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千万里追寻奋斗者故事

2019-09-27 09:12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编者按:哪里有故事,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奋斗者的火热现场,他们就追随到哪里。新时代新闻人以人民为中心,争做基层奋斗者的讴歌者,美好新时代的记录人。本期三位记者带着初心沉到基层一线,怀着使命挖掘好故事,描绘新气象,在采访报道中不断践行“四力”。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工作者奋进正当时。

  吉林日报栾哲:

  深山峡谷三代追梦人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既不属于城市,也不属于乡村,他们只属于深山峡谷。

  6月2日至11日,吉林日报《七十年•三代人》专栏报道组从吉林到云南,从云南再到老挝,不远万里追溯水电三代人的足迹。我们要破解的疑问是,这一群体到底是怎样的人?为何非要把一辈又一辈的汗水抛洒在滚滚大河里,将一代又一代的人生定格在群山沟壑之中?在这一过程中,也深刻体会到增强“四力”对于新闻人的意义。

  不迈动脚力,很难体会水电人离家万里意味着什么。我们先是乘坐高铁赶到吉林市口前镇,走访新中国第一代水电人尹德合。老人原籍江苏省赣榆县,当年为了新中国的水电事业,来到东北,现如今已年逾八旬。采访中,他拿出一张照片骄傲地介绍说:“这是我的儿子,这是我的孙子。”照片中他的子孙,身着水电人的制服,背景是一座巍然耸立的拦河大坝。乘飞机、跑高速、绕山路、出国境、钻山沟,我们经历了4天的辗转,行程4000余公里,在老挝北部山区里的南欧江水电项目现场找到了照片上的这对父子。在这对父子的陪伴下,我们用14个小时走遍工地的每个角落,感受着共和国建设者从艰苦创业到改革开放,再到“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血脉传承。

  尹向泉父子

  不开动眼力,很难发现奋斗在异域荒山的酸甜苦辣。老人的儿子尹向泉告诉我们:“我不是一个好儿子,因为我无法在老父亲身边尽孝;我不是一个好父亲,因为在孩子幼小的童年时没有好好地陪伴他;我不是一个好丈夫,因为我不能好好呵护我的爱人。但是看到一座座水电站在我身后崛起,我的父亲作为老水电人,会为我感到欣慰,我的妻子会为我骄傲,我的儿子如今也与我站在一起,把我当成他的楷模。”人生价值的巨大成就感,在三代人的血液中充盈,让我们看到奋斗中的中国人最美丽。

  不发动脑力,很难探求水电人内心的精神力量。在新中国70年波澜壮阔发展历程的宏大背景中,一代代国人用他们的心血与汗水浇铸了一座座永远屹立的丰碑。丰碑中有难忘的初心,丰碑中也有使命的召唤。中国一代代水电人开山劈地,拦河筑坝,将一根根钢筋变成坚固的铜墙,将一袋袋水泥筑成牢固的铁壁。脚手架上他们正在拧紧梦想,搅拌机上他们正在挥洒着热血。他们顶着骄阳、披着星月,要将自然中的资源为人类所用,带来光明和希望。

  不调动笔力,很难让水电人的奋斗精神感染更多的人。我们一遍遍翻阅、研讨100余页的采访笔记,将三代水电人的奋斗故事凝聚在指端。键盘啪啪,文字生动鲜活地跳上电脑屏幕,水电人的群像也再一次生动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七十年•三代人》专栏将继续引领我们讲好中国故事。

  好新闻永远在路上,在实践中增强“四力”,我们永不止步!

  新华日报王世停:

  “老对象”写出新气象

  本是熟以为常的采访对象,带着初心使命,循着“四力”要求,却能“下笔如有神”,写出新气象——这是一个从业近20年党报记者的切身感悟。

  今年4月,我参加了中宣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蹲点调研采访,所在采访组调研对象是南京市江宁区。拿到调研行程单,我心里倒吸一口冷气。不是因为“陌生”,而是太过“熟悉”。从开发区到高新区,从城市建设到美丽乡村……常年在南京记者站工作的我,几乎隔三差五都会到这些点采访。距离太近往往就会“审美疲劳”,没有新鲜感,我很担心写不出新东西。

  实际上,“担心”是多余的。调研首站是一场座谈会,在一叠厚厚的全区发展汇报材料中,有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2018年,南京市江宁区以占全市1/40的工业能耗,创造出全市1/4的工业产值。

  能耗产出对比数字为何如此悬殊?这一现象背后有哪些新的探索?是怎样做到的?一连串问号在脑中浮现。经过进一步思考,这不正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鲜活样本!党的新闻工作者,初心和使命就是去发掘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基层的鲜活实践,进而采写出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的报道。

  目标明确,视线聚焦,此行调研就是要寻找江宁区高质量发展的“密码”。有了这样的思考,我的眼前为之一亮,脚步为之轻快,所见所闻也为之一新。

  记者们在智能制造工厂车间采访

  在江宁高新区,我看到生物医药企业突破技术垄断,创新集群发展;在未来科技城,我看到先发区域为了保持“领跑”优势,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在江宁汤山,我看到以温泉而闻名的街道,正以发展生态文明和数字经济跳出传统“泉经济”,打开高质量发展新空间……每一个点上的采访,我都带着面上的思考。对“发展密码”的求解,倒逼我的眼力再敏锐些、脚力再深入些、笔力再扎实些。

  调研结束后,带着记满鲜活素材的采访本,《生命科技小镇暗藏“高新密码”》《在江宁悠湖,遇见“未来”》《江宁汤山领奏南京“东进序曲”》……一篇篇“带着露珠”又“向着朝阳”的报道迅速出炉。江宁,面对这个再熟悉不过的采访“老对象”,我写出了发展的“新气象”。

  回看这些报道,无不以鲜活的故事、精彩的现场起笔,背后是记者带着初心沉到基层一线的发现;报道收之于新的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这又得益于记者怀着使命跳出来,从亮点成就中提炼出可复制的经验。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也在10多天的蹲点调研中不断淬炼,不断提升。

  安徽日报何珂:

  “四多”践行“四力”

  从“蜗居”到“宜居”,从“茅草房”到“小洋楼”,从“棚户区”到“幸福家”,从“筒子楼”到“科技房”……住宅是经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烙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徽日报经济新闻中心策划了“从居住环境看沧桑巨变”系列报道。在报道中,我通过在江淮大地上“多走走”,和老百姓“多聊聊”,采编过程中“多想想”,采访本上“多写写”,把践行“四力”化为具体行动。

  多走走,练就“脚力”——用实际的现场让新闻富有说服力。在全椒县六镇柴岗村采访农房变化时,老百姓的语言虽然生动,但老房子到底是什么样子,我并没有太清晰的印象。在与一农户聊天时,他透露村子的后山上,还有一两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石头房子。听闻后,我马上请农户带去看看。当我看到石头房子时,立马对70年百姓居住环境的变迁了然于胸。

  在全椒县,记者爬了半座山找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房子。

  多聊聊,培育“眼力”——用敏锐的眼光挖掘百姓藏在生活里的故事。70年变迁,老一辈人有很多故事要说、有很多话要讲,信息庞杂。这就需要记者,一方面有耐心,与采访对象多交流;另一方面,还要善于从他们的话语中捕捉、深挖有效信息;并尽可能多地采访人,让信息更丰满、让发现有支撑。在采访老一辈渔民过程中,我既采访了六七十岁的老渔民,也采访了他们的子女,负责渔民上岸工程的政府官员,以多渠道获取更多信息。

  多想想,提升“脑力”——用心思考、以小见大、由表及里,写出“三有”作品。心中装着群众、胸中怀有大局,就会在发现和感悟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棚户区安置、渔民上岸工程带给老百姓的只有居住条件的变化吗?我在采访前、中、后都不断思考这个问题,在最后稿件里,我不仅写了渔民挥别“水上漂”,住进“安稳家”,还采写了渔民上岸后,就业、教育、医保、养老等多方面的话题,让稿件更有深度。

  多写写,驾驭“笔力”——用好群众语言,写出让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关于住房的变化,老百姓口中总会有很多俗语,“石头墙、杉树梁、水发抖、下雨漏”“你一间、我一间,筒子楼里冒黑烟”……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让画面感扑面而来。除了引用百姓的话,写百姓的事,还得多注重细节描写,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反应出老百姓生活的变化。

  用“四多”践行“四力”,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人民为报道主角,以人民为服务对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闻工作者奋进正当时。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427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