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国青年报记者:走长征走过的路 把故事讲给当代年轻人听

2019-08-30 11:05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作出的重要指示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广大新闻工作者纷纷表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奋发向上、努力工作,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近期,中国青年报推出一组该报参加此次活动的记者手记,我们选取其中3篇,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收获与感悟。

  胡宁:长征是扎进泥土里的史诗

  那天傍晚,我和同事站在泸定桥头,看着大渡河的激流商议稿件写作的方向。突然他推了推眼镜说,我现在终于理解红军是怎么飞夺泸定桥的了。

  他随后解释道,过去在语文书上看到的故事,让人有种错觉,飞夺泸定桥仿佛就是22位勇士爬铁索,也不知怎么,就敌过了对岸的猛烈炮火,取得了胜利。在他看来,这不符合常识。我也因此陷入思考。过去听革命故事时,我被英勇无畏、敢于牺牲的精神感动过。但是我没有好奇过,这些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军事成就是如何达成的。

  比如在泸定桥的铁索上,在安顺场的渡船上,凭什么能冒着枪林弹雨成功强渡。直到我随采访团到了那里,从讲解、资料里,我才知道,这些是部队里极富经验的精兵强将,有身后部队的火力支援,有神炮手对敌人进行远程武力威慑,有全体指战员滔天的冲锋号声和呐喊声,这才让险境中的奇迹成为可能。

  而我这位同事感慨道:战斗力是一支部队的根本,否则单单渲染顽强的精神,又怎么能让读者相信,红军可以在数倍于己的真刀真枪下力克险关。

  这让我们都想到了前些年“抗战神剧”里令人哭笑不得的桥段。也引发我思考,一支军队的品格到底应该是怎样的。无畏、牺牲、英勇等,当然是这支队伍在长征中体现出来的。那么在此之外呢,他们在军事行动中展现的能力、纪律,就像那些精神的藤蔓缠绕包裹着的坚实支架,是这支军队之所以能胜利的实力保证。

  再走长征路时,我们要领会的不仅是曾经听得很多的感人故事,更是要把脚扎进泥土里,走他们走过的路,见他们历过的险。我还记得在石门坎,一条只容一人走过的狭窄山路,穿过被两道山坎包出的V字形,红军就在那跟国民党军队对垒。如今我们不敢轻易上去,可那是84年前红军实际战斗过的地方。如非现场亲眼所见,我更不能想象当年长征战斗的艰险之万一。而石门坎,只是红军所经历的一场再寻常不过的战斗而已。

  在写就报道时,我们也尽可能从史料、现场里挖掘细节,符合常识,趋近真实,让读者更能理解当年战斗如何进行,长征中那些奇迹般的胜利何以成为可能。

  而在战斗之外,红军思想路线的纠偏纠错也在同时进行。这是另一种“战斗”。而它所需的,同样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正如我们在采写时希望追求的那样,不合情理的民间传说不录入,听到暂难理解的细节去及时追问来由,这大约也是对“实事求是”的一种继承吧。

  这些感触来得笨拙,但是扎实。于我而言,也只有如此,才能把长征的不易和它所显现的共产党人的“初心”从高高在上的楼阁里请下,请到大地上,请到日常来,感悟才得以更加真诚、可靠、深刻。

  刘昶荣:年轻人铸就的“长征”

  “长征”是儿时就听过的一个词,对这段历史也有所了解,但感觉很遥远。我想这也是大部分当下年轻人对于“长征”的感觉。参加“记者再走长征路”的报道后,亲眼看到当年留下来的革命文物、满山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望不到头的英烈墙,亲耳听到革命后辈们讲述当年的历史,甚至有人不禁哽咽落泪,才感觉到自己离“长征”近了,也才真切地体会到当下的幸福生活是当年无数革命先辈的鲜血所铸就。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长征”这本教科书是当时的年轻人写就的。有史料记载,长征途中,红军师以上干部的年龄绝大部分都在二三十岁,红军将领的平均年龄仅25岁,战士平均年龄不足20岁,14岁到18岁的战士至少占40%。这些曾经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们其实就是90后、00后。

  采访中一位党史专家说,长征精神其实是一种修养品格。长征时的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抉择,大时代下的每一位年轻人当然也会有迷茫,除了人生道路的迷茫,还要面临生死考验、体肤折磨。长征精神就是在这样的苦难中形成。当下的年轻人面临的是不一样的困难、压力,何以解忧?或许可以从“长征”这本上世纪同龄人写就的教科书中找到答案。

  如何把长征精神鲜活地讲给当代年轻人听?纵然我们尝试了短视频、直播、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的报道,但挂一漏万,可能依旧没有办法引起更广泛年轻人的共鸣。如何用当下年轻人喜欢的话语体系去讲述这段庄严、沉重而又恢弘的历史,对于记者来说,依旧是一个挑战。

  6月的江西酷暑难耐,我的皮肤黑了好几度,长征精神也在心里烙下了更深的痕迹。

  朱彩云:找到长征精神有血有肉的回响

  作为长征出发地之一,闽西是红军的故乡。不少当地人不仅是红军的后代,更是红军烈士后代。在采访期间,我们接触到松毛岭保卫战烈士后代、红色医生傅连暲的侄孙;与红军出发后被屠村的村民后代交谈。

  多年过去,革命老区的一切都在验证“真正的铜墙铁壁是群众”,与红军有关的红色印迹不仅成为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也铭刻进当地的建筑、民俗与饮食文化之中。

  “为什么要跟着红军走,不怕牺牲吗?”我问过好几位红军后代,他们有的说“没吃的会饿死,跟着走就有了出路”,有的答复“红军分了田,还赶走了土匪”。信仰、理想、情怀没能成为他们脱口而出的原因,但历史证明,“没有理想,不用说万里长征,红军连千里都走不了”。

  我的手机里至今还留着红军街上的石板路、辛耕别墅里的落雨屋檐与老古井。这些画面对于视频制作或新闻写作而言也许是短暂的,但对于我个人,却成为历久弥新的警醒,它们描绘出过去红军经历的生活与状态,也诠释出共产党人与群众的关系与距离,不分你我,荣辱与共。

  采访的每一天都让我对长征和这支红军队伍愈发着迷,过去熟记的长征意义、群众路线内涵,都在这里找到了有血有肉的回响。对于为国家现状苦恼的傅连暲来说,长征精神就是“不管你的职业是什么信仰是什么”,“你是一个中国人,对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不能不管”。

  对于那些追随这支“死亡行军”队伍的人来说,长征精神就是“千千万万年轻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每个加入者都知道为谁而战,这样的生活不只是为了谋生。

  这样一支穷人的队伍,有太多的高光瞬间与至暗时刻,我们一路凝视,用心思索,用笔还原。

  本文转自中国青年报,转发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 王小玉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3503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