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战“疫”深思考︱四个关键词盘点新闻“遭遇战”

2020-04-23 20:05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编者按: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节奏,也打破了媒体的节奏。防疫抗疫报道是一次不折不扣的“遭遇战”,媒体的引导力战斗力经受了考验,新闻人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到了锻炼,媒体服务延展了新功能,融合发展集聚了新力量。从今天起,中国记协网、“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推出战“疫”深思考系列报道和相关话题,盘点战“疫”最紧张的“上半场”,思考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下半场",总结报道经验,探讨媒体功能,提供借鉴参考。敬请关注。

  01

  正能量

  情感认同是价值认同的前提,正能量传播本质上是求得一种价值认同,凝聚共识。疫情期间社会心态多元,舆论传播环境复杂。我们要找准传播内容与用户情感需求的契合点,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找到受众“共情点”,既要在理又要有情,将陈情和说理结合,注重用好软性表达的情感传播策略,在讲述富有温度、富有情感的故事中,循循善诱,达到情感上的共振共鸣,使内容和受众之间产生正向情感联结,让正能量更有穿透力,直抵人心。

  ——摘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3月25日刊发的《让暖心故事激发抗疫正能量》,作者:姜春勇

  最新的事实、感人的细节、新颖的角度、独家的选题,都是新闻采写中的战术技巧,而在这之上,扛起媒体的社会责任,发挥媒体的社会功能,呈现媒体的思想态度,才是赢得读者和社会信任的法宝,也是在新闻竞争中胜出的王道。

  ——摘自“青年记者”微信公众号3月28日刊发的《青记观察61丨北青深一度:疫情报道中媒体的社会责任》,作者:宋建华

  纵观广受欢迎的“硬核大白话”,或提供了受众迫切需要的信息,解疑释惑;或戳中了受众的艰难处境,触发共鸣;或说出受众想说而难启齿的话,代言发声。而这所有情况归结起来,那便是:要让人们喜欢听你说话,先得明白受众的想法,站在他们的角度思索一番。这种与公众沟通时的“用户思维”,其实正是尊重公众、以人为本的体现。

  ——摘自《北京日报》3月31日刊发的《需要"硬核大白话"的不只是科普》,作者:何若

  “坏消息”安定人心,“好消息”有时却制造混乱,只说明了一个朴素的常识:判断“正能量”“负能量”的标准不是表面的“好”与“坏”,而是信息是否真实可信。

  ——摘自“青年记者”微信公众号2月9日刊发的《青记观察16丨真实可信的“坏消息”更加使人淡定》,作者:西坡

  如何将疫情相关信息真实、准确、及时地传递给公众,是摆在各路媒体面前的一个大考题。首先是采编各环节要不缺位,做到实事求是。对于记者而言,要以“在场”的姿态去采访报道;对于编辑而言,则是勤质疑、不存疑。其次,记者应当对疫情报道进行价值衡量和筛选,要考虑报道是否引导公众的认知往前走,是否提出当下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否起到建言献策的作用。再次,疫情报道还要突破固有思维模式,创新性地做出更多有温度、有情怀的新闻作品来。

  ——摘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月21日刊发的《抗疫报道,媒体更要做好“把关人”》,作者:李婧璇

  于纸媒而言,融媒评论是一块试验田,是对融媒时代新闻评论更多可能性的探索。它承袭了纸媒评论追求观点独到、逻辑清晰严谨等优良传统,同时也在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内容呈现的不断创新中,拥有了更多受众视角和接地气的表达,学会了从关注事件到兼顾舆情,从单向喊话到双向对话。未来,融媒评论可以在很多方面对纸媒评论进行“反哺”,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在互学互鉴的基础上共同成长。

  ——摘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3月23日刊发的《纸媒融媒评论探索与创新》,作者:韩韫超

  02

  大科普

  提升应急科普能力,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机制。首先应建立应急科普主体的协作机制,让管理部门、专家、媒体、科普工作者握指成拳,形成合力;其次,需建立权威的应急科普传播平台,破除科普资源分散、碎片化问题,让科学声音跑在谣言前面;此外,还有必要建立一支涵盖领域广、专业素质高的应急科普专家队伍,关键时候站出来有效发声。

  ——摘自《人民日报》4月20日刊发的《让科学声音跑在谣言前面》,作者:蒋建科

  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是公共卫生领域报道的一个分支,新闻记者除了要具备快速反应的素质外,更需具备专业的卫生知识储备。新闻工作者应加强基础的医疗卫生原理和专业知识,成为公众了解疫病知识的窗口,将科普和权威有机结合,使新闻报道不仅具有时效性和准确性,更具备科学性与可验证性。

  ——摘自“青年记者”微信公众号3月26日刊发的《青记观察59丨突发公共事件中社会情绪的纾解及报道优化》,作者:高嘉潞

  新冠肺炎对大众来说是一个陌生又害怕的存在,但人人都想搞懂这个突然闯入的敌人。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张文宏总是做专业解说却从不用晦涩的医学词汇。面对新闻人的追问、面对大众关切,张文宏保持一个招数:用你能听懂的词汇解释医学问题。

  ——摘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3月20日刊发的《新闻人为什么爱追张文宏》,作者:华玉

  当前,疫情科研攻关正处于关键阶段,科学家对病毒规律性的认识仍待深化,药物及疫苗研发还在进行。正确把握科研与科普两者间的关系,科普知识要跟进最新的科研进展,在满足群众信息渴求的同时,还应经得起时间检验。

  ——摘自《人民日报》3月16日刊发的《防疫科普要易懂管用》,作者:谷业凯

  03

  治谣言

  假新闻就像是一种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它会随着技术和平台的变化而不断迭代,对它的治理似乎难以毕其功于一役。不过,尽管表现形式千变万化,假新闻对于受众心理和情绪的利用机制却并无大的差别。随着假新闻“骗术”更加复杂和隐蔽,要想更有效地与其斗智斗勇,就需要社会各方从其制造和传播机制入手,合力应对。

  ——摘自《中国青年报》3月25日刊发的《你的情绪是不是被“朋友圈幻觉”利用了》,作者:任冠青

  谣言传播是风险感知下信息不对称的产物。当遇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民众的风险感知驱动要了解相关信息,但信息不对称时,不准确信息和虚假信息就会获得传播机会。如果信息是对称的,谣言是很难大面积扩散的。对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疫情谣言,最佳的方法是信息公开的对冲方式,用真实信息最大限度挤压谣言的传播空间。

  ——摘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3月26日刊发的《如何看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谣言传播》,作者:张洪忠

  要“跑赢”谣言,媒体首先应该更专业,报道疫情要更及时全面准确。不够专业的报道有时反而会添乱,加剧民众的恐慌情绪。要“跑赢”谣言,媒体处理疫情信息时,除了要做到快速准确发布,还可借助平台统合信息,设辟谣平台,开求证栏目,做谣言的粉碎机。

  ——摘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3月11日刊发的《战胜谣言,媒体要更专业》,作者:袁舒婕

  谣言虽止于智者,但防谣止谣可不能只依靠个体的智者,而应更注重发展完备的体系化力量。这个体系融合了政府部门、主流媒体、专业机构和社会公众的力量,要能够协同构建全链条、科学化、立体化的治理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互联网平台能够充当这种体系化力量的代表,同时施展“智慧”和“治理”的双重能力。

  ——摘自《广州日报》2月6日刊发的《以平台之力粉碎疫情谣言》,作者:杨博

  04

  促重塑

  在这场战“疫”中,主流媒体需练好“三个核心融合力”:运营融合力(对内的领导力)、产品融合力(报道的竞争力)、媒体融合力(对外的影响力),通过网上网下统一“排兵布阵”,高效转化为生产力,搭建信息聚合融平台,构建电视端、客户端、网站、IPTV等新媒体端全呈现、高质量的“云报道”模式,真正掌握舆论场的主流话语权,方显主流媒体担当,以正“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时代声音。

  ——摘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4月14日刊发的《浅谈抗疫报道中主流媒体的核心融合力》,作者:马骏

  普通民众担任Vlog传播者和讲述者,以真实性的呈现对抗谣言和恐惧,起到了重要的社会心理调适作用;“围观者”通过点赞、转发和评论参与,也传播了防疫知识,增强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可以说,Vlog呼应了时代发出的信号,时代也赋予了Vlog特殊意义。

  ——摘自《科技日报》4月17日刊发的《疫情下的Vlog:是真实的记录,更是温暖的社交》,作者:陈曦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服务等技术,重塑的媒体将服务延伸到基层、连接到每一个需要的G端、P端与C端。媒体的服务,不再仅仅是准确、及时地提供新闻与信息,而是扩展到了与社会、与受众更贴近的工作与生活需要的层面,深入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末梢环节。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检验了第一批被新技术重塑的智媒体的智慧、智能的能力。而未来,众多主流媒体的升级与融合也应更加注重新技术的赋能,提升服务社会、参与治理基层社会的能力。

  ——摘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4月7日刊发的《媒体应注重技术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作者:杜一娜

  这次疫情对于中国传统媒体的转型是一次“危机”,更是一次“转机”。对于纸媒而言,报纸不能出版的时候,正是可以重塑采编组织架构的绝好机会,顺势将主要采编力量转化到新媒体上来,实现整体转型、全面转型,做强做大新媒体。对于广电媒体而言,尽管疫情期间的各项数据很好看,但要清醒地意识到,这并不意味着“广电媒体的春天到了”,一旦全面复工,这一势头将不复存在。广电媒体更应该抓住这一机会,推动媒体融合战略,借助高收视率将用户从广电媒体向自身新媒体导流。等到疫情过后,广电自身的新媒体也能够获得爆发式的发展。

  ——摘自“青年记者”微信公众号3月2日刊发的《青记观察㊳丨新冠肺炎疫情“重塑”新闻生产机制及启示》,作者:陈良飞

  随着媒体技术的迅速升级,普通观众的新闻接收方式,包括收视习惯,也在发生改变。疫情的出现加速了这种改变。借由观众需求的变化,行业顺势而为、积极调整。业内认为,5G有望带来长视频的更广泛、更日常运用,长视频、短视频和其他多种媒体样式之间的多样化互融,将导致新一轮媒体变革。

  ——摘自《人民日报》3月12日刊发的《"云录制"的生命力在内容创新》,作者:王一川

 

  本文内容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整理,转发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 张爽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002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