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欧亚:离新闻现场“近些,再近些”

2019-11-06 14:51 |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新闻是一座桥,在传达事实的同时,还要传送某种精神,这就是所谓的正能量。

  ——张欧亚

  因为“时代楷模”张富清,《湖北日报》高级记者张欧亚又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接受媒体采访,或受邀前往多个单位和部门,讲述发现、采写老英雄的始末。

  对于张欧亚而言,这不是他第一次受到关注。可以说,哪里有重大新闻,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无论是三峡截流、98抗洪、北京奥运、国庆阅兵,还是太原空难、汶川地震、张君劫案等,都有张欧亚的重要报道。他说,“你看到我的时候,我在纸上;你没看到我的时候,我在路上。”

  首发者要做好核实工作

  “今天打开网络,大家都很容易读到张富清的名字。但在前往来凤的动车上,我反复键下张富清这3个字时,网上干干净净,没有任何关于他的痕迹。”回忆起张富清这一典型的发现过程,张欧亚坦言,要归功于同事张孺海。张孺海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特别传媒常务副总编辑,今年春节期间,他回老家来凤,得知张富清的英雄事迹,彼时还未被广泛关注。节后上班的第一天,他就找到张欧亚等人商议该如何报道。

  “最初听到时,我个人确实诧异、感叹、疑惑。一个战功卓著的英雄,深藏功名60多年,真的是连家人、邻居、同事都不知道吗?”张欧亚说,所谓“疑惑”,首发者,必然要去伪存真,做重要的核实工作。这是作为新闻记者必须牢记的责任和使命,第二天他坚定地挤上前往来凤县的动车,踏上了寻访英雄之旅。

  一般而言,新闻线索的来源有很多种,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记者应该如何有效切入?张欧亚善于用微小的细节体现宏大主题。他认为,张富清的事迹从一个小切口注解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伟大成就背后的人民力量。于是,他和同事在采访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老人一人一事的报道,而是将其放在新中国壮丽70年的历史卷轴中去观察,放在时代精神的坐标中去认识。老英雄的精神品格也因此有了深远的时代意义和极强的现实价值。由此,作品也立起来了,活起来了。

  “走近这位95岁的老人,走进他为之奉献的武陵大山,走到他经历过生与死的战场,在深藏功名的背后,那些平凡又不平凡的故事,令我深深震撼。”张欧亚说,张富清老人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不忘初心,拥有极强的人格力量,“他的事迹不需要任何润色,只要忠实还原,就能够感天动地。采访报道他的过程,实际也是对我个人的精神洗礼。”

  传达事实更传送正能量

  在摄影界,有这样一句话:“如果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距离不够近。”在张欧亚看来,新闻界亦是如此,记者采访要“近些,再近些”。但“抵达”现场的方式必须合乎法律和道德,因为荣辱不仅是个人的,也体现着所代表的媒体的尊严。

  突破封锁现场,张欧亚有过“强攻”,但他更推崇“智取”。2005年,台湾文化名人李敖大陆行,记者都不得近身采访。唯一跟踪报道的凤凰卫视偶然提及,李敖全程只乘坐波音747。“我就研究,波音747是什么?原来,这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机型。我想,他从香港到北京是坐747,那么,从北京到上海,也一定是747。”于时,张欧亚通过推算、筹划,提前购买了从北京经上海浦东到美国旧金山的这趟航班,成为唯一一个和李敖同乘头等舱的记者,得以零距离采访。

  “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时,张欧亚想采访相关专家,但却一时进不去,也打不通电话。“后来我想,加上西昌当地电话的‘规律号’,是否就可以打通?并没有成功。又一想,虽然称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但具体发射场是在西昌附近的冕宁县,房号加冕宁区号是否即房间电话?”经过反复试验,张欧亚终“破译”电话,得以采访到“嫦娥一号”总指挥孙家栋。

  “新闻是一座桥,在传达事实的同时,还要传送某种精神,这就是所谓的正能量。”2008年汶川大地震,当人们的视线多集中在灾情以及支援等方面时,张欧亚暗观已有灾区群众静静走向原野割麦、耕田、插秧,以己之力努力重生,而他们身后堆满废墟瓦砾。在他看来,这场生命大抢救中,灾区群众自我重生这种力量,更能令国人在沉悲中为之一振。那是局外人所不了解的废墟瓦砾中的一抹亮色。震后第九日,张欧亚推出报道《余震还在持续,希望已经种下》,四川人民的坚强,有了更生动、更本质、更打动人心的呈现。

  随时准备出发,归来木椅上即可入睡,与各样人均能亲近如家人,亲历甚至亲为,这些构成了张欧亚鲜明的个人风格。他说,好记者需要具备一些品质,不可或缺的是正义、责任、使命和担当。(汤广花)

责任编辑: 王小玉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532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