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新闻记者笔下的开国大典

2019-09-19 15:15 | 来源: 北京日报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阅兵队列从三座门通过。

  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以醒目的大字标题报道开国大典:引题为“首都30万人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典礼”,主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副题为“朱德总司令检阅海陆空军,宣读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当年的开国大典吸引了中外众多新闻记者采访报道,通讯和新闻特写图文并茂,为后人了解和研究当年盛况留下了宝贵资料。

  震撼世界的声音

  《人民日报》记者林韦,原名陈有明(曾用名陈耳东),1936年参加革命。1949年10月1日,他奉命参加开国大典的采访报道工作,他在通讯《记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中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了!这一声震撼世界的巨响,由中国四亿七千五百万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上庄严响亮地喊出的时候,参加盛典的30万群众中爆发了经久不息的欢呼,红底五星的国旗徐徐升上22公尺的高竿,54门大炮齐鸣,军乐队奏起十多年前曾经激发无数爱国人民向日本帝国主义冲锋前进的《义勇军进行曲》。时间是10月1日下午3时。”

  “经历过无数次深重灾难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这个可珍贵的时刻:它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受过多少代封建帝王直接统治与日本法西斯、蒋家小朝廷血腥屠杀的北京人民,将更加清晰地永远记得这个可珍贵的时刻。”

  特种兵部队的英勇战绩

  记者而东、江夏在《祖国的坚强守卫者》一文中描述开国大典上难忘的大阅兵:“人民解放军特种兵部队的雄伟行列,是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中30万到会者集中注目的行列。人们从这个雄伟的行列中,看到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肃清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残余势力的保证,看到进一步巩固人民国家和人民政权的保证。”

  记者详细介绍了参加开国大典阅兵式的两支特种兵部队。一支是华北某部炮兵团,1945年人民解放军解放张家口时缴获了几门炮,成立了一支小小炮队,边战斗边训练,不断壮大起来。在实际作战中,他们的战术有了很多新创造,射击的准确性达到了第一发就命中目标的水平。

  另一支是人民解放军华北炮兵第2旅第1团第2营5连,太原战役决战前,他们在前线以劣势地位坚持6个月零20天,击毁敌机9架。敌人的前沿阵地离5连的3门炮很近,每天都用几百发炮弹来打,最紧张的三四天里,每天落在他们前后左右的炮弹达到1400多发。但由于工事和伪装的巧妙运用,他们始终固守同一阵地,未被敌人击中。敌人还派兵来夜袭,派飞机来轰炸,都以失败告终。

  5连的战士们不仅英勇顽强,在战斗间隙还积极学习文化,帮助当地群众挑水、秋收,全连战士人人识字,还出了73期阵地小报。战后全连立功,获得了18兵团“威震敌胆”和太原前线指挥部“英勇命中,连毁敌机”锦旗各一面。

  红色的战斗机群

  刚刚组建的人民解放军空军也参加了阅兵式,“空军成列成队地飞过会场的上空,人丛中帽子飞舞起来,手巾挥舞起来,手里拿着的报纸和其他物件都飞舞起来。人们随着军乐队奏出的解放军进行曲的响亮节奏拍着手,合着拍子,发出这样那样的声音,几十万的脉搏同速地跳动。”

  《人民日报》女记者陈柏生,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0月1日一大早,陈柏生和同事张家炽乘车来到南苑机场采访,“在辽阔的机场上,一排排银色的、绿色的、灰色的飞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跑道两旁。所有飞机都油饰一新:机头是红色的,机身和翅膀一律饰以镶金黄色边的红星,机尾是红白相间的条纹。这些飞机都是美国货,在人民解放战争中,有的被空军健儿驾驶起义,有的经人民解放军地面部队所俘虏,现在已全部变为人民自己的武器。当我们到达机场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行员正精神奕奕,整装待发,准备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隆重阅兵典礼。”(柏生、家炽《我们飞行在人民首都的上空》)

  下午4时,南苑机场受阅空中纵队指挥室接到起飞命令,机场上立刻响起雷霆万钧般的马达声音,受阅机群按规定依次起飞。“这时,天空阴云新散,太阳从云层中射出金光,飞机划过云层腾空而起。10分钟以后,我们乘坐的一架也升到空中。这架飞机的飞行员是一位姓王的年轻英俊的小伙子,他驾着自己在今春起义时飞来的全新的飞机,要在人民的首都上空接受人民领袖毛主席、朱总司令庄严的检阅,他兴奋地向大家保证:今天一定坚决完成这一光荣的飞行任务。”

  4时35分,空中受阅分列式开始,受阅机群排列整齐队形,由东向西,飞向天安门。“北京出现在我们眼前,琉璃瓦的宫殿,红色的墙门,整齐的街道,这庄严的人民首都,愈加显得庄严美丽了。摄影机响了,天安门出现在机翼下面,数不清的红旗和黑压压的人群连成一片,地面的装甲部队正缓缓行进在司令台前。发动机的震响充满了人民首都的上空,从空中鸟瞰,只见人群晃动。‘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一定看到我们了!’大家心里都这样想,希望机群能再往北京上空转一回。但是这不在检阅程序规定之内,我们只得奔飞机场而去了。当我们降落到原来的跑道上时,大队长赶紧跑来告诉飞行员同志们,我们的队伍整齐威武,赢得了北京人民的热烈欢呼!”

  十月一日的不眠之夜

  3个小时的阅兵结束后,浩浩荡荡的提灯游行开始了。《人民日报》记者寒青在《首都十月一日之夜》中写道:“万千红灯,万千火炬,30万人有组织的队伍,在蔽天的红旗招展下面展开了。数万群众,涌向天安门前的大桥,以震天的吼声狂呼‘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在天安门的门楼上,毛主席起立频频向欢呼的人群扬手致意。蓦然间,万朵彩色的礼花撒满了天安门广场的高空。”

  京城4万多学生排成了一队队白色的、蓝色的、黑色的队形,他们高举着鲜花、红旗、灯笼,昂首高歌,朝气蓬勃地涌向天安门城楼。他们“30个人横成一排,大纵队行进走过主席台前向毛主席致敬,让毛主席来检阅一下北京学生的队伍:只见贝满女中一丈二高的红纱扎的大红星,电灯泡在上面闪闪发亮;慕贞女中一色白衣白裤白鞋,纯白色队伍中的红灯笼分外鲜艳;清华大学的化工系扎了一所化工厂和一座大锅炉,上面写着‘发展重工业’来表示他们的志愿;航空系扎了一架大飞机,上面写着‘巩固国防’,机械系做的坦克模型和真的一样,里面还坐着一个学生扮成的坦克手……这是一支为着今天和明天的幸福而歌唱毛主席的队伍。”(金凤《毛主席检阅学生队伍》)

  无数彩色的礼花向广场四周发射,军民们载歌载舞,在不眠之夜中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曙光。(郑学富)

责任编辑: 安雪晴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403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