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脚下有泥 心中有光 锤炼 “四力” 承担使命

2019-11-27 14:33 | 来源: 人民网-新闻战线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非凡脚力出眼力,勤想多思著华章。”采写出好的新闻作品,需要深入调查体验,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到了新闻一线只是“身至”,更重要的则是“心至”:学会用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抓住现象背后的问题实质,练就明辨是非的本领和敏锐捕捉独特元素的能力,才能为读者呈现更有深度和价值的作品。

  在今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我到重庆市和福建省安溪县两地,围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以下简称“四经普”)及“放管服”改革进行调研采访。

  在重庆市,我和普查员们一起进楼宇、进社区,体验式采访“四经普”的现场登记工作,直观地了解国民经济“大体检”如何开展。在安溪县,我既采访了行政服务中心,也深入到企业车间,了解中央一系列改革举措如何“落地生根”,了解各类市场主体在“放管服”改革中的获得感和新期待。

  透过采访中得到的来自一线的鲜活案例,我既深刻感受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突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也深刻感受到“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意义。正如一位专家所说:“新闻工作者要成为出色的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必须发挥和提升自身的‘四力’——双脚走四方,两眼观天下,脑中有所思,挥笔力千钧。”

  奔走在一线,才能真正抓住“活鱼”

  “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好的新闻报道,绝对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查查资料、做做电话采访就能写出来的。回顾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中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名篇佳作,无一不是来自基层一线、实践现场,无一不是新闻工作者用“脚底板”走出来的。

  正所谓“脚下有泥,心中有光”,记者只有用自己的“脚力”努力奔走在一线,深入到基层,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更好地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才能真正把握时代脉搏,倾听时代声音,抓住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活鱼”;才能充分挖掘新闻富矿,找准报道的着力点、传播点和情感共鸣点,写出令自己和读者都心动的作品。

  “四经普”是一项工程浩大的国情国力调查,需要对占国民经济总量90%以上的二、三产业进行普查,需要对全国近90万个普查小区、近9000万个普查对象逐一登记。在不少人看来,统计部门只需派人上门给普查对象发放表格,要求普查对象依法如实填报数据,等普查对象填报完数据,再对表格进行回收,这有什么难的?

  “事非经过不知难”。如果我没有跟随普查员一起做数据的现场登记,一起逐一录入数据,恐怕也很难体会国民经济“大体检”的不易,很难体会经济普查特别是现场登记的任务之重、压力之大。更进一步说,如果不是通过和普查员们近距离的接触与沟通,就很难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更不可能同频共振地感受他们在经济普查中的“酸甜苦辣”。

  刚到重庆时,当地相关部门组织了多场座谈会,邀请了多位一线普查员参会,并讲解介绍普查现场登记工作的进展情况,但我还是坚持要跟着普查员上门登记,详细了解普查员的日常。在随后几天的体验式采访中,我和普查员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有普查对象对工作十分配合的;有对现场登记很抵触的;有的普查对象虽然愿意配合,但恰好没时间进行现场登记;有以各种理由拒绝提供翔实数据的等等。如果没有切身地经历和感受,我很难想象,为国民经济做“体检”,也会碰到这么多“钉子”。

  在“四经普”中,战斗在一线的普查员们承受的压力最大。经过几天的相处,普查员们和我熟悉了起来,也就打开了话茬。一位参加过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普查员说:“经济普查就像是一场修行,充满酸甜苦辣。”她毫不掩饰地与记者分享了顶风冒雨、走街串巷带来的身体之苦,别人不理解带来的心酸,工作任务繁重和压力巨大之辣以及工作完成时心中的甜,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种“掏心窝”的交流,让我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也激发了我做好报道的极大热情。试想,如果只是开开座谈会,听听普查员们照着稿子发言,哪会有来自一线的活生生的现场,哪会被普查员们当作“自己人”,又怎么能听到他们吐露的心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新时代,记者更应该紧紧跟随被报道对象的脚步,行走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车间厂房,把实践和基层当作最好的课堂,把人民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多一些面对面的交流、心贴心的沟通,才能让新闻报道更接地气,才能让文字更具象更有生命力,才能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洞察世情百态,见人之所未见

  干新闻,光有脚力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敏锐的眼力,必须有善于发现新闻的敏感性。

  记者到了新闻采访的一线,只是“身至”,但更重要的是要“心至”,要学会用心观察,“善于发现、善于判断、善于辨别,既见人之所见,亦见人之所未见”。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在新闻一线发现最独特的元素,为读者呈现最具新闻性和最有价值的新闻作品。

  记者要通过眼力的广大精微,更好地洞察世情百态,正确认识主流和支流、森林和树木、一指和十指的辩证关系。

  经济普查有着十分严格的程序和流程。在现场登记环节,普查员上门登记,普查对象需要按照表格要求,逐项完成数据填报。这么看来,现场登记环节似乎只是程序性的工作,没有太多值得报道的内容。

  事情绝非那么简单。我和普查员们来到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的重庆千问万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时,公司负责人对普查工作十分配合,他甚至根据普查登记的需求提前准备好了相关财务数据。在普查员对这家公司进行现场登记时,我对登记的全过程进行了仔细观察,此次经济普查涉及的项目多,需要核实、录入、确认的数据也多,完成现场登记大约需要花费40分钟的时间。

  对这家公司完成现场登记所需要的时间进行“实测”,其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普查工作的艰辛——即便普查对象十分配合,完成现场登记仍然需要40分钟;如果遇到普查对象不配合,或者财务数据不完整等情况,花费一两个小时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我们有责任呼吁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经济普查工作,为经济普查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转变政府职能,并把“放管服”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这项改革举措在基层如何落地生根?基层市场主体对改革还有着怎样的期待?

  在安溪县采访时,相关人员介绍说,通过推行“零自由裁量”,开通行政审批提速“新干线”,安溪县已经实现营业执照办理“立等可取”。我在行政服务中心采访时,正在办理业务的群众确实不多,这或许正是改革的成效所在——效率高了,大家也就不用排长队了。

  可是,在这些正在办理业务的群众中,我发现有个人一直在与工作人员交流,业务办理的时间明显比别的窗口长。这会不会是办理业务“卡壳”了?记者决定凑上去了解情况。原来,这位正在办理营业执照的某餐饮服务公司负责人叫吴支农。他告诉记者,自己几天前就来申请办了,并非“最多跑一趟”,而是跑了两趟。

  说好的“最多跑一次”,为什么在实践中却“变样”了?原来,吴支农要从事的是学生餐饮配送服务业务,这项业务对安全卫生要求更高,需要组织相关部门对经营活动现场进行踏勘,而后才能办理营业执照。这个案例恰恰说明当地在“放管服”改革中一方面强调删繁就简,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把该放的放到位;另一方面并没有要一放了之,而是坚持把该管的管住管好。

  这个例子是记者在采访中用心观察的结果。抵达现场、深入一线,这是做好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要基础。但是到了现场,更要学会观察,学会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这也是考量记者职业素养的重要标尺。

  深思审问,发现最有价值的信息

  思考是记者的制胜法宝。在新闻工作中,报道能否抓住被报道对象的本质,关键在于记者的思考。

  有人说,今天,处身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时代,垄断信息来源和发布渠道已不可能,新闻竞争日趋白热化。如果缺乏对信息的分析判断,就可能在众声喧哗、乱云飞渡中丧失价值的坐标。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学会在采访报道中多动脑、多分析、多思考,对采访中获取的第一手资料、掌握的各种事实信息进行仔细辨识和研判,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拨云见日,直抵事物的本来面目。

  正所谓“非凡脚力出眼力,勤想多思著华章。”记者只有让自己的脑子动起来、活起来,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学会抓住现象背后的问题实质的本事,练就廓清迷雾明辨是非的本领,才能让新闻报道更有深度、更有价值、更有指导意义。

  “四经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开展的首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与以往明显不同的是,这一次经济普查面临着经济规模迅速增长、经济主体日益增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经济活动日趋复杂、新增清查工作阶段、普查数据质量要求更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等主要变化带来的挑战,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

  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既给“四经普”本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给新闻宣传报道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我在采访中发现,近年来,企业跨地区经营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给经济普查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例如,有些企业总部位于一线城市,但在全国其他省市有很多产业活动单位,如果这些在一线城市的企业总部在经济普查填报数据时,没有把他们在外省的产业活动数据包括进来,那企业总部数据在分省核算时,产业活动单位在外省的数据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遗漏。

  这些问题现实存在,而如何科学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避免普查数据质量受影响,恰恰是普查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在采访中发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于是不断向普查员、普查对象了解核实他们对于这类市场主体的数据如何处置;同时,也积极采访相关政府部门的负责人。最终,我了解到,国家统计局已经做了统一部署,要求各有关单位通过做好单位数据审核认定工作,并积极会同当地普查机构共同对认定的普查对象申报的个体数据进行审核,这个问题是能够得到解决的。

  在采访中发现问题、解析问题,并在新闻报道中做好针对性的回应和阐述,这有利于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也有利于打消公众疑虑,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在每一个新闻事件的采访中,我们必然会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些往往也是社会各界最关切的话题。我们的新闻报道能否给广大读者一个科学、合理、有说服力的回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的脑力。

  因此,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必须善于观察、研究、思考问题,努力发掘和写作有思想、有品位、有价值的新闻,特别是要站在时代前沿,着力揭示事件表象之下的深刻内涵,或给人以启迪,或给人以激励。

  而要切切实实提升脑力,关键要把学习当作紧迫的任务、永恒的追求,在加强政治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加强积累、深钻细研,切实打牢专业功底,不断认识新事物、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

  练就好“笔头”,写出读者爱看的作品

  要做好经济新闻报道,离不开好的笔力支撑。记者只有不断提升笔力,才能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才能让新闻报道有更强的可读性,也才能让报道所承载的主流思想入脑入心,从而真正实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在人民群众中不断生根发芽。??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同志曾经指出,合格的宣传思想工作者,掌握精湛的专业技能是基础。要争做岗位上的行家里手、领域里的专家,从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或其他专长上练好练精“几把刷子”,真正做到讲的话群众喜欢听,写的文章群众喜欢读,创作的影视作品、舞台艺术群众喜欢看。

  无论是“四经普”,还是“放管服”,都是专业性比较强的领域。为了使报道让读者看得懂、愿意看,我在报道中竭力避免空泛说教,也努力避免抽象说理,努力通过描述鲜活案例、描述被采访对象的真情实感,使报道“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

  例如,在“四经普”的报道中,我重点写了普查员王佳和陈昆的故事,讲述她们一边忙社区工作,一边忙经济普查工作,经常加班加点,还得应对和处置个别普查对象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的状况。她们都是很资深的经济普查员,但在工作中仍然会遇到各种磕磕碰碰和不顺利、不顺心的事,一些首次经历经济普查的普查员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或许会更多、更曲折。通过对王佳和陈昆的报道,正是要唤起读者和普查对象的共鸣,呼吁各界对经济普查工作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

  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更要善于表达,少一些结论和概念,多一些事实和分析;少一些空泛说教,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鲜活事例,从而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

  在安溪采访时,我了解到,当地政府将823个审批服务事项统一集中到县行政服务中心,331个审批服务入驻分中心,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大厅之内“一枚印章管审批”。但是,这些举措的效果好不好、企业的获得感强不强,不能靠政府官员们自说自话,而是要让市场主体来评价。

  在报道中,我尽可能地通过对市场主体相关负责人的感受描写,借他们的口说出改革的好。比如,为了展示和反映改革带来的行政审批高效率,我们从办理营业执照实现“立等可取”入手,画面感强,可以更好地吸引读者。在这个基础上,再层层推进,报道安溪县如何围绕“放管服”改革,做好减权放权“减法”、放管结合的“加法”、优化服务的“乘法”,最大限度地为各类市场主体“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让企业和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整篇报道不虚不假、不冒不夸、不空不泛,有很强的可读性。

  当然,笔力考验的是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平时多阅读、多积累,久久为功,才能使新闻作品为读者所喜闻乐见。

  实践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要采写出好的新闻作品,离不开深入的调查研究,离不开好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的支撑,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我们要继续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扎扎实实练内功,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懈地磨炼、提高,永葆情怀和担当,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唱响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昂扬旋律。

  (作者:林火灿 单位:经济日报社)

责任编辑: 安雪晴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5867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