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来自贫困乡村的精准脱贫故事

2020-10-16 16:09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来自贫困乡村的精准脱贫故事

  作者(主创人员):

  集体(汪晓东、刘文波、曹树林、李林宝、魏贺、周小苑、禹伟良、杨彦、卞民德、孙振、付文、侯琳良、朱佩娴、阿尔达克、高炳、张丹华、万秀斌、程焕、孙超、李增辉、朱磊、姜峰、张志锋、胡健、周亚军、赵鹏、张文)

  编辑:

  集体(李宝善、庹震、王一彪、张忠、禹伟良、卞民德、郝迎灿、李仕权、杨旭、吴丹、曹怡晴、张晔、亓玉昆、张帅祯、刘润函)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来自贫困乡村的精准脱贫故事

  代表作1:

  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

  引水修路产业兴 增收致富日子红

   "从小到大,我喝了几十年的雨水、盐碱水。"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高山乡布楞沟村,老支书马占海感慨,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怀,让乡亲们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

  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翻山越岭,来到海拔1900多米的布楞沟村,入户看望老党员和困难群众。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一定会给乡亲们更多支持和帮助,乡亲们要发扬自强自立精神,找准发展路子、苦干实干,早日改变贫困面貌。

  这几年,布楞沟村引来了水、修通了路,村民的日子变红火。

  引水修路,缓解"六大难"

  "看着自来水哗哗地流,那感觉像是在做梦"

  布楞沟,东乡语意为"悬崖边"。村如其名,山大坡陡、沟壑纵横,一度是东乡县最偏僻穷苦的村。

  "这里年均降水量只有29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490毫米,只能种点玉米和土豆,一亩地产量最多也就300斤左右。"高山乡党委书记马海明说,布楞沟村当年有"六大难"。

  吃水难,要么喝雨水或者河沟里的盐碱水,要么往返30公里到洮河取水;行路难,全村都是土路,又窄又陡;住房难,八成以上群众住的是土坯危房;上学难,村里只有一个三年制教学点;看病难,没有村卫生室,有个头疼脑热得到9公里外的乡卫生院;增收难,绝大多数村民不识字,没有一技之长。

  马占海回忆,受不了恶劣环境和落后面貌,许多人开始外迁。到2013年,原本800多人的布楞沟村,只剩56户300来人。

  2013年2月28日,布楞沟村安全饮水工程开工建设。4个月后,清澈的自来水就流进了村民院落。"看着自来水哗哗地流,那感觉像是在做梦。"马占海说。

  当年5月底,长达20多公里的水泥硬化路,将布楞沟与大山外的世界连接起来,还一举解决了整个布楞沟流域6个乡镇、20多个村、2万多群众的出行难题。

  水引来了,路修通了,基础设施瓶颈打破之后,布楞沟村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越走越顺。

  "近年来,在中石化集团、厦门市和上级党委政府帮助支持下,布楞沟村建成村办公楼、卫生室和小学、幼儿园,还建成了易地搬迁安置点,56户村民全部搬进了崭新的砖瓦房。"东乡县委书记马生荣说,总书记当年的嘱托已经逐渐变成现实。

  2012年底,布楞沟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624元,贫困发生率高达96%;2014年底,人均纯收入达到3419元,实现整村脱贫。2017年底,人均纯收入增长到6156元。

  扶贫车间,促内生动力

  "苦干不苦熬的想法,取代了‘等救济’‘靠帮助’"

  2017年,在陕西西安读硕士研究生的马娟,回到了东乡县老家,开始创业。

  "我注册了淘宝店铺和微店,准备做电商。"马娟告诉记者,馓子、小麻花等花馃馃食品,是当地的一大特产,几乎每个妇女都会做。"公司开业第一天,我在朋友圈发了个消息,没想到一下子来了200多个订单。"

  2018年4月,急需场地扩大再生产的马娟,经县妇联牵线,来到了布楞沟村。可她没想到,招工之初应者寥寥。"一是老观念作怪,不想让妇女抛头露面;二是看我一个女人,不相信我能带她们增收致富。"

  从易地搬迁安置点到村里的扶贫车间,最远不过10分钟路程。但最初一段时间,还是有大老爷们儿骑摩托车送媳妇儿过来,不时向院子里东张西望。马娟笑道,名义上是送人,其实还是放心不下。

  "每天工资100元,2018年赚了近8000元。"谈到务工,村民马麦热在笑逐颜开,"我老公跟着村里的工程队打零工,一年也就挣了7000来元。"

  布楞沟村民的精神面貌,正悄然改变。一位受访村干部坦言,过去几年,一些村民看到政府、企业想方设法帮助布楞沟村建设,不同程度产生了"等靠要"思想。如今,随着妇女就业带动以及驻村干部引导,"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观念、得过且过的风气进一步扭转。

  截至目前,村里的扶贫车间已经吸纳26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现在村里还有很多妇女抢着来,我们想再招20多个工人,满足每户都有一个人在这儿就业的需求。"马娟说,村里已为她们新建了一处300多平方米的车间,预计今年1月就能投产。

  以前,马生荣到布楞沟村调研,经常有群众反映困难;现在,村民们问的多是产业奖补政策、劳务岗位信息。"布楞沟村乡亲们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苦干不苦熬的想法,取代了‘等救济’‘靠帮助’。"

  种养结合,抱团谋发展

  "布楞沟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贫困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

  站在布楞沟村文化广场向南远眺,半山腰一排排绿色屋顶的建筑分外显眼,那是村里致富能人马大五德领办的布楞沟养殖专业合作社。

  16岁时,马大五德就离开家乡做起了肉羊、皮毛贩卖生意。得知习近平总书记在家乡考察的消息,马大五德感觉"布楞沟村的春天来了"。2014年底,他拿出攒下的175万元,回到老家与人合伙办起了养殖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占地25亩,有6个棚圈,肉羊存栏规模最大能达3200只。"马大五德说,2018年出栏3100多只羊,销售总额在430万元左右。

  布楞沟村素有养殖牛羊的传统,但规模一直不大。马大五德主动提出带领乡亲们抱团致富,合作社平价提供羊羔,负责日常防疫,并以每斤高于市场价2元的价格回购肉羊。

  2018年9月,在县乡两级党委和政府支持下,马大五德又与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协议:贫困户以甘肃省深度贫困村产业试点项目资金入股,合作社负责还本付息,并承诺自2019年起每年每户保底分红3000元。

  5年多来,东乡县把畜牧养殖作为布楞沟村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依托双联惠农贷和合作社,扶持农户发展肉羊产业。截至目前,布楞沟村建成3000只规模养殖场1座、200至500只规模的养殖场2座,累计发放良种羊852只,全村羊存栏量近2000只。

  结合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布楞沟村积极发展以啤特果、核桃、花椒、枸杞等为主的经济林。"2018年实施了近4000亩植树造林工程,不仅改善了昔日荒山秃岭的生态环境,随着经济林逐步进入挂果期,村民又增加了一项收入。"布楞沟村驻村第一书记陕斌杰说。

  "纵向看,布楞沟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贫困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但横向比较,布楞沟村差距依然明显。"马生荣表示,当地将以养殖业、食品加工等产业为发展重点,坚决把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要求落到实处。

  代表作2:

  江西井冈山市神山村——

  创业收获致富果 八方客来农家乐

  气温骤降,阴雨连绵,喧闹了大半年,神山村难得冷清。

  村不大,步行一圈,也就十来分钟;人不多,男女老少,统共54户231人。因为山高路险,神山村长期为穷所困,鲜为人知。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冒雪来到村里,看望慰问乡亲们。自此,神山村有了名气。

  先是道路拓宽,再是旧房改造,接着旅游兴起,神山村旧貌换新颜。趁闲暇,村支书彭展阳盘点游客接待量,变化不得了:2016年9万人次,2017年22万人次,2018年同比又增四成。

  人气旺了,荷包鼓了,但不能歇脚。习近平总书记叮嘱:"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3年过去,言犹在耳,神山人继续奔梦小康。

  告别贫困

  "总书记讲‘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神山村已经实现了"

  雨势稍弱,恰遇彭夏英。此前,她和丈夫张成德先后患病,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习近平总书记来时,在她家座谈半个多小时。

  "总书记一间一间屋子看,跟我们算收入支出账。"那天的对话,彭夏英记得很牢。"总书记问,黄桃、茶叶收入稳定吗,可持续吗?我说有分红,还拿股权证给他看。问电视能收几个台?我说有四五十个,总书记就拿遥控器查看。"

  2016年春节刚过,"成德农家宴"开了张。这是神山村第一家农家乐。彭夏英和张成德犯过嘀咕,本来就是贫困户,万一不挣钱咋办。没承想,游客纷至沓来,最多时一天八九桌,一家人忙得团团转。

  "一年能挣好几万,黄桃、茶叶有分红,土特产还能卖万把元。"彭夏英说,2018年新增了民宿,10个床位,增收4000多元。

  生活有保障,脱贫可持续,彭夏英和张成德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改变不止于此。前些年,神山人背井离乡,四处讨生活,常年在村的仅30余人。2016年春节,外出村民都返乡过年。彭小华和妻子决定,这回不走了,就在家乡创业。

  下这个决心,其实不容易。

  "过去也创业,养过娃娃鱼、竹鼠、山羊,跑过班车开过店。最难的时候,到河里挑沙子卖。"回首过去,彭小华感触良多,"失败一次,就换一个从头再来,只想走出一条路。"

  彭小华会养蜜蜂。可头几年忙于生计,照顾不周,20箱蜜蜂越养越少,最后只剩5箱。返乡后,彭小华有时间有精力,2018年把规模扩大到40箱,不仅卖蜂蜜,还卖蜂种,一年少说能挣两三万元。再加上农家乐、民宿,日子比蜜甜。

  这样的故事,在神山村不胜枚举。井冈山创造出"红蓝黄"精准识别模式,织就细密的脱贫保障网,于2017年初率先脱贫出列。神山村则是"率先中的率先",一户一亩竹茶果、一户一栋安居房,广开农家乐,织密保障网,贫困帽子被丢进大山深处。

  村里的笑脸墙上,10多位村民开怀大笑的瞬间,被照相机定格。行走神山村,不管遇到谁,提起现在的日子,都是满脸带笑。

  "总书记讲‘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神山村已经实现了。"64岁的赖福山,当过12年村委会主任,点滴变化看在眼里。"村民的精神面貌真是大变样,不像过去天天愁这个、愁那个,不知道怎么发展。"

  2017年,神山村贫困户人均年收入8700多元,非贫困户突破16000元。神山村被评为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文明乡村。

  转变观念

  "政府扶持我们,不是抚养我们。要是富裕不起来,那就辜负了总书记的期望"

  "入股的几个人,都是村里干部。"

  "他们也搞餐饮,影响村民生意。"

  新落成的扶贫大讲堂,争议不小。说起这事,村干部也一肚子委屈:"开了几次会,叫村民一起干,可没人响应,只好干部带头。"

  黄洋界,八角楼,神山村夹在中间,位置得天独厚。尝到了旅游的甜头,神山人认准这是条好路子,一股脑冒出17家农家乐。

  可搞旅游,终究是新鲜事,真做起来,烦恼也不少。

  论空间规模,神山村地域太小;论旅游产品,神山村相对单一。游客慕名而来,不大会儿就看完,顶多拍个照、打几下糍粑,往往饭都不吃就走。

  "服务水平、硬件都成问题,很多团队一听说村里的接待能力,就不来了。"彭展阳说,游客需求多样化,神山村却满足不了,"游客越来越多,但能留下来的少,村民挣不到钱。"

  2018年上半年,一次接待活动,让村干部李石龙大长见识。服务人员都是借调来的,全程专业化、标准化服务。客人从落座到离开,用餐过程中,不用起一次身。

  "我们的农家乐,客人坐下,想喝茶没茶,用餐没纸巾,吃完饭没牙签。"李石龙坦言,不赶紧转变,肯定难长久。

  "政府扶持我们,不是抚养我们。要是富裕不起来,那就辜负了总书记的期望。"彭夏英也担心,单打独斗,成不了气候。

  一方水土,如何能长久富裕一方人,神山村寻路心切。

  村里的全国人大代表左香云,领衔旅游协会,对外跑市场,对内统一分配客源。村里改造进出黄洋界的古道,建成红军小道,将附近红色遗址穿珠成链;依托扶贫大讲堂,开发精准脱贫课程,成立好客神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对接红色旅游培训机构。

  不过,对这些新尝试,不少村民观望。最大的顾虑,还是怕搞不成。

  茅坪乡党委书记刘晓泉说,村民有疑虑、不理解都正常,是对发展路径和理念的认知有差异,"观念碰撞不是坏事,起码说明村民有发展意愿。党委和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引导干部群众劲往一处使。"

  规划未来

  "生活好的过得更好,生活一般的上台阶,脱贫致富的果子越结越实"

  新房即将完工,赖福山和儿子商量,只留一层自住,其它租出去,用来做民宿。

  "一年租金6000元,有客入住,一间房一晚还能得10元。"这事,一家人都赞成。赖福山笑言,"我们也想沾沾旅游的光。"

  神山村有两个村组,一个是神山组,一个是周山组,相距1公里。老话说,自古神山一条路,走到周山路一条,必须原路返回。虽属一个村,却像两个世界:神山组游客爆棚,周山组鲜有人至。

  2017年,有企业到神山村开发民宿。仅有15户的周山组,有7户签了房屋出租合同。

  "少数人富不算富,共同富裕才是真富。"挂点联系神山村一年多,茅坪乡干部李燕平说,"要让更多村民融进来,一起增收致富奔小康。"

  近3年间,记者多次走进神山村。与前两年相比,这一年神山村的发展似乎变慢了:有的规划尚未落实,有的道路仍在建设,有的工程刚起了头。

  "一开始要做的事很多,变化比较明显。现在做提升,劲都使在暗处。"在刘晓泉看来,这是神山村必经的阶段。"后续发展要靠市场,不然现在搞得漂漂亮亮,没有市场主体运营维护,难免走向衰落。"

  一系列动作,正悄然展开。向外看,黄洋界、神山村、八角楼连点成线,一条精品旅游线路即将打通。向内看,神山学院规划设计完成,糍粑小镇加快推进,民宿改造雏形渐显。

  那年跟总书记一起打糍粑的李宗吾,刚把客厅的水泥地换成了水磨石,二楼正逐间改造。他还有个计划:收拾一下存放杂物的仓库,夫妻俩住过去;腾出来的房子,全部做民宿。

  之前,儿子贷款做生意失败,李宗吾再遇事,坚决不贷款。可看到企业投资的民宿项目进展飞快,他有些坐不住。这天,正巧赶上井冈山农商行来做金融扶贫宣讲,他也领了一张票去听。

  "生活好的过得更好,生活一般的上台阶,脱贫致富的果子越结越实。"左香云也在找资金,想帮村里修条旅游环形路,沿线增设摊位,让住得偏的村民也来挣钱。

  离开神山村,阴雨天行将结束。之前被冰冻压弯的翠竹身姿渐挺,耳畔回响起村民的话:"过段时间你们再来,一定会有新看头!"

  代表作3:

  四川昭觉县三河村——

  产业兴旺火塘暖 文明卫生气象新

  再次围坐在吉木子洛老阿妈家的火塘边,洛古有格对5年前的选择,更加笃信。

  30岁的洛古有格,是四川凉山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仅有的几名大学生之一,2013年从重庆辞职,回乡搞起了乌金猪养殖。

  "辛辛苦苦供你读书,就是希望你能走出大山,你却跑回来养猪!"母亲气得直哭。

  山梁上的三河村,平均海拔2500米,清一色的简陋土坯房,典型的彝族聚居深度贫困村。同其他不少村寨一样,这里的彝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发展认同上,长期以来与现代经济生活存在较大差距。

  让洛古有格心有笃定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勉励。

  "要培养本地人才,引导广大村民学文化、学技能,提高本领,还要移风易俗,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2018年春节前,在三河村吉木子洛老阿妈家的火塘边,习近平总书记为当地脱贫攻坚工作开出良方。

  新房在建,产业在兴,风气在变,习惯在变,观念在变。火塘温暖依旧,彝寨气象一新。

  洛古有格如今已是当地有名的创业明星,母亲变成他最铁杆的粉丝。

  感恩奋进加油干

  空前举措攻坚直过民族脱贫,自我发展意愿拔节生长

  隆冬清晨,雾凇漫山遍野。三河村村民郑土呷怀揣一条尼龙绳,徒步翻过道道山梁。抵达乡道岔路口时,阳光正好从山巅林梢漫透出来。

  三河村第一书记张凌,早已在此等候。不远处的红色卡车里,从四川达州运来的44头西门塔尔母牛,背部已喷上编号。

  这天抓阄选牛,村里要求每户家庭来一位代表,拉马俄莫却把一家五口都叫来。"之前养过两头,总共卖了一万八千元,家里一下就脱了贫。今天家里人都过来沾沾喜气。"

  "下一户,郑土呷!"听到叫号,郑土呷一溜烟跑上前来,右手在胸前搓了搓,小心翼翼伸进文件袋,在里面搅一圈,捏出一张小纸条,"7号牛。"

  "每头牛折合6582元,要好好养,不能杀、不能卖,3年内还款,免息。"听着村干部的叮嘱,郑土呷在合同上按下红指印。取出早已备好的尼龙绳,他麻利地牵上牛。这头"宝贝疙瘩",承载着郑土呷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上世纪50年代,凉山州实行民主改革,世居在这里的彝族群众,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成为"直过民族"。这里的脱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繁重。

  "总书记十分牵挂彝族群众,党的十九大后考察脱贫攻坚的第一站,就是凉山。在彝区腹地,总书记强调,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温暖了大凉山村村寨寨、家家户户,极大鼓舞了彝乡儿女脱贫奔小康的斗志。

  面对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力度、综合帮扶力量,感恩奋进响彻大凉山:"精准扶贫‘瓦吉瓦’(彝语:好得很)!"学汉语、学政策、学法律、学技能,农民夜校热闹了,县委党校来了一拨又一拨的"泥腿子"。种了一辈子的马铃薯换种后效益剧增,易地搬迁的彝家新寨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一盘乡村旅游的大棋开始布局……

  洛古有格干得更欢了,养殖合作社有110户农户加入,2018年销售仔猪2000多头,带动户均增收3000元。

  "自我发展意愿在前所未有地拔节生长!"火塘里柴火烧得劈啪响,跳动的火焰,映红了洛古有格黝黑脸上的笑容。

  "一村一幼"全覆盖

  让孩子们受到更好教育,掌握人生本领

  "老师,我会念!"看着黑板上的字母"k",讲台下一排排小手举得踊跃。

  抵达昭觉县三岔河乡中心校时,已近正午时分。教室里,34岁的教务主任刘金贵领着65个彝族孩子,正认真读写拼音。

  回彝乡当老师,是刘金贵人生最勇敢的决定。大学毕业后,在昆明工作的他月薪过万。可2011年的一堂语文课,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我妻子在昭觉当老师,有天请了病假。我刚好休假,就去替她上课。"自告奋勇的刘金贵,却在六年级教室败下阵来,"整堂课我使尽全力,胆怯闭塞的学生,还是一脸茫然。"

  深受触动的刘金贵,不久就参加了特岗教师招聘,考入三岔河乡中心校成为小学老师。"彝乡要发展,教育必须跟上,让孩子们受到更好教育,掌握人生本领。"

  刚开始,班里只有12名学生。"秋季农忙,家长让孩子收玉米,班里就只剩三四个了。"刘金贵说。

  学前教育曾是凉山教育体系中最突出的短板,彝区孩子学汉语晚,语言障碍导致"学业困境","厌学—辍学"恶性循环斩而难断。

  "控辍保学"倒逼昭觉县率先在全州探索学前教育。2014年,三岔河乡中心校成立学前班;两年后,"一村一幼"教学点顺利开办。"如今,小娃娃一年级前,都已读过3年学前教育。"刘金贵难掩兴奋。

  正说话间,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冲出教室。三河村7岁的吉麻衣三看见记者,嘴角露出微笑。"会写自己名字吗?"他点点头,拿过记者的笔记本,一笔一画,认认真真。

  "每天放学,吉麻衣三走1小时山路,顺便帮奶奶把马牵回家。"刘金贵告诉记者,老人供3个孙子上学,"地里活再累、再忙,也不允许娃娃缺一堂课。"

  如今,凉山基本实现"一村一幼"全覆盖。大凉山深处,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就在刘金贵们默默坚守的岁月里萌生。

  移风易俗好生活

  精准扶贫走好群众路线,延续千百年的陈规陋习正被改变

  一间大通屋,几张床,屋里陈设简陋,但很干净。对吉木子洛而言,天天打扫已是习惯成自然。"以前生病,总以为是有鬼附身。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彝族乡亲说,过去的确是有‘鬼’的,愚昧、落后、贫穷就是‘鬼’。总书记的话印在我们心里。现在大家知道了,改变生活习惯,把家里和个人的卫生搞好,‘鬼’就会被驱走了。"老阿妈说。

  深入大凉山腹地,欣喜发现,精准扶贫走好群众路线,锲而不舍驱"鬼"除"魔",延续千百年的陈规陋习正被改变。对此,三河村第一书记张凌深有感触。

  "门外堆着牛粪,蚊蝇乱飞。"初上任时,村里环境卫生状况给他一个下马威。而最让他头疼的,是大操大办的风气:一场婚丧嫁娶,动辄花费二三十万元,留下还不完的债。

  "办个喜事,花费这么大,今后日子怎么过?"张凌和驻村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劝说,却常遭冷遇。一次入户走访,就被50多岁的说迟阿呷"逐客":"祖祖辈辈的习俗,凭啥要改?"

  旧风难移,村支部书记某色比日急在心里。他召集村里各家族代表,让大家反复劝说自家族人。最终,三河村建立起红白理事会,并制定了章程,对婚丧嫁娶中的花费作出限制。

  同时,定期开展"四好"文明家庭评比,通过社会扶贫为每户购买洗衣机,引导群众从洗脸、洗手、洗衣服这样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洗衣机在农村是"大件","重赏"之下,村民们逐渐形成洗衣服的习惯。而对不愿改变的村民,张凌自有妙招:驻村工作人员自带洗衣粉、水盆,轮流到其家中帮助洗衣服、被套,时间一久,再懒散的村民,脸上也挂不住,加入到讲卫生的行列中。

  如今在三河村、在整个凉山彝区,移风易俗蔚然成风,"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形成好习惯,养成好风气"已经深入人心。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4443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