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线》:深入疫情旋涡,再现真实武汉

2020-03-25 14:06 |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日前,随着武汉市及湖北省连续多天无新增确诊病例,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自3月17日起,41支各省份援鄂国家医疗队分批陆续撤离武汉。身处疫情一线的武汉人民,是如何面对这场灾难的?又是怎样渡过难关的?

  由国家广电总局网络司和国家卫健委宣传司指导,中国人口宣教中心与优酷网、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出品的5集纪录片《第一线》,于3月18日起在优酷播出,每周三更新一集。该片摄制组深入武汉7家疫情患者收治医院,用镜头真实记录了疫情暴发后,深处疫情旋涡的武汉的真实状态。

  致敬逆行身影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武汉一夜之间成为全国瞩目的抗疫最前线。“守一城,护一国”,举国上下驰援武汉,数万医护人员共同守护武汉,抗击新冠病毒。

  据总导演赵曦介绍,摄制团队于1月28日起,便进入疫情一线展开拍摄,先后深入走进了武汉雷神山医院、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光谷方舱医院、塔子湖方舱医院、武钢总医院、武钢二医院、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等7家疫情患者收治医院,用镜头记录下了疫情暴发后,白衣天使们在抗疫前线奋战的逆行身影。

  疫情面前,医护人员在防疫一线与病魔抢夺生命。他们不畏生死,勇于担当,勾画出了一幕幕惊心动魄、感人泪下的画面。“援鄂医护人员的付出和汗水,也成了此次疫情中最打动国人的内容之一。”赵曦说,第一集《冲锋在前线——ICU的故事》中,便首先记录了国家救援队的故事。

  纪录片中,ICU里的每一个救护故事,令人震撼而感动。面对危重病人,医护人员拿着对讲机不断相互探讨救治方案,召开远程视频会议;新冠肺炎患者吴先生合并心肌梗塞发作入院治疗,中日友好医院援鄂医疗队与武汉同济医院团队协同进行救治,最终取得胜利;一位身患新冠肺炎的母亲,被送到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成功实施剖腹产手术,新生儿按规定隔离14天后被家人接走。新生命的降临,展现了疫情重压下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我是搞ICU的,在这种疫情面前,是一定会冲锋在前面的。”作为中日友好医院外科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同时也是援鄂医疗队的领队,段军面对了从业以来最多的病人,每天都有危重病人出现。他说,成功救治患者是他在高强度工作后最大的欣慰。

  “致敬中日友好医院,致敬所有医护工作者”“感谢为疫情付出的所有人”“辛苦了英雄们”……镜头真实地为观众呈现了医护人员每天的工作场景,观众用弹幕评论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逆行白衣天使们的感谢和赞美。

  展现人间大爱

  纪录片中,鸣笛呼啸而过,身着防护服的救护车司机感叹道:“实话实说肯定怕,但是这个事情还是要做的”。每一个身处疫情中的人都知道恐惧不会将他们击败,他们坚信一切付出都值得。

  为更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1月25日下午,武汉市决定在武汉火神山医院之外,再建一所“小汤山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可以说,雷神山医院自建设之日起就受到全国同胞的关注。仅用14天便神速建设完成的武汉雷神山医院,2月8日交付使用,当天接收病人。

  在纪录片中,雷神山医院并非是充满疫情与病痛的环境,这里的走廊和墙壁上布满温馨动人的图画。大连医疗队的刘雯雯经常在这里画下她的感受,画下和病人的故事。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护士不断把医院发生的感人故事和他们的所思所想描绘在墙上,形成了一幅生动感人的“抗疫史”画卷。

  隔着口罩,病患看不清医护人员的脸,但他们能记住写在防护服上的名字。这里的医护人员不止救治着病患的生命,还用温暖有力的话语抚慰着患者的心灵。

  赵曦介绍说,除了展现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摄制组还跟踪拍摄了数十条线索,包括临时搭建的方舱医院内,数千病人集体生活的细致描摹和内心告白;普通人在灾难中奔走救助;顺丰志愿者团队负责人汪勇、中建三局火神山建设志愿者骆文良的默默奉献;普通百姓隔离在家的故事等。

  其中,作为火神山医院建设施工人员,骆文良曾经十几个小时连轴工作,能够睡一会儿都让他觉得是一种奢望。医院建成后,骆文良将拿到的7000元工资全部捐给了同济医院。他说自己年轻时曾被医生救过命,因此,危难中他要报答医生。

  “谢谢你们对我的照顾”“感谢你们给了我生命”“希望你们都能和我一样健康回家”……作为共同经历这场战“疫”的战友,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形成了深刻的情感羁绊,当病人康复出院时,眼中总是饱含着泪水。出院之际,他们会大声喊出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向观众展示这场疫情中的人间真情与大爱。”赵曦说道。(记者 张雪娇)

 

责任编辑: 王小玉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9148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