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解析 媒体融合圆桌研讨

2020-05-18 12:45 | 来源: 中国记者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解析

  媒体融合圆桌研讨

  主持人

  梁益畅 本刊记者

  嘉 宾

  李俊

  新华社中国搜索党委书记、中国记协常务理事、本届中国新闻奖评委

  曾祥敏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本届中国新闻奖评委

  朱建华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长江财经传媒研究院主编

  王杨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讲师、博士

  主持人: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虽然才评选两年,但业界学界关注度非常高,请问相比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有哪些亮点和提升?您如何评价这一届媒体融合奖项的整体情况?

  李 俊:可以用“四个更”来概括——更成熟、更均衡、更多样、更智能。一是重大主题宣传的融媒体报道更成熟。围绕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重大主题,涌现出《父亲·我们·时代》《时光博物馆》《东方风来》等一大批影响力广泛,内容、技术、形态俱佳的刷屏力作;二是中央和地方媒体获奖情况更均衡。地方媒体异军突起,出现了《臊子书记》《改革开放40年|长沙有多“长”》等力作,在一等奖中和中央主流媒体形成“五五开”的格局,二等、三等奖也斩获颇丰。三是坚持“移动优先”战略,报道形式更多样。短视频、微直播、H5、竖幅视频、VR、条漫、CG动画等移动端形式应有尽有,领奖台成为移动优先战略“检阅台”。四是人工智能首次获奖,融合形态更智能。以新华社媒体大脑为代表的的智能媒体初试啼声,《“媒体大脑”想陪你聊聊“两高”这五年》首次将人工智能运用在全国两会重大报道中,践行了“运用人工智能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要求。

  曾祥敏:本届媒体融合奖作品在技术创新上渐趋稳定,短视频、H5、移动直播、VR、AR等许多技术和玩法都已经出现,融合、可视、交互、移动、垂直、场景等产品体验持续扩展,而在主题凝练,价值提升、内容深度开掘与创意交互体验上有了进一步的探索。许多作品在深入基层扎实采访报道的基础上,融入新技术新手段,不仅体现了主流媒体记者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上的锤炼,也诠释了“四力”在融合创新上的具体体现。

  朱建华:一方面,不少获奖作品体现的都是年度大事,属于重大题材;另一方面,多数作品十分注重内容的思想性和后期的包装与呈现,有的还会通过外面的社会化公司进行制作,显得有些刻意而为之。一个值得关注的现状,有的获奖作品制作十分精致和唯美,看起来不像是新闻作品,更像是艺术作品。

  主持人:媒体融合奖项只有50个名额,但每年都有300多个作品申报,可谓竞争激烈。作为评委,您认为哪些获奖作品很好地体现了“融合”这一精髓,高标准实现了“新闻性强、即时性强、交互性强、共享性强,技术应用效果好,传播效果好”的评选标准,请结合获奖作品作简要分析。

  曾祥敏:一些突出的获奖作品有两个特点:一是时政主题实现了“软”做,“软”做意指时政报道中凝练主题出发点,切中动态高潮点,找准人物故事点,寻求情感共鸣点,从而创新时政报道,并适应移动传播的现实环境。央视系列短视频“习近平的故事”、光明日报“光明的故事”无不如此。其中短视频新闻一等奖作品《鼓岭、鼓岭》(习近平的故事系列之一)讲述了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亲自促成的一段中美民间交往的故事,真实细腻地表现了习近平同志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以及美国老人加德纳发自肺腑的异乡“乡愁”。“软”做也指把重大主题化为日常化、生活化的事物,进入寻常百姓家。新媒体创意互动一等奖作品《父亲·我们·时代》做到了这一点。“软”做还指以可视化的方式直观呈现复杂信息,化繁为简,满足指尖移动交互。比如,新媒体报道界面二等奖作品《震撼!一张长图带你领略港珠澳大桥》,以记者现场报道信息为基础,以“实景长图”为可视化手段,高效直观呈现长达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的全貌与细节,长图深藏独家信息,将枯燥的数据和新闻背后的复杂逻辑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图形。

  二是民生话题实现了“巧”做。“巧”做指把小人物做出大情怀,将平凡人的闪光点与社会大主题和时代大背景相连接,以对小人物的关照折射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巧”做也指把小人物做得大出彩,充分发挥融合创新手段,生动呈现普通人物闪光的故事和细节。《臊子书记》作品以设计摆拍为主,抓拍、动画为辅,融纪实与创意于一体,集中呈现年轻书记干事智慧、勤勉与决心,突出展示贫困地区百姓自立自强、奋发进取的精神。短视频新闻二等奖作品《上桥,今天和溜索说再见》,契合凉山最后一座溜索改桥项目贯通、民族地区正式结束溜索时代的大背景,以对坪镇一位在金沙江畔生活的乡村教师邹金萍自述的方式,讲述她最后一次走“老路”过江的故事,并穿插其前后的细节对比。人物的设计呈现真实,场景聚焦,表现自然。

  朱建华:从获奖作品看,同时符合“新闻性强、即时性强、交互性强、共享性强,技术应用效果好,传播效果好”的作品还比较少,多数作品只是在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较为突出,这也反映媒体融合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主持人:媒体融合奖项6个子项目,排在第一位的是“短视频新闻”,“移动直播”排第二位,体现了对新闻性的重视。上一届评委提出的媒体融合奖项“新闻性需加强”的问题,这一届是否有改观?获奖作品中,在新闻性方面最令你印象深刻的作品是哪一件,请简要分析其优点和不足。

  曾祥敏:尽管有了第一届媒体融合奖《融水突围记》的引导,第二届媒体融合奖作品在新闻性上仍显不足,尤其是参评的短视频新闻仍然以策划性、主题性报道为主,凸显突发性、现场性、即时性的短、实、新的作品仍然不多。进入终评的新闻性作品本身为数不多,而在短视频新闻13件获奖作品中,新闻性作品仅为2件,更有一些参评作品仅仅是专题片的简写版,甚至是形象片或宣传片的气质,这与评奖规则中的“新闻性强、即时性强”“时效性强……新闻价值大……现场感强”等要求都相去甚远。我们进一步分析,从融合产品折射出的生产和传播机制的问题,主流媒体融合改革更要从增量进入到存量,让主力军进入主战场,媒体融合作品真正能够担当起突发性、现场新闻的发布,这也是媒体融合之应有大义。

  相对于上届评选,移动直播类的参选作品在新闻快反意识上有了较大提升。移动直播一等奖作品《直击7·5泰国普吉游船倾覆事故现场 救援仍在进行》针对与我国尤其是浙江有密切利害关系的重大突发事件,迅速整合团队和技术力量,通过图文、视频等多样态的直播形式,及时、全面、高效传播信息。参选作品《美英法空袭叙利亚央视记者现场直播》突出新媒体移动直播快速反应的特点,更以伴随的方式完成3小时的直播,随时针对网友留言进行解答和互动,体现用户参与性与同场感。移动直播三等奖《受暴雨影响 陕西汉中略阳五龙洞成孤岛 直升机急运物资》是地方媒体第一时间报道突发灾害性事件的作品,该作品以手机直播的方式,对灾情、抢救措施、应急物资组成等群众关心的问题都做了详细而及时的报道。

  王 杨:在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新闻类作品数量有所增加。尤其是一等奖中移动直播形式《直击7·5泰国普吉岛游船倾覆事故现场 救援仍在进行》这一作品,就属于重大突发事件中将新闻报道形式与内容良好融合的典型案例,不仅做到了对事件的跟踪报道,并且通过直播现场画面起到了舆论引导与融合互动的积极作用。

  评委们的一致看好也能看出大奖对媒体融合新闻类作品的重视。二等奖中四个短视频新闻中三个作品都是新闻类,其中《生死时速!患者心脏骤停,桂林女医生跟着病床边跑边做心脏复苏》利用短短1分34秒的视频,包含连续镜头、2倍速播放和配乐等媒体融合手段,通过镜头强烈的现场感,强化了新闻的主题意义,还展现了媒体融合下的社会真实、善良的力量,可以看到参赛者对于增强作品新闻性的意识已经大大增强。另外三等奖中短视频新闻、移动直播均有不同数量的新闻类作品,也投射出今年媒体融合奖项中加强新闻性的新景象。

  主持人:相比上一届中央媒体大比例获得媒体融合奖项,这一届地方媒体在媒体融合奖项获奖比例大幅提升,比如在一等奖中,上一届地方媒体只占2/10,这一届已达5/10,这种变化体现了哪种引导倾向?相比中央媒体,地方媒体存在实力、人才、资源等劣势,其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才能扬长避短?

  曾祥敏:获奖作品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新型主流媒体的作品脱颖而出,比如天津津云新媒体集团获得短视频新闻一等奖的作品《臊子书记》、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获得移动直播一等奖的作品《直击7·5泰国普吉游船倾覆事故现场 救援仍在进行》、湖北长江云获得融合创新二等奖的作品《百天千万扶贫行动》、上海报业集团“澎湃”获得融合创新一等奖的作品《海拔四千米之上》、新京报获得新媒体栏目二等奖的作品《新京报快评》等,这些获奖作品集中反映了地方代表性媒体转型改革的成果。

  需要指出的是,地方获奖作品不仅体现出其在技术与形态上的融合创新,更在选题把握和主题凝练上做到上天入地。所谓题材是本地的,主题是中国的,即如何具有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视野,从而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心工作,又能切合本土视角,深耕本地资源,做出有时代特色和本土特点的作品。从这个角度而言,媒体融合产品与传统新闻产品别无二致。

  朱建华:央媒作品要产生几千万乃至上亿的流量,不是难事。要获评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不仅要拼题材、还要拼创意、拼技术、拼流量,在这方面,地方媒体与几家主要央媒相比,基本没有可比性。但从最终的评选结果看,中国新闻奖评选还是在努力兼顾地方媒体。这次获融合创新一等奖的两件作品,都出自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两家市场媒体(每日经济新闻和澎湃新闻),除了选题本身的价值之外,独特呈现方式的背后,都有技术做支撑,而这也是目前多数地方媒体最薄弱的地方。如何把地方具有全国意义的新闻事件用融合传播的方式报道好,应该是地方媒体努力的方向。

  王 杨:地方媒体在媒体融合奖项的获奖比例由五分之一提升到二分之一,提升的幅度可谓巨大。可以理解为地方融媒体新闻产品质量在提升,其影响力也在与日俱增。这是中央支持、鼓励和引导地方融媒体建设发展的结果。

  主持人:对于上一届评委提出的“内涵需提升,参选作品中体现技术创新的作品多,但把技术、内容、形态有机结合起来,体现融合发展的高水品作品还不够”这一问题,这一届媒体融合奖项获奖作品是否有改观?请结合获奖作品简要说明。

  李俊:融合创新不易,在融合创新中传递深刻的思想性更难。一等奖获奖作品《父亲·我们·时代》为内容创新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树立了标杆,也用生动的案例证明,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的融合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虽然我们已经走过了千山万水,但仍需要不断地跋山涉水”,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指明了前进方向。在碎片化阅读时代,在小小的手机屏幕上,如何用媒体融合的理念,生动展现总书记的改革思想,为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书写面向未来的新篇?新华社选择了著名油画《父亲》作为切入点,透过父亲迷茫中带着渴望的眼神,穿越40年风雷激荡的改革开放岁月,回望“点睛”时刻,讲述改革开放温情故事。6分40秒的视频中,巨大的红色相框穿行于祖国大好河山间,观众透过相框不仅看到四十年来的生活巨变,也在历史的行进中看到严宏昌、胡福明、袁庚等标志性人物和他们后代的接续奋斗。“有一种羚羊被猎人追到悬崖边时,会迅速分成一老一少两群,老羊跳出去,让小羊踩着自己的肩膀跳到对岸。”“我们共产党人能不能像这样,为下一代打开一条生存的通道。”袁庚的故事感人至深,深化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主题。和视频同期推出的《与时代同框》大型互动H5,以及放置在京沪深三地的巨幅红色相框,吸引上千万人参与合影、互动,至此,父亲、我们、时代汇聚一炉,内容、技术、形态浑然一体,用精品力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写下注脚:“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

  朱建华:把技术、内容、形态有机结合起来,体现融合发展的高水品作品这一届有所改观,尤其是获一等奖的作品,都有一定代表性。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有目的策划、精心制作和呈现的作品占比仍旧偏高,媒体融合10件一等奖作品中,严格意义上仅有《直击7·5泰国普吉游船倾覆事故现场 救援仍在进行》属于时效性强、突发类的报道。这种情况在二、三等获奖作品中也存在。过于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制作的精致、手段的创新,难免就会忽略时效性和新闻性。

  王 杨: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新闻媒体说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相比于上一届,这一届媒体融合作品更体现高水准、新文风的特点。

  例如荣获特别奖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网上展馆》和《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这两个作品,都是主流媒体为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重大主题宣传所呈现的一次创新实践成果。我们看到前者不仅推进了媒体传播全息化、数字化全景式生动再现实体展览全貌,而且突破实体展的时空局限性,对重点展品进行延展和补充,使展览内容更丰富多样,丰厚的内容使这件创意独特、技术领先的作品又不乏内涵。后者首先推出3集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中国一分钟》,此后,延续传播势能,结合各重要节点,相继推出“中国一分钟·地方篇”和各主题篇。这是一件同地方机构和媒体有效协作,包含各方优势的精品。

  另外,从社会新闻来看,也可以把上届作品《愚公:智叟,这座山看来只有您来移了》和本届获奖作品《ofo迷途》放一起来看,这两个都是公众较关切的话题——关于共享单车的作品,后者在内容丰富性和互动体验上均远远超过单纯的图文稿件。

  主持人:二等奖获奖作品《重磅!北京同仁堂蜂蜜:过期品送入原料库还涉嫌更改生产日期》和三等奖获奖作品《寿光大水三问》系列报道体现了鲜明的舆论监督特色。在评选过程中,评委如何看待融媒体参评报道的舆论监督性?您是否认为获奖作品中舆论监督报道偏少?舆论监督通过媒体融合的方式报道,有何优劣?

  朱建华:尽管仅有几件舆论监督报道获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但其意义值得肯定,也可以看出这是对融合方式进行舆论监督报道的肯定。但上述两件获奖作品,也有不足之处,前者像是把传统的舆论监督报道放在了移动端发布,后者像是在文字报道的基础上增加了视频的呈现方式,这种融合还是浅层次的融合。两件作品的共性问题,内容的时效性、互动性也都不是那么强。舆论监督通过媒体融合的方式报道,需要强化新闻性、及时性和互动性,而不单单是发布端口和呈现方式的变化。

  王 杨:本届获奖作品中,《寿光大水三问》和《重磅!北京同仁堂蜂蜜:过期品送入原料库还涉嫌更改生产日期》两个作品以短视频、文字、图片的多种报道形式,在网络端和电视端等各个媒体平台,有的放矢,联动发布,多层次、多角度、多种方式,动静结合呈现这两个重大事件,让融媒体报道不再只是停于理论、浮于表面。这两个获奖作品体现了新时代新闻舆论监督的新理念、新方法、新作为,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有利于新媒介背景下舆论监督进一步发挥监督效力和影响力。

  纵观本届其他获奖作品,其主题大多偏军事政治类或者现场新闻类,舆论监督类道可能偏少,但也不乏精品。例如短视频新闻二等奖作品《网红店假排队调查》关注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大排长龙的网红店现象,记者以顾客、黄牛、网红店主等身份进行实地暗访,探究问题的本质。三个月的卧底,最终汇聚成了网红店假排队调查系列,揭露了恶意竞争、虚假宣传的假象。融合创新一等奖《ofo迷途》抓住公众关切的话题和行业热点,进行大范围系统的调查采访,运用新的传播工具和手段,创新融媒体报道,是一次监督类创新报道的有益尝试。

  主持人:50件媒体融合奖项获奖作品,为何是《“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获得最重磅的特别奖?评奖时评委推选的理由是什么?

  曾祥敏:获奖作品在生产创新理念上能够指引业界发展,特别奖作品——人民日报的系列微视频《中国一分钟》以一分钟包罗万象,承载中国,把宏大叙事微缩在时间刻度中。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一分钟承载无限,系列微视频极具辩证思维和新媒体传播理念,非常巧妙地把新媒体的“小”与“大”、瞬间与永恒、碎片与整体、大数据背景与细节呈现对立统一地表现出来。该系列微视频线上阅读播放量超过24亿,线下覆盖用户数超过2.5亿;人民日报微信公号所有推文均为“10万+”;微博话题阅读量超9.4亿,参与讨论达46.9万,占据微博热搜榜首位,成为2018年的爆款之作,由此也带动了许多地方媒体的效仿。

  主持人:媒体融合报道,天然强调创意、技术、设计、互动等,能较好体现眼力、脑力、笔力,脚力反而容易弱化,请问在获奖作品有哪些体现“脚力”的作品?媒体融合报道怎么更好地践行“脚力”?

  曾祥敏:内容是根本,媒体融合是一个过程,而最终的目的是让优质内容面向移动端,面向不断分化的用户,从而产生更大影响力。因此,在内容深度、满足人的需求和表现上下功夫是融合创新的本质所在。比如,融合创新一等奖《ofo迷途》针对2018年共享单车在我国迅速发展三年来,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这一背景,深度调查领军企业ofo资金链断裂的问题,报道调动了11个城市的记者,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杭州、成都、武汉、南京、西安、济南,基本涵盖了共享单车竞争的主要城市。在扎实的实地采访和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制作成多媒体产品,“新闻内核够硬,传播手段够软”,不仅深入揭示共享单车企业的运营状况,也向投资机构和供应链企业提示了风险,为共享经济行业和创业公司的发展提供镜鉴。《海拔四千米之上》创作团队调动直播、视频、文字三类记者累计25人次,分别在澜沧江源园区的昂赛大峡谷、长江源园区的玉珠峰和治多县索加乡、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镇,及黄河源的玛多县、玛沁县、达日县、甘德县等地进行采访、拍摄工作。而《震撼!一张长图带你领略港珠澳大桥》背后更是丰富的数据和独家采访到的细节,《重磅!北京同仁堂蜂蜜》也是建立在扎实的调查取证基础之上。新闻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中,以上这些作品都是记者“四力”在媒体融合创新中的集中体现,作品形态创新的内在是内容深度和广度的发力。

  王 杨: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的媒体融合奖获奖作品中就不乏有体现着“脚力”的作品。如一等奖获奖作品《我的青春在丝路》,采编人员努力增强“四力”,19个摄制组奔赴亚非拉19个国家,总行程近2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0圈。在异国他乡,有的记者感染当地疾病,有的被可怕蚊虫叮咬受伤,有的需要穿防弹衣,由警察保护完成拍摄……正因为深入特殊环境捕捉了大量鲜活故事和精彩细节,使得该节目故事性强、叙事生动。

  一等奖获奖作品《臊子书记》,2018年7月初,津云新媒体视频团队奔赴大寨村,与村民们一起同吃同住半个月,深入挖掘鲜活的故事,拍摄到基层真实、饱满、感人的画面。臊子书记——宋鹏曾带领村民在营盘山上种植梅花椒,拍摄当天,营盘山周围下着雨,随时有发生泥石流的危险。出于安全考虑,村民极力阻止记者登山。但为了拍摄最真实的效果,记者们把无人机等摄像器材用绳子绑在身上,徒步近2个小时爬上营盘山,才有了片尾的一组富有希望的画面。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qq.com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新媒体创意互动一等奖

  《父亲·我们·时代》

  【作者体会】

  徐壮志 新华社总编室全媒编辑中心副主任

  寻找一个相框

  在本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新华社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互动融合产品《父亲·我们·时代》获得一等奖。

  在这个产品中,最能给人留下印象的,是那个“相框”。

  这是一次艰难而颇具巧合的创意历程。早在产品设计的初期,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就对主创团队推荐了那幅著名油画《父亲》。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画家罗中立的获奖作品。我们认为,《父亲》代表了改革开放前中国人的困苦和渴望。开始策划时,我们就把这幅油画放在了开头,以这个渴望的眼神带出改革开放这个时代——直到最后一次脚本经何平同志审定,我们的创意仍处在这个阶段。

  脚本审定,接下来就应该进入拍摄,而此时,大家都有点不甘心——脚本虽然涵盖了改革开放重要人物和时间节点,高度和深度都有了,但是,作为一个融媒体产品,它还没有独特的记忆点。改革开放40年,何等激情澎湃,何等波澜壮阔,而我们要拍一部平庸之作吗?

  团队中的年轻人提出,更换讲述角度,从子女的视角,讲述上一代人的改革故事。这样,既可以从年轻一代的立场来观照和讲述,与年轻一代形成共振,又以“父亲”这一具有亲近感的概念,拉近不同时代间的感情距离。

  视角的更替会带来一定的新鲜感,但大家觉得,仍然不够。

  直到有一天,年轻同事们拿出来这个相框。

  一个相框,把整个片子带活了。从油画《父亲》出发,通过一个个相框中的“父亲”,讲述一个个激情的改革故事。片中,相框不断出现,框中,是父亲,是过去的影像;框外,是子女,是今天的讲述。一个框,使两个不同的时代,融合在了同一个画面里。

  在制作短视频的同时,我们还依托这个相框,开展了名为“与时代同框”的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同行点评】

  何慧媛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编辑

  《父亲·我们·时代》是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重大主题报道创新中的典范之作。整部作品在立意构思、画面节奏、视觉元素、技术运用、互动活动等诸多方面开风气之先,为受众带来别样精彩感动。短视频以著名油画作品《父亲》作为贯穿全篇的元素,从父辈的眼神中“穿越”,回望40年来的一幕幕“点睛”时刻,串联成不同时空的改革奋斗图卷,鼓舞新一代开启新征程。作品的叙事节奏有张有弛,大气舒朗,开篇以口述历史配合历史图片,娓娓道来,拉近了受众与“父辈”改革开放奋斗者的心理距离,随着内容的推进,展现新时代攻坚克难的努力时,节奏增快,让人感受到澎湃的进步力量。片中有一些重复出现的视觉元素,将特效与真实画面叠加生成,如耸立在全国各地地标中的红色巨幅画框,父辈不同的奋斗背影,以及仿若透过摩天大厦电梯玻璃看到的壮阔风景,呈现出“一眼万年”的震撼效果,也突出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的感召力。线下同步推出的“与时代同框”互动活动,强化了独家创意的社会影响力,放大了全渠道、全媒体的传播效果。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短视频新闻一等奖

  《臊子书记》

  【作者体会】

  刘雁军

  天津津云新媒体集团副总编辑

  在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津云新媒体集团创作的《臊子书记》荣获短视频新闻一等奖。这部作品立足电商“小切口”,呼应扶贫“大主题”,顺应融合新趋势,满足受众真需求,创新思维、新颖表达,成为新媒体的现象级产品。

  努力领会“四力”精髓,讲好基层扶贫故事

  《臊子书记》讲述的是天津扶贫干部宋鹏在甘肃陇南大寨村三年期间,利用“互联网+扶贫”带领村民打造全链条式电商产业,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带不走的幸福路”的故事。甘肃陇南距天津1600多公里,记者负重百余斤设备,通过飞机+汽车+徒步的方式到达大寨村,跟着宋鹏访遍村内200多户了解情况,怀着恭敬的心情倾听最真实的声音。从一开始宋鹏穿着皮鞋去调研踩了一脚泥,说话文绉绉老人听不懂,到最后村民拉着宋鹏的手不舍得让他走,这些真实的镜头、有温度的画面,不仅折射出扶贫干部的真情,更让人有观看的心情、传递的冲动。

  认真发扬工匠精神,做好短视频新产品

  用“工匠精神”反复打磨作品,在短视频创作上做亮“小切口、大主题,有价值、有情怀”的新媒体特色。为了一首配曲,网上网下找人求教,终于找到最能拨动心弦的曲目。为了一句解说,通宵达旦推敲新鲜话语。为了一个画面,跨过千山万水拍摄。

  用好用活融合技术,走好融合传播新路

  《臊子书记》刊播后,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的主播和津云融媒体工作室的创作团队,借天津融媒体粉丝节之势,开展“新闻扶贫”活动,策划了“美女狂吃臊子为啥”的网络直播,录制了小视频推介“沙湾臊子”……图文、音视、漫画、VR,全息媒体手段齐发力,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写的、说的、唱的、侃的,十八般武艺把陇南产品推向全国,上百家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商业平台转载报道,天津市民络绎不绝来购买,更多网友在网上下单扫货。陇南老乡们3天就卖出所有展销产品,与企业建立了长期供销关系,收到了劳务输出、人才培训等多个大礼包。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融合创新二等奖

  《“媒体大脑”想陪你聊聊“两高”这五年》

  【作者体会】

  李放

  新华社北京分社记者

  “媒体大脑”背后的速度与深度

  《“媒体大脑”想陪你聊聊“两高”这五年》是当年两会报道中的一个产品,基于对近五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对比、分析和解读,通过大数据、高频词、典型案例等直观地反映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民法院和检察院是如何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从细微处展现全面依法治国如何一步步向纵深处推进。

  在产品制作前,我们让“媒体大脑”学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所有工作报告。通过文本、视频和图片的识别和比对技术,对1980年以来的《最高法工作报告》和《最高检工作报告》进行了数据分析,得出了很多有意思的结论。这样巨大的工作量,在时间紧、任务重的两会报道中,想要通过“人脑”来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媒体大脑”却能仅用一盏茶的时间就准确地说出“劳改”“劳教”这些词是从哪一年开始消失的、“营商环境”“公益司法”等是从何时开始频繁出现的。

  这就是“速度”。“媒体大脑”能够通过摄像头、传感器、无人机等方式获取新的视频、数据信息,然后经由图像识别、视频识别等技术让机器进行内容理解和新闻价值判断,依托于大数据将新理解的内容与已有数据进行关联,对语义进行检索和重排,把记者和编辑从繁杂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基础性的分析中脱离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问题进行更有深度的分析研判。

  “速度”上的优势决定了我们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深度”上的挖掘。以此次获奖作品的创作过程为例,“媒体大脑”向我们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正是与“媒体大脑”共事的我们指挥它如何分析解读报告。“媒体大脑”可以用短短几秒就解读出来高频词,但只有我们才能解析这些高频词传递了什么信号;“媒体大脑”可以迅速读完十万字,但只有我们才能告诉它重点在哪;“媒体大脑”可以分类集纳各种各样的案件,但只有我们才能剖析出这些案件的背后折射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如何一步步向纵深推进。

  【专家点评】

  王佳航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研究所副教授

  新华社“媒体大脑”在2018年两会上第一时间解析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与以往机器人上两会不同的是,《“媒体大脑”想陪你聊聊“两高”这五年》是人工智能平台首次在两会报道中完全智能化地生产出首条视频新闻。可以预见,MGC(机器生产新闻)将是未来人工智能+新闻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媒体大脑”想陪你聊聊“两高”这五年》之所以引人注目,因其是破冰之作,一定意义上代表了MGC新闻的生产方式和未来方向,从信息采集、制作、播音到分发全程智能化。而MGC新闻相对于人工报道新闻的优势是超快速、大数据分析、可大批量生产、精准分发。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生产趋势是人机协同,《“媒体大脑”想陪你聊聊“两高”这五年》只是未来的开端,但是它意味着未来已来。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融合创新三等奖

  《寿光大水三问》

  突发事件中怎样做出“有度”报道

  【作者体会】

  李竟涵

  农民日报记者

  速度很重要,既要迅速反应,还要迅速策划。准确、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搞乱人心。2018年8月,山东寿光遭遇自1974年以来最大的洪峰,多个村庄被河水倒灌,大量民居、农田、大棚和养殖场损失惨重。寿光的大棚关系着全国的“菜篮子”,农民日报记者前一天晚上十一点多接到任务,第二天中午就从北京赶到寿光洪水现场,同时新媒体团队在后方随时待命。记者涉水进入灾区后,在一天半时间内发回了多组图片、视频,新媒体团队编发成7条微博,既展示了实际灾情和救灾进展,又展现了各方驰援和奋战在一线的基层干部,客观及时地回应了各地网友对寿光水灾的热切关注,创农民日报新媒体平台阅读量新高。

  要速度,不是一味求快,应根据统筹策划有的放矢,“融合”不是将传统纸媒的内容搬到新媒体上,而是要实现同一新闻事件,针对不同渠道选择最匹配的呈现形式。《寿光大水三问》系列作品正是这样一次探索,新媒体报道内容短小精悍,时效性强,新闻量大,语言鲜活,尤其是短视频,虽然时长只有2分7秒,但视觉冲击力强,配文配乐引人回味,以农民为视频主角,体现了“三农”视角。《寿光大水三问》文笔理性克制而有深度,体现了主流媒体的担当和温度。通过多渠道融合实现多级放大,充分发挥了新媒体的“及时性”和主流媒体的“权威性”。

  除了补齐速度“短板”,寿光水灾报道中,一是舆论场呼唤主流权威的深度报道,另外前后方采编团队经过判断,认为一篇有深度的舆论监督报道能够为今后类似事件提供借鉴。为此,通过水灾现场所见所闻、有针对性采访相关水利和农业专家、查阅政策法规、公开发表文献和电子地图,记者采写了《寿光大水三问》等深度报道,报纸版面突出刊发,从“水灾为何如此严重?大棚积水为何排不出去?垮塌的大棚有农业保险吗?”三个问题入手,剖析水灾的原因和经验教训等,力求推动问题整改,推动产业更好发展,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再制作、转发,提升报道的影响力。该组报道受到相关省市主要领导关注,其中提到的大棚保险、田间灌排设施等之后陆续得到解决,2019年寿光再遇洪水时损失大大减轻。

  专家点评

  王佳航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研究所副教授

  《寿光大水三问》系列报道获得融合创新类奖项的三等奖乃实至名归。

  第一,新的报道方式。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年初首次提出“四全媒体”概念。“全程”指媒体使用现代技术工具捕捉、记录、存储、制作、分发新闻事件的整个过程。一定意义上说,融合创新类获奖作品《寿光大水三问》系列报道展示了全程媒体的报道方式:社交媒体快速报道、多媒体形态的报道完整挖掘呈现事件、融媒体分发。

  这是一次突发事件报道媒体融合创新的成功实践。硬核新闻展示了媒体在移动新媒体时代的实力。突发事件仍然是用户最关心、最想看、但是采访最辛苦的报道。突发事件能快速、完整、深度地融合呈现是媒体融合的最重要战果之一。

责任编辑: 王小玉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0658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