初心,还能真切感受到我们党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深刻回答了这三个问题,逐渐从幼年走向成熟。”黄先荣说,“艰苦卓绝斗争中形成的传统和优势,一直引领着这个国家前进,如今正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显示出更加强大的力量。”(参与记者:马云飞、齐健、李黔渝、张瑞杰)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 安雪晴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227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