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30米高空炼成庆典“大片”

2019-10-18 19:13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编者按:威武雄壮的阅兵仪式、欢乐喜庆的群众游行、流光溢彩的焰火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在摄影记者手中的相机里定格为一个个精彩瞬间、一幕幕动人场景和一幅幅动人画卷。本期“新闻人追梦新时代•家国情怀”,推出新华社翟健岚的记者手记,展示其作为“国家摄影队”成员,不畏艰难在30米高空拍摄国庆盛典,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2009年11月份的一天,还在读研究生的我在学校图书馆翻阅由新华社主办的《摄影世界》杂志。那期杂志邀请了10余位新华社摄影记者撰文介绍自己参加国庆60周年摄影报道的故事。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国家摄影队”。

  没想到,10年之后,我也有幸成为了“国家摄影队”的一员,参与到了国庆70周年的摄影报道中,仿佛像歌里唱的那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也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新华社记者在吊斗拍摄照片

  在人民大会堂北门东北角,一个升到高空20至30米,1米来长,不到半米宽的吊斗就是此次国庆报道中我的摄影点位。要问害不害怕?确实还是有些害怕。第一次演练时,云梯车将吊斗升到15米左右的位置,我就已经开始紧张,抓住吊斗的围栏不敢松开。但是,当我从相机取景器中看到步伐整齐的受阅队伍从雄伟的天安门前走过时,我的紧张感开始逐渐消失,因为我知道,这就是要出“大片”的地方,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

  硬性任务,使命必达

  所谓出“大片”的地方,因为这是在此次国庆报道中,新华社离核心区域最近的高点:我们的左前方是天安门,脚下是长安街,右前方是天安门广场。在这个点位的摄影记者,其首要任务是保证拍摄到高质量的大场面照片,反映此次庆祝大会与群众联欢的盛大、庄严与热烈。在所有的大场面中,两个画面又是重中之重:一是排在受阅部队最前面的三军仪仗队旗手手擎党旗、国旗、军旗通过天安门;二是国旗方阵、国庆年号和国徽方阵通过天安门。这是交给这个点位摄影记者的硬性拍摄任务,必须完成。

国旗方阵、国庆年号和国徽方阵通过天安门 新华社 翟健岚 摄

  为保证画面干净、要素齐全,在前期演练时,我们就对吊斗的高度和位置进行了精确的测算,考虑了很多因素。比如,位置不能太低,否则前方央视的“飞猫”线太过扎眼;不能太高,否则天安门前的华表就“埋”在了地上;不能太靠东,否则旗杆会挡住广场东侧的大屏幕;也不能太靠西,否则华表会出现在天安门城楼的门洞里。

  当天拍摄时,“目标”出现,我就紧盯着取景器,从他们走到天安门前到离开我的“射程”,我都在不断进行细微调整拍摄状态:既要保证将画面左侧的“飞猫”架等无关要素排除,又要保证画面右侧带有此次国庆70周年标识的大屏幕图案完整,还要尽量注意抓取受阅方阵队员两腿迈开的瞬间。因为这个步态最好看,最能显示出队员的精气神和受阅方阵的气势。拍摄过程很顺利,编辑部最终选择播发受阅队伍行进到接近画面左下角的瞬间,整个构图看起来饱满、舒服。

三军仪仗队旗手手擎党旗、国旗、军旗通过天安门 新华社 翟健岚 摄

  经查,我拍摄的这两张“大片”被近400家媒体采用,被39家媒体用作头版。更让人欣喜的是,国旗方阵、国庆年号和国徽方阵通过天安门广场的照片入选新华社国庆专版,经过推送,在法国《费加罗报》、西班牙《理性报》、阿根廷《号角报》、墨西哥《千年报》、土耳其《自由报》和老挝《万象时报》等十余家海外主流媒体刊登。

  自选动作,不辱使命

  从提出申请到协调云梯车,从三次演练到“十一”当天吊斗在指定地点升起,我深知能在这个点位进行拍摄的不易。因此,除了完成好硬性任务外,我总想能再有点“自选动作”,拍摄到更多、更全、更新的画面,方能不辱这个点位的来之不易,不辱使命。此次共有15个徒步方队和32个装备方队参加国庆阅兵。我计划用长焦镜头拍摄每个徒步方队行进在长安街上的特写画面,再用广角镜头拍摄每个方队通过天安门时与天安门的“合影”。在前期演练时,我发现拍摄特写画面的窗口期极短,大概只有在徒步方队行进到天安门西侧时两三秒的时间,才能用长焦镜头拍摄到最干净的画面。而此时,后面的方队正在通过天安门,顾不上“合影”。一个人拍摄两个画面,难以两全。为此,我和同一点位的另一名摄影记者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分工协作。最终,我们拍摄到15个徒步方队的干净特写以及47个方队与天安门的“合影”。虽然这些照片当天只有少数被播发,但是此次国庆盛典意义重大,这些照片将作为珍贵的资料,在今后发挥出更大的价值。记录历史,为国留资,这是“国家摄影队”的光荣,更是使命。

民兵方队特写 新华社 翟健岚 摄

  在拍摄当晚的群众联欢活动时,为了拍摄清楚天安门前演员LED板组成的图案,我们请消防战士将吊斗升到了30米的位置。在这个高度,视野更加开阔,天安门广场东西两侧的大屏幕和巨大红色绸带造型的装饰都不再影响画面。我一直想拍摄一张能将天安门与广场都收纳进来的照片。但是场景太大,14mm的广角镜头也无法做到,只能拍摄多张照片,后期拼接。为了画面元素饱满,我几次尝试在广场以南燃放烟花时进行拍摄,但前两次燃放烟花时,要么是天安门前演员还没用LED板组成图案,要么就是图案不太合适。终于,机会来了。当LED板组成“祖国万岁”的字样出现在天安门前时,烟花又燃放了。更让人激动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出现了一面巨大的五星红旗。要的就是这一张!我赶紧按动快门,从天安门开始,镜头一路“扫描”至广场以南结束。下了云梯车后,我挑选了这一组照片中的四张照片接片,得到了满意的画面——夜晚的天安门雄壮亮丽,天安门前“祖国万岁”四个大字被点亮,广场上流光溢彩,广场南侧五星红旗色彩鲜艳,上空燃放的恰好也是红色的烟花。这张照片播发以后,还有人辗转找到我,表示要依此照片作画,希望我提供大图。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拼接照片) 新华社 翟健岚 摄

  参加工作8年,我还是第一次参加国庆庆典报道。现在想来,内心依旧激动不已,个中经历,让人难忘。当晚报道结束后,我和同事20余人一起乘坐我们的云梯车返回单位,一路上,我们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是啊,能作为“国家摄影队”的一员,如此近距离地见证、记录这举国盛事,所有辛苦与汗水、骄傲与自豪,都化成了四个字——祖国万岁!(新华社记者翟健岚)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

  更多阅读:

  编外受阅的"第100个方阵"——揭秘庆典公共信号直播

  这一天,他们定格历史

  沉下去,挖掘不为人知的惊心动魄

责任编辑: 王小玉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4827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