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新媒体新闻专栏代表作基本情况
栏目名称 |
光明追思 |
|||
代表作 |
【光明追思】最懂茨威格的翻译家张玉书去世 |
|||
发布日期 |
2019年 1月 6日 |
作品时长 |
|
|
作 品 评 介 |
在我国著名翻译家张玉书去世后,光明日报迅速通过光明日报微博、微信、客户端和光明网刊发专题报道。 该专题包括消息和通讯,全方位地对知名翻译家进行报道,符合光明日报特色。 标题精炼,直击张玉书翻译生涯中最知名的成绩,迅速引发读者关注。 在二百余字的消息稿中,包含了最重要的几条信息:逝世情况、最著名成就、读者评价、最后译作出版情况。符合新媒体专栏的要求,快速、准确。 同日刊发的通讯,则包含了更丰富的内容。包括张玉书的生平介绍、学术评介,读者评价、爱国情怀和个人追求等等。还特别讲述了启蒙老师谭玛丽如何引导张玉书走入翻译领域的故事,张玉书如何通过翻译扭转国人对茨威格的误解,以及张玉书的翻译追求“没有不能够翻译的东西,只有没有理解的东西”等等。千余字的稿件,全面、立体地展现出翻译家的专业和追求,文字洗练、材料丰富、故事动人,符合新媒体阅读习惯。 该报道即满足新媒体专栏的实效性,又增强了可读性和深度。 |
|||
采 编 过 程 |
光明追思专栏中的每则报道,都有一套严格的工作流程作为支撑,要经过10人以上的工作团队层层把关。光明日报借助报社内外各类平台和资源,已经逐步构建起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张覆盖全国的服务知识分子的工作网和一套完整有序的工作机制。 在这项机制支持的基础上,在收到张玉书逝世消息的后,信息核实和专题采访策划同步进行。做到了及时、准确、丰富、全面、可读。 |
|||
社 会 效 果 |
专题推出后,迅速引发关注,包括新华社、头条新闻等在内的微博、微信公号,均大量转载,形成声浪式传播效果。 张玉书的亲友、责任编辑、学生等,纷纷致以感谢。 很多读者纷纷留言追思,“翻译艰辛,译者自知,为大师送行”“谢谢你让我们也读懂了茨威格”等。在全网形成了见贤思齐、追思名家的氛围,引领了网络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