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国教育电视台:全媒联动 响亮发出教育之声

2020-06-05 17:12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教育电视台推出《两会进行时——万众一心 勇毅前行》特别报道。特别报道突出教育电视媒体的行业定位和专业视角,发挥专业媒体的议题设置能力,教育热度贯穿报道全程,响亮发出两会教育之声。同时,深度整合全媒体新闻资源,在“融合”传播上集中发力、深度发力、全面发力,“融”出专业媒体的特色和亮点,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政治站位有高度。充分关注各项重大新闻、重要议程报道,体现主流媒体责任担当

  两会特别报道充分关注人大、政协开幕等重大新闻和重要议程报道,在多个栏目、多个时段,通过多种媒体呈现形式,以重要条位、大篇幅对两会进行充分报道,体现了国家级媒体的责任担当。播发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习近平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习近平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等多篇重要报道。

  此外,在两会开幕会等报道中,专门采制播发“侧记”专题报道,并配发评论。播发了《人大开幕侧记:凝聚新时代奋斗伟力 笃定前行 成就不凡》《人民日报社论:激发制度优势 凝聚奋斗伟力》《全国政协开幕侧记:为国履职 为民尽责 同舟共济再扬帆》等多组报道。

  据初步统计,两会期间,中国教育电视台电视新闻播发的两会报道时长约占电视新闻栏目总播出时长的80%以上。

  关注民生做热度。聚焦社会关心话题,响亮发出有关教育的两会声音

  作为行业媒体,中国教育电视台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教育”给予了特别关注,编发了《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等一组报道,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教育的内容进行了充分解读和报道。

  提问大学生就业话题。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本台抓住大学生就业话题进行全媒体联动、立体式深入报道,旨在引导大学生正确择业,并为其就业提振信心,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在首场“委员通道”上,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亢晓倩提问就业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杨振斌给出了深入全面的回答。

  积极引导“就业之问”。作为教育专业媒体,中国教育电视台对大学生就业话题展开深入报道,全天5档新闻节目联动关注,采访多位代表委员,回应社会关切。在“委员通道”上的“就业之问”找到了就业中真正的痛点所在,问出了874万大学毕业生的心声,对大学生就业进行了积极引导,成为两会热点话题。直播结束后,各大媒体纷纷进行报道转载。在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关于此话题的讨论成当日热点,仅“政协委员呼吁用人单位逆周期招聘大学生”一个话题的阅读量就超过3000万,上榜热搜。

  立足行业挖深度。在议题设置上下功夫,体现行业媒体报道优势和专业特色

  行业媒体在两会上不但要发现领域内的“热度”,更要体现好专业领域的报道“深度”。中国教育电视台对两会报道选题进行提前策划,主动设置教育议题,对“教育扶贫”“大学生就业”“高校思政课”等内容进行深入报道,充分体现行业媒体的专业水平和报道能力。

  聚焦教育扶贫。将教育扶贫作为重点报道内容,汇集代表委员和专业人士声音,积极传递教育扶贫正能量,播出的专题报道《教育扶贫“拔穷根” 学校要成“生力军”》,聚焦全国政协教育界别协商会,围绕“更好发挥教育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中的重要作用”展开报道,引发强烈关注。直播中,代表委员和贫困边远地区网友沟通信息、谋策支招。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报道中,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在直播现场连线来自云南的驻村扶贫干部,回应关切。

  关注高校思政课。邀请关注教育的代表委员拍摄调研日记。比如播发的报道《用好思政的“盐” 讲出育人的“味”——两会进行时•跟着代表委员去调研》,深入报道一年多来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高校思政课走上创新加速路。一些代表委员们表示“打铁必须自身硬”,当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全面协同育人的作用,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全覆盖。

  创新呈现有力度。在报道内容形式上出新意,节目更加接地气

  新媒体端形式创新。5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39次提及“就业”二字。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媒体端第一时间进行了关注,巧妙结合专门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打造的全媒体互动栏目《一职为你》,迅速制作创意海报和精美推文,在微信、微博等多端口宣推。一批温暖积极又贴近青年人的文案和设计迅速引发关注和共鸣,一经发布,当日点击率超4万次。

  在两会报道中,中国教育电视台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在话题热度下,将提问、互动、评论等内容进行短视频传播。新媒体端还推出两会教育热词“表情包”,聚焦两会上的教育民生期待,设计上紧扣教育元素,特别是以CETV四个字母为元素,以巧妙创意动态呈现“职业教育”“劳动教育”“教育脱贫”“近视防控”等教育主题关键词,并制作成表情包,在微信朋友圈引发大家对教育热点的关注。

  电视端推出特色专栏。强化专栏设计,推出多个特色专栏或节目。对重点选题和节目以不同形态贯穿全天栏目,打通会内会外,让代表委员、专家学者齐发声,形成多点互动。利用新媒体进行直播连线报道,突出时效性、参与感,强化“直播”元素。如在午间档新闻中播出的调研专题《线上教育如何行稳致远》,在当晚新闻中持续跟进,专门设置议题进行探讨。比如“两会进行时”品牌专栏《两会微通道》,“在线代表委员”现场回应网络直播中网友的关切,对“专升本大规模扩招”等问题进行剖析,演播室嘉宾随后深入讨论相关话题。

  全媒传播有广度。在“融合”上集中发力、深度发力、全面发力

  “融合”传播集中发力。两会报道中,中国教育电视台深度整合全媒体新闻资源,在“融合”传播上集中发力、深度发力、全面发力,“融”出专业媒体的特色和亮点。“现场”记者、演播室直播、网络直播三方联动,会内会外、线上线下互动,电视端、网络端、移动端“无屏”无碍融合传播,让观众、网友与代表、委员“面对面”交流。

  全媒报道效果好。两会报道中,中国教育电视台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第一时间直击新闻“现场”,通过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方式,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记者在“委员通道”提问后,以新媒体渠道第一时间制作成短视频在抖音、微信、快手等多端口发布,第一时间在微博端发起“什么是人才?”的话题互动,在微博端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多家官方新媒体官方账号联动,该话题当日阅读量超过250万,并登上两会热搜榜。

责任编辑: 张爽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1167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