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江苏“好记者”秋季巡讲:讲好建设新中国的故事

2019-10-08 15:35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9月16日至23日,江苏省委宣传部、省记协主办的“江苏好记者讲好故事”(2019)秋季巡讲活动走进苏州、南通、盐城等三市六地,来自全省新闻战线的11位优秀记者、主持人,为1200多位新闻媒体工作者、基层宣传干部和高校新闻院系师生开展6场巡讲,倾情讲述新闻职业实践中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鲜活故事,分享他们新闻岁月中的欢乐与甘苦,用实际行动努力讲好建设新中国的故事,积极增添实现中国梦的动能。

  讲好共和国工匠故事:以工匠精神筑起共和国巍巍大厦

  “煌煌中华,万千工匠,他们正是以工匠精神筑起了共和国的巍巍大厦!”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政务融媒中心记者赵天讲述了雕版印刷技艺大师陈美琦、乱针绣技艺大师莫元花、淮扬菜烹饪技艺大师李增等鲜为人知的传承故事,寻找“匠心”的真正内涵。

  2016年,赵天和同事们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寻访扬家“匠”二代》。3年来,他们寻找工匠,对话工匠,用工匠精神书写新时代的工匠,找不到让自己心动流泪的故事,采访不到直击人心的细节,绝不动笔!她深有感触地说:“我终于明白,所谓工匠,背后是技艺和精神的双重修炼,他们把对技艺的极致追求,升华为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与责任担当。”

  “今年7月5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有了第一个与海洋有关的世界遗产。”盐城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主持人颜冰以《有一种爱,想对你说》为题,深情讲述了一群“环保卫士”用大半辈子,甚至一生守护自然生态的动人故事:23岁徐秀娟为驯养丹顶鹤,不幸跌入沼泽,献出了年轻生命;吕士成32年如一日,将珍禽保护区的丹顶鹤从最初的几只繁衍到一百多只,保护区成为全球最大丹顶鹤越冬地;卢兴保把一只麋鹿养到了“全球最年长”,相当于人类的115岁……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守护,才有了成群的盐城大丰麋鹿和射阳丹顶鹤。其背后数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坚守和锤炼,是另一种工匠精神。神州大地正因为这种精神,70年来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建设需要工匠精神,新闻宣传同样如此。“新闻没有捷径,只有抵达现场,才能触动心灵。”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记者王谷雨分享了《盐阜大众报》76年办报历程以及一代代报人传承红色基因与铁军精神的故事。2016年6月,王谷雨和采访团队进入盐城特大龙卷风灾区,连续工作44个小时。王谷雨说:“在灾区采访的日子里,我的眼睛红过,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我不断提醒自己,灾区不需要眼泪,灾区需要我们的坚强,我们的关爱,需要我们去尽记者的职责。”

  讲好共和国好人故事:让道德之花开遍神州大地

  “70年来,正是有越来越多像王艳华、乌卜力一样,各民族兄弟姐妹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故事,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才一个都不少。”巡讲中,徐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中心记者孟祥将一个维吾尔族“哥哥”和汉族“妹妹”传递感恩的幸福故事娓娓道来,情到深处,聆听者潸然泪下。

  1994年冬天,16岁的徐州姑娘王艳华身无分文,素不相识的新疆小伙乌卜力凑出163块钱,帮她买了一张从吐鲁番回徐州的火车票,改变了王艳华的命运。跨越23年,她一直寻找的恩人竟在徐州找到了。王艳华满怀感激之心,决定帮助乌卜力抚养3个女儿,直到她们出嫁那一天。现在,兄妹二人共同回报社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成为民族团结的典范。那段时间,孟祥常陪王艳华一起接3个女儿放学,见证兄妹二人重逢一周年聚会。因为多次采访,他们成了朋友。孟祥四易其稿,通讯报道获得2018年度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一等奖。

  “岁月静好的背后,有他们在默默坚守。”南京广播电视台基层政务项目负责人单通,以《听好人说》为题,讲述他在主持“南京好人365”节目中,遇到的各类好人:执法中被店主咬伤一声未吭的城管队员顾永康,六年如一日照顾植物人妻子的曹必明,摆了18年免费茶水摊还要一直摆下去的“中国好人”崔传面……单通表示,“这条路还很长,我坚持每天向前走一步!我会好好地听他们说,好好地讲他们的故事,做个传递温暖的人。”

  “每一次采访,我都被身处困境却依旧坚强的人们深深地感动,感动于他们的坚韧与勇敢、质朴与善良,感动于他们身上透出的那股不屈的精神和向上的力量。”启东市广播电视台记者、主持人朱丹娟,以采访盲人夫妇王海华和黄春英、“中国好人” 武彤等鲜活事例,讲述着自己作为一名记者的梦想与坚持。

  “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省广电总台新闻广播部资深主持人王谨讲述了她和团队同事一起,以敬业、专业的精神,打造舆论监督和维权品牌节目《政风热线》,通过电波为民解忧,筑起和谐社会的基石,发出公平正义的强音。

  讲好共和国卫士故事: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安全

  “戳中人心的,不光是周忠燕的隐忍,胡永飞的坚定,更是戍边战士的寸土不让和军属们的无悔支撑。有了他们,共和国的版图一直完整,永远完整。”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姜超楠讲述了一个“拼图里的十年家国情”故事,让人沉浸其中。21年前,扬州戍边战士胡永飞在西藏边防执行任务时牺牲,妻子周忠燕隐瞒秘密十年。为了帮助儿子胡博文拼出心目中爸爸的形象,姜超楠和同事陪同母子二人远赴西藏,重走英雄路。

  姜超楠说:“这只是我从业7年以来33万公里行程中的一小段。但正是这一段段路程让我明白,讲述壮阔时代里那些充满力量的微观故事,这是一种浪漫,更是一份荣光!”

  “人民子弟兵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作风,血脉相连,薪火相传。”巡讲中,无锡广播电视台记者陈珊珊讲述了“35个字暖人心”的故事。2019年1月的一天,驻锡某部官兵借宿无锡阳山中心小学,因行军缺水,喝了教室里的纯净水,留下20元买水钱,在黑板上留下勉励话语——小朋友们好好学习,不要辜负哥哥们的负重前行!你们只管好好学习,祖国由我们守护。这一幕,不禁让陈珊珊想起了1948年秋天,第四野战军攻打锦州时,很多部队驻在苹果园里,但却没有一个人伸手去摘一个苹果。

  为了用镜头记录下这群最可爱的人,陈珊珊和同事们一直采访到凌晨,制作新闻专题《35个字 暖了人心》,获得2019年一季度的全国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作品。

  “在守岛夫妇心中,岛就是家,他们将‘伟大’与‘平凡’画上等号,用无私奉献感动了亿万中国人。”连云港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采访中心综合二部主任杨锐冰讲述了“时代楷模”王继才、王仕花夫妇32年坚守祖国黄海前哨开山岛的感人故事。早在2011年,杨锐冰就登上开山岛采访守岛英雄王继才。“在王继才事迹的激励下,我要用更加坚实的脚步走在新闻的路上,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现代快报90后记者谢喜卓讲述了南京暴雪中《最美点赞》照片背后的故事。2018年年初那场罕见大雪中,谢喜卓凌晨4点在南京扬子江隧道口的部队官兵扫雪现场,定格下了的哥在等红灯的时候突然摇下车窗,向路边正在铲雪的战士高高竖起大拇指的美丽瞬间。这张照片总点击量超过2000万次,被网友称为“最美点赞”。

  讲述更多好故事:为祖国发展建设增添正能量

  巡讲活动所到之处,一个个感人的好故事,一份份滚烫的真情怀,仿佛一股股暖流,温暖着每一位听众的内心犹如战斗号角,激励人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南通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褚润洲说,巡讲团成员用亲历亲闻诠释什么是好记者,用坚定的声音讲述新时代的好故事,让大家深刻感受到“记者有信仰,媒体有希望,新闻有力量”。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杨日晨表示,每一位好记者讲述的感人故事直击心灵、感人肺腑,学院将把这些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渗透进课堂教学和育人实践中,涵养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

  启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姜平在主持当地巡讲会的一段话语,引起了与会者强烈共鸣: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要在学习中提升素质,在实践中增强本领,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双眼观察时势,用笔墨书写时代,真正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巡讲之余,巡讲团成员还参观了一些精神文明创建示范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苏州工业园区,他们感受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用24年走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与时俱进的昆山之路”成果展馆,探寻实现15年位列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首的“昆山精神”;在被誉为“江海明珠”的启东,感受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在盐阜大地体悟众志成城、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铁军精神……

  巡讲团成员纷纷表示,巡讲活动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学习提升之行,进一步了解了省情与国情,开阔了胸襟与眼界。在交流聆听、亲身体验中,感受70年来江苏大地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令人振奋,备受鼓舞。

  “一个个江苏大地上发生发展的可歌可泣的故事,背后是江苏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省三教办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省三教办将继续组织巡讲团发掘、讲述更多好故事,以实际行动践行“四力”,强化媒体人责任担当,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供新教材,为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注入更多正能量。(赵天)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455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