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看招|靠扶贫题材获奖,这些作品如何眼光独到

2020-06-23 09:30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统观中国新闻奖历届获奖的扶贫新闻作品,发现“舆论导向正确、题材重大重要、角度新颖独特、表达多样精彩、呈现创新融合”的作品最容易获奖。本文仅从选题和构思两个维度进行粗略分析。

  抓住“两头”都关注关心的题材

  参评中国新闻奖,题材很关键。写什么(题材内容)比怎么写(形式技巧)更重要。中国记协在总结中国新闻奖多年评奖经验时,提出的第一条业务标准是“题材重大,主题鲜明,新闻性、思想性强,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引领社会舆论”。党中央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就是当前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脱贫攻坚战就是重大题材。

  那么如何抓好脱贫攻坚战这一重大题材?笔者认为,要抓住“两头”都关注关心的话题。所谓“两头”,就是“上头”即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下头”即基层百姓。抓住“两头”都关注关心的,首先要“吃透两头”,即“对上”要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政策、理论、方针、路线,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应用到具体的新闻报道实践之中。“对下”就是要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百姓声音,回应群众诉求,关注贴近百姓生活的实际问题。

  只有深刻领会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路线,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才能明白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在脱贫攻坚方面关注关心什么;只有深入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中,倾听群众声音,才能了解他们关注关心什么。

  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所关注的——“一枝一叶总关情”

  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深深的牵挂,摆脱贫困,一直是他思考的重大问题,“花的精力最多”。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天寒地冻的陇原大地到人迹罕至的塞外边疆,从巍峨险峭的大山深处到透风漏雨的棚户陋室,多远多难的路也挡不住习近平总书记“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决心。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所关注的,想习近平总书记所想的,就能抓住扶贫新闻题材的重大性、主题的鲜明性。

  一是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考察过的地方的脱贫攻坚情况。荣获第29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通讯《滴水穿石三十年——福建宁德脱贫纪事》(刊播单位:光明日报)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过的贫困地区福建宁德的脱贫情况。荣获第28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网络专题《十八洞村的19张笑脸》(刊播网站:华声在线),荣获第2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电视专题《新闻特稿:十八洞村这五年》(刊播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二等奖的新媒体创意互动《苗寨“十八变”》(发布账号:新湖南客户端)都聚焦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首倡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精准脱贫攻坚5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二是关注总书记回过信、连过线和问候过的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通过回信、连线和转达问候等方式,勉励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一鼓作气,攻坚克难,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封回信、一次连线、一句问候,就是一份嘱托,更是一份激励。其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极高,值得媒体关注,挖掘背后的感人故事。

  2018年4月,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提出捐赠1500万株安吉“白叶一号”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中共中央办公厅转达了对他们的问候,充分肯定这种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浙江在线的记者及时策划推出“一片叶子的扶贫故事”专题报道,全程追踪采访这棵茶苗的千里西行安家记,从一片小茶叶入手,聚焦脱贫攻坚大主题。网络专题《一片叶子的扶贫故事》(刊播网站:浙江在线)荣获第2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自从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网演播室同福建省福鼎市赤溪村干群视频连线后,“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再次引发社会和媒体高度关注。荣获第27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网络访谈《“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的幸福嬗变》(刊播网站:人民网)、荣获第28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广播专题《中国扶贫第一村脱贫之后》(刊播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都对赤溪村进行了回访,寻找精准脱贫密码,展现赤溪村脱贫后坚持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展示村民们脱贫后朴实且幸福的精神面貌。

  发现好做法好经验——“风景这边独好”

  发现和报道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先进做法和新鲜经验,为贫困地区干部和群众提供借鉴、开阔视野、增强信心、创新工作。荣获第28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文字消息《寸土寸金地 让与贫困户》(刊播单位:湖南日报)报道刘少奇同志的家乡——宁乡市沩山乡党委和政府将集镇上一块土地出让金估算为2000余万元的黄金地块拿出来,兴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千手爱心大屋”,按政策每户都获得了一套居室、一个商铺门面和一个杂物间,让搬迁的扶贫户依靠物业和做生意脱贫致富。

  荣获第28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文字通讯《新房子只见楼梯不见楼》(刊播单位:四川日报)从四川省平昌县得胜镇独柏村采访中敏锐捕捉到“新楼房只见楼梯(只建悬空楼梯)不见楼”的“怪”现象,挖掘出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经验:既从实际出发,坚持量力而行原则——人均25平方米的政策红线必须严守,同时打牢地基,建成一层平房,再架起悬空楼梯的形式,方便村民未来自行加盖扩建。

  发掘先进典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用榜样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强大舆论力量,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建立国家扶贫荣誉制度,表彰对扶贫开发作出杰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同时要求,生动报道各地区各部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丰富实践和先进典型。2016年9月21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设立“全国脱贫攻坚奖”,每年进行一次评选表彰。同时,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先进典型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这些受表彰的先进典型是媒体“追捧”的“扶贫明星”。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推进科技扶贫,无偿向群众提供科研成果。35年来,他的足迹踏遍太行山区,经他直接帮扶的村庄三四十个,间接带动发展起来的村庄上百个,受益群众10多万人。他于2016年4月不幸逝世,享年58岁。2016年6月他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

  荣获第27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广播访谈《“新愚公”李保国》(播出单位:河北广播电视台)采用行进式采访,从保定李保国的家到越野车上,再到帮扶基地,对李保国的爱人郭素萍、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岗底村村委会副主任杨双奎进行访谈,全面展现了“新愚公”李保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让听者从细微处感受到李保国同志高风亮节的精神风貌,是一篇饱含深情、温度深度俱佳的优秀广播作品。荣获第27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文字通讯《李保国的最后48小时》(刊播单位:河北日报)则聚焦李保国去世前48小时,从他紧张的日程中,体现他对待工作的严肃认真与一丝不苟,从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中,反映了李保国不平凡的精神。

  发现问题进行舆论监督——“终日与君除蠹害”

  舆论监督是媒体的独特力量,各媒体要主动承担起“啄木鸟式”的监督职能。“终日与君除蠹害”,在深入脱贫攻坚采访中发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和现象并进行披露,关注促进问题解决。中国新闻奖也青睐这些“问题抓得准、社会反响好、问题得到解决”的舆论监督作品。

  经济参考报选送的两篇舆论监督作品都获奖,一是荣获第28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文字通讯《半年要评比5次 交叉检查变“拆台”》,率先在全国媒体中曝光了扶贫领域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记者在内蒙古调研发现了频繁迎评送检、填表报数等问题。其中一旗县半年扶贫检查评比就达5次,一次迎检花费20万。交叉互检中,各地区各显神通“上手段”,互相检查变“互相拆台”。扶贫干部们加班加点准备材料、迎接检查,有的干部一个月只有两晚不开会。记者通过蹲点调研,掌握了翔实资料,抓住了典型案例,引起社会巨大反响。稿件发表后,国务院扶贫办下文将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减轻基层负担,除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督查巡查、考核评估外,不再组织开展其他考核,该精神同时写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二是荣获第29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深度报道《过度兜底 一些贫困地区医保基金被花“秃噜”》对一些贫困地区医保过度兜底乱象进行曝光:过度兜底导致怪相频出,贫困患者住院“赖床”不走、小病大治,儿女想办法与父母脱离关系,甩包袱给政府……这篇报道由于问题抓得准,板子打得实,引起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医保局等部门组成调研组,对大病兜底过度福利化现象在西部省区展开调研。2018年7月2日召开的全国健康扶贫三年攻坚工作会议重申了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精神,要求各省区健康扶贫工作不能盲目拔高标准、吊高胃口,确保健康扶贫工作保基本、可持续。

  独辟蹊径,耳目一新

  中国新闻奖要求参评作品“勇于创新,感染力强,语言文字生动,制作精良”。能荣获中国新闻奖的扶贫新闻作品在写作上都是精益求精:构思精巧,勇于创新,制作精良。独辟蹊径,文章让人耳目一新。

  “横看成岭侧成峰”——同题不同角度

  同一事件,视角不同,呈现方式千差万别,效果自然不一样。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规定“对同一事件的同体裁新闻作品,在同等条件下,特别是消息类、突发事件报道等时效性要求强的作品优先考虑首发时间在前的作品”,强调的是时效性的“首发效应”。但是,同一事件的不同视角、不同主题、不同体裁、不同呈现方式,也有机会荣获中国新闻奖。在荣获第26届至第29届中国新闻奖的扶贫新闻作品中,有3篇是以十八洞村脱贫攻坚为题材的,但构思角度不同,“领异标新”,照样都能获奖。荣获第28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网络专题《十八洞的19张笑脸》(刊播网站:华声在线)以“19张笑脸”为视角,用图文、音视频记录19位(为切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选取了19位)通过养蜂、种猕猴桃等不同途径脱贫的村民最具代表意义的笑脸,19张笑脸映射19个脱贫故事。荣获第29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新媒体创意互动《苗寨“十八”变》(发布账号:新湖南客户端)以民间俗语“女大十八变”的“十八变”为切入点,寓意十八洞村5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作品开创性地以当地极富民族特色的苗歌为主线,采用适合手机端阅读的竖屏模式,并融合十八洞村的360°全景航拍等新媒体技术,加上与作品浑然天成的互动设计,让5位村民5年来不一样的“拔穷根”、奔小康的脱贫致富故事,真实动人,极具说服力和传播力。荣获第2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电视专题《新闻特稿:十八洞村这五年》(刊播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记者跟拍十八洞村5年,讲述村民们从憧憬着能享受因习近平总书记到访而给予的扶贫特殊待遇(在外打工的村民专门回村等着分钱),到自己动手修路,联合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家家户户都背债)种植猕猴桃的转变观念故事,反映十八洞村从“等靠要”到“我要干”,锐意进取、积极探索,走出一条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脱贫之路。

  “老树逢春更著花”——旧话题新气象

  新闻,关键在于一个“新”字。“新”不仅体现时间上的新,而且体现新闻价值上的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新闻价值也会随着变化而变化,正如“老树逢春更著花”,老题材重新挖掘也能发“新芽”,旧话题也能呈现新气象。20世纪90年代末,云南西畴县就以“苦熬不如苦干,搬家不如搬石头”的精神奋战石漠化而闻名。荣获第28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文字消息《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刊播单位:人民日报)作者在持续多年关注这个“老典型”的基础上,深入偏远村寨采访,挖掘提炼了“西畴精神”在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中的新内涵——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突出展现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一粒砂里见世界”——以小见大

  选取重大题材,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大局着眼、小处着手、以小见大、一叶知秋,“一粒砂里见世界,一滴水中见太阳”,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小人物表现大情怀,以小故事展现大时代。如何反映“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实施后的成效?荣获第27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文字通讯《(脱贫攻坚)记者手记:羊小平砸缸》(刊播单位:新华社)从“羊小平砸缸”这一细节入手,通过描写贫困户羊小平从大山搬迁到移民新村二层小楼,用上自来水后,砸掉了两辈人置办的家里最重要的用具——6口用来盛水的大缸,以小见大,反映了易地搬迁给贫困户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巨大变化。(作者为惠州报业传媒集团融委办主任助理)本期编辑:张君 李文华本文转自《新闻战线》 2019年11月(下),原标题为《踏着脱贫攻坚战的鼓点——第26届至29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扶贫新闻作品选题及构思分析》,转发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159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