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标题 |
上“旧”了,云冈! |
参评项目 |
短视频专题报道 |
主创人员 |
陈霞 吕胜春 孙梦醒 王颂豪 |
||
编辑 |
王喆 周诘邴 |
||
主管单位 |
山西广播电视台 |
发布日期及时间 |
2019年12月31日 |
发布平台 |
“黄河plus”客户端 |
作品时长 |
5分 |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
作品取材于世界文化遗产地——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景区。在全球上千处世界遗产地中,这里是唯一一个大规模使用建筑和工业固废材料美化环境、变废为宝的景区,创造了世界文化遗产领域生态环保的中国范例。 把保护文物与保护环境相融合,这一做法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充分肯定。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和云冈的绿水青山和谐永存,进一步凸显了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千年大计的重大主题。 1.作品发布时机巧。本片选择2019年辞旧迎新的12月31日发布,意在为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提供一个新的绿色发展模式。元旦意味着新旧交替。大家都在亮出新的变化,可云冈石窟为什么要用“旧物件”来迎新年?“旧物件”背后有什么新理念?其中的反差耐人思索,引人回味。 2.作品主题立意深。云冈石窟紧邻煤都大同。上世纪90年代,云冈石窟因煤矿污染而受损。进入21世纪,煤炭为文物保护让路,石窟因此而受益。进入新时代,云冈石窟“变废为宝”,反哺生态。通过30年间文物掸掉黑色蒙尘、重获绿色新生的命运变化,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永续发展的重要性。 3.作品充分运用新媒体呈现方式,表达巧妙。通过云冈石窟“掌门人”张焯亲口讲述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通过51000个石窟佛像如何“重绽笑脸”,生动展示了历史上受制于生态、受益于生态的世界文化遗产如何反哺生态、笑对未来的好故事。 |
||
社会效果 |
作品发布后,引起社会热烈影响。云冈石窟的做法受到国家文物局充分肯定。云冈石窟“掌门人”张焯获得生态环境部颁发的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山西省文物部门和各地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学校、景区更多地变废为宝,加大对文保单位的保护和利用力度。该片首发后,被人民网、省内和国内各主流网络媒体广泛转发互动,全网累计点击率超过10万+。 |
||
推荐理由 |
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20年 月 日 |
||
初评单位 推荐理由 |
这是一件文化领域报道里的“新新闻”,题材很难得,更难得的是主题立意并不简单,通过“口述+现场”将旧与新、废与宝、黑与绿的对比放大,很好地展现了大同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作品立意深远,人物故事突出,呈现方式新颖。题目化用上新了这一流行语,上“旧”这个词勾起了网友的好奇感。 |
上“旧”了,云冈!
Video PlayerClose
责任编辑: 张泽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