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这些人,故事中传递奋斗力

2019-09-27 21:20 |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在一个个奋斗者的故事中,读者能看到个人与国家发展命脉的紧密相连,也能看到这些平凡又伟大的个体,通过奋斗,推动时代的进步。

  天光云影下,浩瀚林海连着广袤草原,河流湖泊星罗棋布。眼前是塞罕坝机械林场,坐拥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

  穿过一条林间小路,道路七拐八拐。“等等,这儿该不是‘沙胡同’吧?”车上,75岁的陈彦娴发问,得到旁人肯定答复,她会心一笑。

  ……

  2019年3月25日《人民日报》第4版的这篇题为《最美青春,铸就绿色奇迹》的文章,是《人民日报》“爱国情 奋斗者”专栏所讲述的第一个人物故事,文章的主人公,就是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代务林人陈彦娴。

  从今年3月起,各级主流媒体纷纷推出了“爱国情 奋斗者”“最美奋斗者”等专栏,集中宣传报道典型人物事迹,讲述那些为国家建设发展建功立业的先进典型和在平凡岗位上不懈奋斗的普通人的故事,献礼新中国七十华诞。

  中央媒体:

  为奋斗者引吭高歌

  1964年,20岁的陈彦娴在河北省承德市读高中,怀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陈彦娴和同宿舍姐妹们给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写了一封“求职信”。从此,冬天她们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大风伴着雪花中,用绳子将残木头绑好拖下山。夏天,她们给苗圃浇大粪。

  半个多世纪过去,当年的小树已长成了大树,荒原变成绿色海洋。“塞罕坝人用青春、汗水和生命换来了这百万亩林海,我们完成了祖国交给的任务,一生为之自豪!”陈彦娴面带微笑。

  千余字的文章并不算长,但读完却令人备受鼓舞。《人民日报》记者张腾扬用笔记录下了陈彦娴与塞罕坝的动人故事,也通过她的故事,折射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代务林人的无悔青春。

  在一个个奋斗者的故事中,读者能看到个人与国家发展命脉的紧密相连,也能看到这些平凡又伟大的个体,通过奋斗,推动时代的进步。

  5月13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迎来了首次真机试飞。整体试飞过程平稳、顺畅,完全满足通航条件。虽然结果早已在预料之中,但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高级业务经理兼飞行区工程部总经理吴志晖还是非常欣慰。从前期选址、规划设计到工程建设,历时11年,吴志晖全程参与其中。“能参与一项如此重要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我一生的骄傲和自豪。”

  5月15日,《人民日报》在“爱国情 奋斗者”专栏中,刊登了题为《那份骄傲和荣耀,将伴我一生》的通讯报道,讲述了吴志晖在民航领域奋斗的故事。吴志晖反复强调,自己只是万千建设者中的普通一员。

  在系列报道中,我们还看到了任劳任怨,服务社区30年的“小巷总理”朱国萍;一辈子都在跟“缺氧”较劲的我国高原医学研究开拓者吴天一;在大山深处独自支教20年的乡村教师白玉国;一辈子研究沙漠治理,拥有无悔红柳人生的86岁治沙专家、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刘铭庭……《人民日报》上,一篇篇奋斗者故事,彰显着生命的伟大、奋斗的力量。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奋斗者,带着自己的事迹走进大众的视野,激励更多人加入奋斗者行列。

  不仅是《人民日报》,近几个月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纷纷开设了“爱国情 奋斗者”专栏,奋斗者的故事通过各大中央媒体,走进千家万户。与此同时,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央视网等网站,也加入到这场声势浩大的报道中来。在“爱国情 奋斗者”专题页上,一则则视频报道、一幅幅生动照片应和着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将众多奋斗者形象立体呈现在世人面前。中央媒体引吭高歌,我们看到的是新闻界强烈爱国情怀的集体抒发与表达。

  《河北日报》报道的中国中车首席技能操作专家、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铝合金厂高级技师张雪松(右)正在和同事一起调试侧墙焊缝自动打磨机器人。张雪松是全国劳动模范、2017年度“河北大工匠”,被誉为“中国高铁工人排头兵”。 《河北日报》记者 刘禹彤 摄

  省级媒体:用真情挖掘身边榜样

  “爱国情 奋斗者”是一场昂扬向上的大合唱。中央级媒体的主旋律奏响,各省级党媒上,该栏目同样异彩纷呈。《北京日报》《浙江日报》《河北日报》《湖南日报》《福建日报》《辽宁日报》《甘肃日报》等省级党报记者纷纷践行“四力”,用奋斗精神记录精彩奋斗故事,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汇聚强大正能量。

  “2004年,周涛从素有中科大实验班之称的‘00班’毕业后赴瑞士留学,接触到大数据的雏形。2012年,周涛翻译了《大数据时代》,时至今日,这本书已经加印了几百万册。”5月10日,《四川日报》刊登了题为《不要国外高薪在祖国沃土探索大数据前沿》的报道,讲述了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周涛用大数据赋能时代的奋斗历程。

  “在上海济洪蔬菜董事长陆济洪的办公室墙壁上挂着这样一句话,‘别人都在寻找捷径,济洪竭力不走捷径’。这正是陆济洪多年来坚守的信条……”8月5日,《解放日报》在“爱国情 奋斗者”专栏中刊登题为《“不走捷径”,对得起客户与农户》的文章,讲述了依靠“不走捷径”的人生信条,从摆地摊的“卖菜郎”到亿万身家的企业家陆济洪的奋斗故事。

  “越是珍贵的植物,越是生活在陡峭的悬崖或绝壁上,刘正宇和同事们经常要徒手攀岩,才能把植物标本采下来。‘那时候没什么保护,就是一双手抠着石头缝往上爬,有一次爬上了几十米却下不来了,人筋疲力尽,真想跳下去算了,好在听到悬崖的另外一头有声音,接着往上爬,才捡回一条命……’他饶有兴致地说,对事业的痴痴追求写在了脸上。”这是67岁的重庆药物种植研究所研究员刘正宇面对《重庆日报》记者时所讲述的奋斗故事。这篇题为《“中药老牛”耕耘不息》的报道刊登在3月25日的《重庆日报》头版,作为该报“爱国情 奋斗者”专栏开栏文章,引人瞩目。

  从中科院院士到基层乡村教师,从退役军人到社区民警,从文化学者到脱贫致富带头人,从行业尖端到各行各业工作者,记者们寻找奋斗者的脚步踏遍祖国大地,用一个个典型人物故事诉说着浓浓爱国情。

  践行“四力”:千万里追寻好故事

  提起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许多人并不陌生。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他们回信:“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以你们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这到底是群怎样“有个性”的年轻人?为何非要把人生“定位”在遥远的西部?他们后悔过吗?带着好奇和疑惑,《河北日报》时政新闻部记者张怀琛与同事飞越大半个中国,来到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走近这些“熟悉的陌生人”寻找答案。

  不迈动脚力,很难体会离家5000公里意味着什么。搭高铁、倒飞机,张怀琛一行乘最快的交通工具依然用了两天才抵达且末。而19年前,侯朝茹等保定学院首批西部支教毕业生初来时,在路上颠簸了五天四夜。采访中,老师们谈及远方的家时总会语塞,“没赶上见娘最后一面”“父亲得病都是事后才知道”“家里的大小事都帮不上忙”……距离并不总是“美”,有时也是亏欠、心酸和无奈。

  不开动眼力,很难发现奋斗在戈壁荒漠的苦乐酸甜。因天气干燥、用嗓过度,荀轶娜刚站上讲台3个多月嗓子就坏了,声音像被砂纸磨过;辛忠起身上长了红色斑块,只能靠冲洗身体缓解症状。记者张怀琛问道,这样损耗身体的付出是否值得?他们答,当一批又一批各族孩子走出沙漠,那种人生价值的巨大成就感是在北京、上海挣多少年薪也换不来的。在他们身上,张怀琛看到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不发动脑力,很难探求这群年轻人内心的精神力量。且末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边缘,有时一场沙尘暴就能“刮”走几个老师,但保定学院首批到且末支教的15名毕业生中,除一人因特殊原因返回,其余14人全部扎下了根。追问原因,老师们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让记者茅塞顿开:“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正是抱有这样笃定的信念,他们甘愿用青春滋养这片荒漠土地。

  不调动笔力,很难让榜样的精气神感染更多人。从动笔到见报,这篇报道几易其稿,最终以《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为题,在4月7日《河北日报》“爱国情 奋斗者”专栏刊发,引发强烈反响。

  镜头对内:新闻人也有奋斗典型

  “好作品永远需要用心去打磨。对于周泉泉而言,新闻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为了让观众更懂国防,她坚持每个拍摄地点都选在最艰苦的地方;职位晋升后,本不用再做一线采编工作,她却提出‘让我当大组长可以,但不能不让我干编导’……”7月14日,《人民日报》头版以《增强“四力”才有好作品》为题,在《今日谈》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文章的主角,是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夜线》栏目副制片人周泉泉。

  6月6日,周泉泉带队前往广东珠海担杆岛采访。为拍摄《热血边关》第三季,摄制组要进入一处山洞勘察。在勘察坑道时,周泉泉不幸被落石击中,陷入昏迷,虽经全力抢救,却终因伤势过重,生命定格在了46岁。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周泉泉真正做到了迈开双脚丈量大地,打开镜头记录时代,开动脑筋深入思考。”7月10日,央视短评《在增强“四力”中勇担使命》这样评价周泉泉。当天,《新闻联播》以《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用镜头记录时代》为标题,用4分14秒报道了周泉泉的事迹。

  此后数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央视网、中新网等媒体通过多种方式追记这位新闻战士。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关于向周泉泉同志学习的决定》中指出,周泉泉同志始终牢记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忘我的工作态度、坚定果敢的工作作风和优秀的职业素养,用实际行动诠释对新闻工作的无限热爱,是新闻战线践行“四力”的优秀典型。

  周泉泉用双脚丈量土地,用镜头记录社会,用思考实现创新,用本领书写时代,她无疑成了全体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在典型人物报道中,还有不少同周泉泉一样优秀的新闻人纷纷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广西日报》8月2日以《脚下沾泥土 心中有阳光》为题,报道了《广西日报》柳州记者站站长谌贻照的奋斗故事。

  在23年的记者生涯里,谌贻照一直脚沾泥土、衣带露水,在基层不断增强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泥腿记者”的称号,是同事和群众对谌贻照的最高赞誉。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谌贻照的身影。2017年,他冒险采访的事迹,被制作成融媒体作品《柳州融水突围记/广西日报记者“失联”数十小时,在穿越40处塌方后发回灾区最新画面!》,荣获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一等奖。

  坚守初心:

  报道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全媒体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出的典型人物报道,获得了各界强烈反响。

  “‘爱国情 奋斗者’专栏按照中宣部和河北省委宣传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道要求开设,主要是展现人民群众热爱祖国、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爱国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浓厚氛围。”谈及“爱国情 奋斗者”开设初心,《河北日报》该专栏负责人苏励这样介绍道。

  据了解,《河北日报》典型人物报道主要刊发在要闻版,重点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大地涌现出来的为国家建设发展建功立业的先进典型和在平凡岗位上不懈奋斗的普通人的故事。此外,在《河北日报》新闻纵深版还采写了一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河北大地上出现的重量级“老典型”,比如耿长锁、吕玉兰、马万水、张贵顺、刘汉章等人,以新时代的视角关注了“老典型”的核心事迹和精神。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多典型人物通过该专栏报道后,成为各行业和社会学习的标杆、榜样,弘扬了新风正气。”苏励说。其中一些人物的事迹还制作成短视频,由河北日报客户端发布,传播效果更广。《根扎泥土的无悔初心——中国农大“曲周故事”感思》等一组关于中国农业大学师生46年扎根河北曲周、服务乡村振兴的报道刊发后,中国农大专门发来感谢信;河北省纪委监委驻村扶贫干部崔景忠驻村帮扶,他先后带领两个村走上致富路,关于他的报道《从“外来户”到“贴心人”——记省纪委监委驻村扶贫干部崔景忠》刊发后,获相关部门表扬和肯定。

  反响四起。7月9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传来令人兴奋的消息。消息称,7月4日由《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推出的《23年坚守,践行一句铮铮誓言》通讯报道,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7月8日一大早,甘肃省广播电视局组织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广播新闻中心、电视新闻中心等3家省属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驱车从兰州出发,前往熊熙家生前工作过的玛曲广播转播台进行深入采访报道。

  熊熙家生前系玛曲广播转播台副台长,他不忘初心,几十年如一日,一心扑在热爱的广播电视无线传输事业上,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理想与信念。今年4月19日凌晨,在单位值班期间,熊熙家因高原反应致身体多脏器功能衰竭和急性肺水肿,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年仅53岁。

  “熊熙家同志是广电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楷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典范。他信念坚定、敢于担当、甘于奉献、严于自律的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甘肃省广播电视局无线传输中心党总支在《关于学习熊熙家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中如是写道。

  据介绍,甘肃省广播电视局希望通过此次采访报道进一步学习宣传熊熙家同志的感人事迹,在全省广播电视系统营造忠诚奉献、勤奋工作、努力学习、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做好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培塑典型工作。同时,以此为契机,讲好基层广电人默默无闻、敬业奉献的故事,夯实思想基础,聚焦主责主业,确保安全播出再上新台阶,使基层广播转播台站运行活力再有新提升。(陈妙然)

责任编辑: 王小玉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050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