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老记者心里话:一辈子当记者,亏吗?

2019-11-15 08:54 |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新闻工作,值得干一辈子吗?当一名普通记者,是否太吃亏了?”30多年来,我时常听到有人问这样的问题。

  第二十个记者节到来之前,我刚刚在河北省温塘工人疗养院参加了由全国总工会组织的劳模疗养。这期疗养,有甘肃、广西、宁夏3个省区的80余名劳模参加,我是唯一的记者。在国庆70周年时,我还获得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纪念章。我常常油然而生作为记者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到:当记者,就要活跃在第一线。新闻工作不会亏待每一位敬业者,当一辈子记者,不亏!

  有多少人准备干一辈子记者且始终不离开第一线?好像还没有人就此做过调查,也许,这样的调查会让人失望的,因为有不少人是把新闻工作当成一个谋生的手段,新闻单位仅仅是他们的一个跳板而已,一有机会他们就想转行,经商的、从政的、到机关搞文秘的,都大有人在,有的人甚至给私企老板当了秘书。即使留在新闻单位的,如果有了官位,也就脱离采访一线了。有的人到了一定年龄没有当上官,就改做编辑或调到行政、后勤岗位了。有的人一旦当上主编或主任,马上就不写稿了,既使外出参加活动,也带一名写稿的记者随行,他们是不会再动笔了,也不屑于再署名。也有不少人认为,当记者是吃青春饭的,干到一定年龄就没有锐气、没有闯性、没有进取心,也干不动了,不到40岁就开始考虑“后路”,所以,在许多新闻单位,到了50岁还在“爬格子”的已是凤毛麟角。在有些人看来,那是一份“苦差事”,这么老了还奔波采访,会引来异样的目光。有些人虽然没有“改换门庭”,但在新闻单位待了一辈子却没有写出多少稿件,也拿不出几篇有点分量的东西。

  我是实实在在地干了30多年,而且始终没有脱离采访第一线,干到退休时还到基层去采访。就是退休之后,我仍然没有丢下手中的笔。正因为如此,我才有可能在全国近200种报刊上发表了500万字的各类作品,才有底气出版11本各类作品集,才能获得一些同行没有获得的荣誉,受到许多让我受之有愧的礼遇。

  虽然退休了,但我仍然头脑灵活,动起笔来思路清晰,也不会为写稿发憷,各种约稿不断,所以,仍然有各类稿件见诸报端。我的生活依然很充实。有人称赞我没有老态,没有颓唐,也没有失落感,我也为此感到自豪。也许,这是新闻工作对我的额外“馈赠”,是当一辈子记者的意外收获吧。

  当了一辈子记者,我亏了吗?我没有这种感觉。相反,我感觉很充实、很有成就感,因为我曾针砭过时弊,曾匡扶过正义,曾纠正过谬误,也曾扶危济困,为老百姓代言,用采写的稿件证明过自己的价值。而这一切,只有在一线当记者才能做到。

  2018年,在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时,自治区14个部委联合组织评选“自治区60年感动宁夏人物”,我与一些闻名遐迩的文化名人、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和感动人心的道德模范一起入选。在60名入选者中,已有17人不在人世了……将这个荣誉授予一个已经退休、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老记者,说明人民没有忘记曾经努力工作的人,也充分体现了新闻工作者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党和人民没有亏待过我。在我看来,党和人民给我的,远远多于我的付出。虽然我所有的付出都没有企望有回报,但党和人民并没有忘记我的每一点奉献。

  不错,当一辈子记者,就不会有多高的职位,也不会拥有多多的财富,可能还会过着清贫的日子,甚至会有很多的不如意。“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这副对联,也可以用在这里,要想谋求高位、攫取财富,就不要“误入”新闻界,就不要当记者,更不要当一辈子记者。当记者,就意味着绕开了升官发财的路;当一辈子记者,就等于与升官发财无缘。我认为,当记者绝不能太功利,更不能过分计较个人得失,如果一事当前先替个人打算,总想借机为个人谋求点什么,那是不可能成为好记者的。

  庄电一在宁夏农村进行采访。

  当前,新兴媒体迅速崛起,传统媒体面临严峻挑战,新闻界普遍踏上转型之旅。未来将是什么局面?人们一时间还看不清,也说不清,新闻从业人员也都面临各种考验。彷徨者有之,观望者有之,泄气者有之,逃避者有之,有不少人沉不住气了,干脆“改换门庭”“另攀高枝”,所有这些表现,都不利于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值得我们关注、警惕。在此情况下,让新闻工作者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鼓励年轻记者当一辈子记者,是十分必要的。

  当一辈子记者,不亏!如果干了几年就不干了,功亏一篑,那才是“亏”呢!

  这是一个在采访一线摸爬滚打了30多年的老记者的忠告。我衷心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把新闻工作当作自己终身的职业,在采访一线当一辈子记者。(庄电一)

责任编辑: 安雪晴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5565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