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看招|抗汛一线,采访、安全咋兼顾?一等奖作者“照哥”硬核分享

2020-07-03 09:03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编者按:仲夏时节,雨到之处,江涨河溢。南方多地强降雨持续,防汛抗洪和抢险救灾处于关键阶段。新闻人闻“汛”而动、向险而行,及时报道汛情灾情,真实记录抢险救灾现场,各媒体进入全天候值守的临战状态。一线记者如何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深入现场完成采访任务?

  第28届中国新闻奖短视频新闻一等奖作品《柳州融水突围记 | 广西日报记者“失联”数十小时,在穿越40处塌方后发回灾区最新画面!》,是记者在抗汛一线用手机采访拍摄而成。这位不惧危险、深入现场的记者,名叫谌贻照,是广西日报柳州记者站站长,有过多次抢险救灾采访经历。常年奔走在基层的他,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照哥”。今天,让我们跟随“照哥”的镜头,倾听抗汛一线采访的实战经验,分享采访、安全兼顾的实用心得。 

  大汛来临,记者要深入一线采访,及时对汛情和险情进行报道和引导,做到“喉舌”和“耳目”并举,传播好声音、弘扬正能量。同时,我必须告诉大家,在洪灾一线采访,要特别注意“安全生产”,确保安全归来,确保圆满完成任务。

  2017年8月12日清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最偏远的杆洞乡突发特大洪水。我从微信中得到山里苗族群众发给我的受灾视频后,立刻从柳州驱车8个多小时,翻山越岭赶到灾区现场采访。傍晚19:30,我发回当地干部群众抢险的图文报道后,乡里电力和通讯中断,从此我与外界失联几十个小时。

  第二天凌晨4点钟开始,杆洞乡爆发更猛烈的洪水,全乡电力、交通、通信全部瘫痪,变成孤岛。大雨滂沱中,我只能用一台有防水功能的手机在抢险一线紧急采访:拍摄了山洪袭击杆洞的惊险场面,记录了乡干部组织群众紧急撤离、对被困在河边旅社里的15名游客实施救援的感人场景。

 

  《柳州融水突围记 》视频截图。照哥现场拍摄的短视频新闻性和现场感震撼人心。

  《柳州融水突围记 》视频截图。照哥用手机现场拍摄、同期声播报,凸显“在场感”。

  为了争取第一时间把灾情传递给外界,我先后两次冒险突围,在越过40处塌方后,终于见到往山里挺进的国家防总领导和市县救援人员。

  在向他们汇报山里的灾情后,我没有休息,极度困顿中继续赶路,到大山另一边的滚贝侗族乡的乡间客栈,争分夺秒将采访整理好的视频和图片,迅速发给正在焦急等待的广西日报新媒体部团队。这才有了荣获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短视频新闻一等奖的核心素材。

  对新闻事实清晰判断和对民情民意敏锐洞察,我认为,这是党媒记者在一线“眼力”和“脑力”的体现。这些能力要靠长期走基层来积累。

  大汛来临,新闻媒体要保持全媒体值守的临战状态,记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要深入一线采访,积极践行“四力”,对汛情和险情及时报道和引导,做到“喉舌”和“耳目”两大功能并举,传播好声音、弘扬正能量。

  《柳州融水突围记 》视频截图。照哥把镜头始终对准抢险救灾现场。

  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每次到洪灾一线报道,都必须特别注意“安全生产”,确保自己安全归来,圆满完成报道任务。无数次洪灾采访的经历告诉我,河边的建筑很危险,暴雨来临,必须保持警惕,随时观察水势,如发现异样,提前撤离。采访和撤离路途中,我们必须胆大心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确保安全。

  《柳州融水突围记 》视频截图。照哥提醒同行,河边的建筑很危险。

  2017年8月14日,照哥在突围路上。杨庆锋 摄。照哥提醒同行,要特别注意被山洪掏空的路基。

  发现前方山体有异响移动,立刻退到安全地带;特别要注意被山洪掏空的路基,紧靠道路里坎行走,观察前方没有异动后,快速通过危险路段。(谌贻照)

  2017年8月14日,照哥在突围路上。杨庆锋 摄。照哥提醒同行,突围时必须有熟知地形的当地干部群众陪同。走过湍急的洪水必须用木棍探清脚前的水深,和小伙伴携手小心翼翼往前挪步。

  2017年8月,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抢险救灾现场。

  2017年8月12日,照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抢险救灾现场采访拍摄。陈伟 摄。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1849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