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让受众既能吃“大锅饭”也能“点菜”

2019-10-24 10:58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编者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盛会,也是记者们的新闻“盛会”。如何真实而生动地记录这一荣光时刻?对每位参与报道的记者来说,都是对其职业素养的一次全方位考验。本期“新闻人追梦新时代•家国情怀”,推出人民日报社王浩的记者手记,讲述他精心准备、全情投入,和新闻同行们一起,记录精彩瞬间、记录光辉历程、记录伟大人民。

  记录历史是记者的使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盛会是重要历史节点,如何真实、完整而精彩地记录?答案就是精心准备,全情投入。

  9月30日晚11点,中华世纪坛,第一批记者即将通过第一道安检。他们肩挑手扛着“长炮短枪”,三三两两围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真希望明天快点到来!”“场面一定很震撼,多按快门,争取每张照片能成为收藏级别。”……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吸引了上千名中外记者采访。记者们用一帧帧镜头、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文字记录下这一荣光时刻。报道盛会,是每位记者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更是对职业素养的一次全方位考验。作为其中一员,我倍感光荣。

  凌晨,记者们通过安检,赶往自己的采访点位。

  凌晨12点,长安街华灯照耀,流光溢彩。记者们纷纷寻找采访点位,各就各位,蓄势待发。长安街上充满着盛会前的忙碌和紧张——“试音123”的音响声不断回响;装甲车轰轰发动;工作人员来回穿梭……

  时刻准备着,这不仅是对军人的要求,更是对记者的要求。半个多月前,在报社组织下,我们认真学习规范表述,梳理历次周年庆典、阅兵报道和版面,组织动员会反复研读注意事项……所做的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万无一失地报道盛会,做到出彩不出错。

  经过一夜等待,清晨6时,东方天空泛起鱼肚白,阳光洒向天安门广场,盛会即将开始,每个人都在期盼着。在晨光中,嘀嗒声传来,时针走过70年,带领现场群众重温栉风沐雨、波澜壮阔的70年。

  盛会开始前,官兵们做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盛会开始了,记者们的新闻“盛会”也开始了。瞬间转瞬即逝,但是正是因为精心准备,这些画面被镜头捕捉,编织在锦绣文章中,通过多元化的渠道到达读者手中。

  我们在现场记录瞬间——多架直升机组成巨大“70”字样飞过蓝天;陆军方队、海军方队、空军方队、火箭军方队等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接受检阅;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缓缓驶来,揭开神秘面纱。

  我们在现场记录历史——随行两辆检阅车车牌象征着从1949到2019年的光荣历程。1949年开国大典上,飞机数量不够,飞机只能再飞一遍,而如今一组组飞机编队轰轰而过。从“建国伟业”“艰苦奋斗”到“春潮滚滚”“与时俱进”再到“脱贫攻坚”“美好生活”……70年的时光仿佛随着游行队伍不断流淌。

  我们在现场记录人民——礼宾车上白发苍苍的老红军代表让人动容;汶川地震中“敬礼娃娃”在彩车上再次向祖国敬礼致敬;群众游行代表与道路两旁的观众击掌,大家高喊着“加油!前进!”压轴的巨型花篮花车上,刚刚夺得世界杯冠军的女排团队向人群挥手,引发了现场雷鸣般的欢呼。

  花车上的女排教练员和运动员们和群众互动。

  该发现场报道的,马上发现场报道;该发图片新闻的,马上发图片新闻;该发深度解读的,前后方密切配合,集团队之力发深度报道;该网上网下全媒体报道的,新创意、新形式、新技术、新传播形成合力,全媒体队伍作战,立体化多元传播……参与此次报道,让我深刻认识到,新闻媒体进入全媒体时代,传播格局正从大众传播向个性传播过渡。在我们和新闻同行的共同努力下,这场举国盛会以广覆盖、全方位、多渠道的方式传递到受众,既让受众吃“大锅饭”,也可根据口味个性点菜。

  七十载波澜壮阔,九万里风鹏正举。作为历史的记录者,大家无不感慨,我们的国家站起来、富起来,如今强起来了!盛会结束,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时时回荡:“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作为一名党报新闻工作者,我将时刻准备着,为党和国家记录历史,为伟大人民书写荣光。(作者王浩 系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记者)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 安雪晴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498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