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视频聊天网站缘何成毒品“专卖店”

2020-10-16 16:08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视频聊天网站缘何成毒品“专卖店”

  作者(主创人员):

  李超、傅瑶池、程蓉、郭阳琛、赵春燕

  编辑:

  集体(李立红、张凌、郝帅、高山、李雅娟、江山、王聪聪、邹艳娟)

  视频聊天网站缘何成毒品“专卖店”

  传播快 范围广 犯罪数量大

  视频聊天网站缘何成毒品"专卖店"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超 实习生 郭阳琛 傅瑶池

 

  2018年2月27日,江苏张家港人李刚(化名)因吸毒被拘留。警方在他的手机上发现了网络聊天室以及微信转账记录,他在网上购买了15克冰毒。同年9月10日,家住江苏常州武进区的童晓(化名)取快递时,被几名便衣警察围住。警方在其快递中发现了十几袋红糖,里面藏有两包冰毒,共计20.29余克。

  不管是李刚,还是童晓,他们都是一个名叫"CF聊天室"的常客。"CF聊天室"宣称是"世界上最大的视频聊天社区,拥有几千个视频聊天室,活跃用户达数百万,与不同国家的在线网友一起聊天。"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以"毒品""网络聊天室"为关键词检索到16条结果,其中有4件案件明确涉及"CF聊天室"。事实显示,以"CF聊天室"为代表的网络聊天室已成为网络毒品贩卖中重要的一环。

  视频聊天室如何演变为毒品"专卖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展开调查。

  视频聊天室被吸毒者视作"天堂"

  初中毕业后,做小生意的李刚多次因赌博、吸毒被行政处罚。2018年年初,在"毒友"介绍下,李刚在"CF聊天室"注册了账号,很快认识了"志同道合"的网友王晨(化名)。聊了两三次后,李刚了解到王晨不仅吸毒还贩毒,就准备找王晨买冰毒"尝尝"。几天后,他就收到了"藏"有冰毒的快递。

  这是他第一次在网上用货到付款的方式购买冰毒,对他来说,在网上买冰毒,价格便宜,也相对安全。

  2月22日,李刚在"CF聊天室"和王晨聊天时,又以每克260元的价格购买了15克冰毒。27日凌晨,王晨在聊天室告诉李刚已发货,冰毒放在一个10厘米左右的小音箱里。为保险起见,收货人写的是假名"黄英",也没有发快递单号。这天早上,李刚被张家港警方抓获,王晨闻讯后消失。

  在武进看守所,童晓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CF聊天室"被称为吸毒者的"天堂"。初中毕业后,童晓因打架斗殴三次被判入狱,直到2008年才刑满释放。之后,他开始做土方生意,其间又因吸毒被拘留两次。

  平时,童晓经常会在聊天室"闲逛",常会有网友主动找到他。一次,一名女网友主动询问他是否要"货"。童晓心想家里冰毒所剩无几,便答应了。之后,他被介绍给了网友李德(化名)。"这样的互相介绍在圈子里很普遍。"听说李德的朋友"有货",童晓不假思索地订了10克,给对方转了4500元。

  这并不是童晓第一次在"CF聊天室"购买冰毒。最初,童晓是通过QQ远程下载软件,安装了"CF聊天室",进入聊天室后发现里面基本都是吸毒的人。

  家住成都的李德今年只有32岁,他接到订单后,专门将冰毒约等分为两份,分别用透明胶带绑好,装入红糖袋子中,混杂在十几包塑料红糖包里。最后,在红糖盒子外套了层快递盒子,用胶带将整个盒子包紧,联系快递员寄出去。

  来自张家港的办案民警表示,如果不把红糖一包包拆开,就不会发现里面藏着冰毒,而快递员一般不得随意打开包裹检查。

  9月20日清晨,李德被警方抓获。

  建立在虚假信息上的毒品交易"新链条"

  上述两起案件中,买卖双方在寄送快递时无一例外都使用了虚假信息。目前,售卖毒品的王晨仍未被抓获。张家港市人民检察院办案检察官杨扬琴凭借多年办案经验估计,在短时间内抓获王晨的可能性很小,即使抓到,也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

  "网络聊天室和现代快递配合,俨然组成了毒品交易的‘新型链条’。" 杨扬琴说,最近几年,江苏发生了多起类似案件,"我甚至怀疑这背后存在一个大型贩毒集团。"

  公开资料显示,"CF聊天室"总部位于美国,官方服务器也放在国外,但其在国内的受欢迎程度明显超过国外。任何进入聊天室的用户,都会默认自动开启摄像头。其官方介绍定位是视频聊天及视频会议工具。

  "CF聊天室"宣称是全球LIVE交友直播赚钱平台,全球注册量有3亿。打开首页是聊天室,分为你附近的聊天室、最受欢迎的聊天室、人气最高的聊天室等,内容多数是一些衣着暴露的女子。与普通视频直播不同,点进去后不仅可以看到"主播"的影像,自己摄像头中的画面也会出现在屏幕上。同时,该软件还可以搜索并添加联系人进行视频聊天。

  在"CF聊天室"里,普通用户能够观看的视频十分有限,仅有几十个。要想观看更多视频直播,需要激活码或者开通会员。其中会员分为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缴费不一样,享受的服务也不一样。

  有着20多年毒品犯罪类案件代理经验的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检察院员额检察官张雪梅说,以往毒品交易都是面对面进行,近年来出现了新的交易方式,比如通过快递,还出现了专门交易毒品的网站。如果说之前的毒品交易是私下、秘密进行的,毒品交易网站的出现,相当于有了毒品"专卖店",在这里,瘾君子可以挑挑拣拣讨价还价,毒品买卖公开化了。

  办案民警介绍,"CF聊天室"网站服务器设在境外,即使查找到其地址,对于破获案件也有很大难度。

  张雪梅担心,网络平台的特点是传播快、范围广、犯罪数量大,任其发展,毒品犯罪打击难度会加大,也会给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应加大力度查处。

  如何给互联网 "消毒"

  早在2001年,联合国麻醉品管理局就向全球发出警告: "毒品正通过互联网销售,私人聊天室正被毒品商利用,人们在互联网上正面临着毒品的威胁。"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通过快递邮寄违禁物品的案件日益增多。现在快递物品时,有时甚至不需要真实信息,就可以将违禁物品运送出去。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以"毒品""快递"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共有8500条结果。其中,2011年前每年的案件数量均为个位数,之后呈爆炸式增长,2017年有2139件,2018年有2024件。

  "这些只是相关案件的‘冰山一角’。"杨扬琴说,因为快递行业对于个人信息审核不严,许多案件很难追查。

  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院长谭和平教授介绍,"CF聊天室"之类的视频聊天平台逐渐成为毒品犯罪的"温床"。现实中许多相似案例表明,借助网络视频聊天室进行吸毒表演、组织吸毒,可以打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来自世界各地几千人、甚至几万人共同在线的情况也十分常见。

  谭和平表示,吸毒者多数通过朋友介绍相识,还有一些网络聊天室会划分不同类别的社区,这些社区类似于QQ群,吸毒者可以在这些社区中找到兴趣相同的人,从而进行跨地域的毒品交易。

  谭和平认为,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为犯罪人员逃避打击提供了最佳掩饰,给司法机关发现并查处犯罪带来极大障碍。此类涉毒违法犯罪往往难以被发现而长时间存在,调查取证等工作的难度较之传统犯罪也更大。

  谭和平建议,对于明知或应知他人实施毒品交易等犯罪行为,而仍提供服务的第三方平台,要明确共同犯罪责任,并予以从严打击。如明知他人从事毒品犯罪仍予以网络接入的公司或提供身份证给他人上网从事贩毒的人,明知他人进行毒品交易仍予以运输的快递公司,明知他人进行毒品交易仍予以资金结算的公司等。同时,公安部门应加大对境外非法网站的治理。

 

  江苏首例贩卖新型毒品"小树枝"案一审宣判

  警惕伸向90后的"魔爪"

  通讯员 赵春燕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超

  长约4.5厘米,直径约2毫米,颜色呈黑褐色,外观似树枝。这是一种新型毒品"小树枝",含有我国列明管控的新精神活性物质AMB-FUBINACA成分,经唾液分解后,吸食者会出现头晕、恶心、气短、胸痛等症状,严重的会引起心脏骤停和失去意识。

  据了解,"小树枝"又称"雅典娜小树枝""维纳斯香薰""派对小树枝"等,从属于第三代毒品,虽未被国际禁毒公约管制,但具有与管制毒品相似甚至更强的兴奋、致幻效果,危害比海洛因等第一代毒品更大。因强烈的致幻效果迎合了部分青少年追求刺激的需求,近年来,"小树枝"在流连夜店、酒吧的年轻人群体中盛行,严重侵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日前,江苏江阴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江苏省首例贩卖新型毒品"小树枝"案一审宣判,江阴市人民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处朱峰(化名)有期徒刑6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剥夺政治权利1年。

  新型毒品穿上伪装衣,销售更隐蔽

  出生于1993年的朱峰有两个孩子,在快递行业工作,虽然辛苦些,日子却是平凡而温馨。

  2018年2月,朱峰认识了杭州的郑秋(化名),并第一次听说"小树枝"。当时,他就觉得卖这个东西很赚钱,买的人多,钱来得快。家里经济压力大,他想谋个副业改善下生活。

  随即,朱峰就向郑秋购买了"小树枝"的原料,那是一包用塑料袋裹着的深绿色粉状物,通过上网学习教程、购买辅助材料工具,朱峰开始学习制作"小树枝"。

  "我其实也不知道具体材料的配比,就是稍微混合一下,晒干后切成树枝的大小,成品约0.1克每根。"朱峰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自己制作后也"尝"过,感觉头脑发热,人很精神。

  "小树枝"制作出来后,朱峰一直在思考,通过何种方式销售又快又隐蔽。朱峰用来销售的微信号是AAA霸道,为了扩大客源专门印制了一些名片,"郑秋告诉我,‘小树枝’的主要顾客在酒吧中,所以我经常去酒吧散发名片。"

  朱峰的"客户"越来越多,他还被介绍给其他顾客,这样的互相介绍在圈子里很普遍。面对新客户,朱峰还会赠送附加的"吸食教学视频"。

  朱峰说,每根"小树枝"成本大约是10元,销售价格在150元至300元不等,目前售出了200多根,销售对象主要是晚上玩通宵、喜欢刺激的20岁出头的青年,交易时间基本都是在凌晨左右。销售地点多是各个酒吧或者宾馆等公共场所。

  接单渠道打通后,朱峰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送货。"我父亲朱平(化名)在无锡是开滴滴的,我当时就考虑到可以让他帮着‘带货’。"

  与客户谈好价格后,朱峰就把客户的联系电话、地址、数量等告诉朱平,安排送货。

  对一些较远的地区,朱峰有时会安排快车或快递公司、美团跑腿送货。由于"小树枝"外形与"线香"相似,当运输方问及货物品种时,朱峰一般会解释是熏香或者芯片。

  "微信接单、现代快递、美团送货相结合,俨然组成了毒品交易的新链条。"有着多年毒品犯罪类案件办理经验的江阴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龚雪娇说,如果说之前的毒品交易是私下、面对面进行的,那么现代毒品交易的隐蔽性就更强了。

  龚雪娇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新型毒品首先外形极具迷惑性,善于伪装成各种花样,以"小树枝"的外形出现,等于给毒品穿上了一层"伪装衣"。而且,"小树枝"的吸食方式不同于传统毒品的注射、烫吸,它一般分成若干段,混在香烟中吸食,方式相对隐蔽,加上隐蔽的运送交易方式,使得打击、惩治新型毒品犯罪更具挑战性。

  吸食者是有固定交友圈子的年轻人,一人沾染整个圈子沦陷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不管是新型毒品"小树枝"的贩卖者,还是吸食者,大多是90后年轻人,且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接受过大学教育。

  "办理该案中,我们发现,吸食‘小树枝’的基本都是17岁至28岁的青少年,其中还有未成年人,他们有固定的交友圈子。"江阴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许新学说,新型毒品吸食人员虽然来自不同阶层、从事不同行业,但年轻、有固定的交友圈子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在这些年轻人的圈子中,追求独特、前卫新潮是他们的典型特征,只要一个人沾染上新型毒品,很快整个圈子便会跟风沦陷。

  "小树枝"在国外未被国际禁毒公约管制,吸食是合法的,在国内却属于国家管制类物品。因此,一些从国外回来的留学生也是吸食"小树枝"的重点人群。"新型毒品很难从吸食者身上检测出来,但其危害程度丝毫不亚于诸如海洛因、冰毒、K粉等传统毒品。"许新学说。

  根据今年1月16日国家禁毒委员会印发的《3种合成大麻素依赖性折算表》,1克"小树枝"相当于5.5克海洛因,危害性更大。

  毒品不仅侵蚀健康,还会腐蚀灵魂。青少年群体由于年纪小,对事物充满好奇心,辨别能力不强,法律意识不深,容易滑向毒品犯罪的深渊。

  许新学建议,应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在价值导向上下功夫,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预防,让青少年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对新型毒品的辨识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远离毒品。同时,公安、交通、邮政等职能部门要做好禁毒宣传,加强对物流从业人员的禁毒教育,完善快递物流监管,强化身份验证、视频监控等技术的运用,从物流渠道掐断新型毒品的传输途径。

  

  具有匿名性和隐蔽性 容易滋生各类违法犯罪

  警惕"暗网"盯上年轻人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超 实习生 程蓉

  "我宁愿从来没接触过‘暗网’,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今年30岁的海南人何世(化名)在江苏海安市看守所拿到了法院的判决书。去年7月,他因贩卖毒品被江苏警方抓获,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1万元。

  何世接受采访时说,是"暗网"让他突破了道德底线。

  "暗网"是指隐藏的网络,普通网民无法通过常规手段搜索访问,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软件、配置或者授权等才能登录。由于"暗网"具有匿名性等特点,容易滋生以网络为勾联工具的各类违法犯罪,一些年轻人深陷其中。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搜索显示,涉"暗网"的案件共有21例,涉及贩卖毒品、传播色情恐怖非法信息、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行为。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国内访问"暗网"人数的不断增加,年轻人群体在不断扩大,甚至还有未成年人涉及其中。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暗网"实施违法犯罪的情况日益增多,公安机关不断研究"暗网"相关违法犯罪问题,强化对"暗网"犯罪的打击力度,并敦促有关单位加强网络安全保护工作,从源头上堵住安全隐患。

  "虽然‘暗网’具有匿名性和隐蔽性等特点,但‘暗网’不是‘法外之地’和‘避罪天堂’。"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局长王瑛玮日前在公安部新闻发布会上说。

  用比特币在"暗网"购买毒品后高价在国内销售

  2014年左右,何世喜欢泡在国外网站论坛里,无意中了解到了"暗网"。网络维护专业出身的他,对此充满好奇。通过一系列操作,他看到了一个迥异于平常认知的网络世界。

  "枪支贩卖、毒品买卖、器官买卖、血腥视频……虽然不知真假,不过人性的恶在上面展示得淋漓尽致。"何世说,这是一个自由度高、极端事物与不极端事物并存的网络世界。他最初只是在上面浏览一些新鲜事,从未想过利用它做别的事情。

  后来,他看国外小说,留意到一位名人作家在书中提到致幻药LSD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灵感,"我就特别想知道那是种什么样的感觉。"何世说。

  LSD的学名为"麦角二乙酰胺",是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尽管接触到的宣传都说毒品是害人的,但在这些书籍中,何世却看到了"造就技术提升"的神奇作用。"这颠覆了我对毒品的认知。"

  何世想先从LSD开始尝试。2018年,他通过"暗网"联系到一个波兰人,以比特币支付,购入200多贴单价30元的主要成分为LSD的毒品"邮票"。

  "色彩错乱,时空颠倒,好像体验了几种人生,度过了三生三世。"何世接受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描述了吸食"邮票"的感觉,他认为这种致幻药没有成瘾性,也是无害的。

  何世意识到"邮票"在国内有很大的市场。没过多久,他辞掉了原来的房地产销售工作,专门在暗网上联系境外卖家,购买"邮票",通过微信和网络联络国内买家,将收到的"邮票"以每贴160元至200元人民币的价格进行销售。

  "暗网"成为滋生犯罪的温床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输入关键词"暗网",共搜索到21例案件。其中,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以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有8例、7例,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罪共3例,其他三类犯罪各有1例,分别是绑架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2018年9月,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了萍乡首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被告人通过"暗网"购买公民信用卡信息,然后绑定手机支付, 盗刷信用卡获取非法利益。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两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并处数十万元罚金。

  今年6月,云南省罗平县人民法院也公布了一起利用"暗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例。被告人在境外网站发帖,标明提供个人户籍、全家户籍、开房记录、同住记录等公民个人信息的服务项目及价格,并在"暗网"市场上以比特币交易,于2018年4月至11月期间,非法获取、出售多人个人信息1000余条,获利1.33315比特币,并将1.30948比特币兑换成人民币41397.35元。

  判决书显示,被告人称其找工作受骗后,萌生了"通过网上提供个人信息来赚钱"的想法。他出售信息的方式大多是通过中文论坛网、暗货交易市场发给对方,有一部分是通过社交软件发给对方。信息主要有人员轨迹、开房记录、手机开户信息等,其中,价格最高的是手机定位信息,最低的是户籍信息。

  此外,暗网中的淫秽和暴恐视频也比较普遍。山东省平邑县人民法院判决的一起案件显示,被告人通过"暗网"了解并下载、交换获取淫秽和暴恐视频文件,并向3人传播以牟取利益。

  据一名网络技术从业者介绍,因访问匿名性、信息加密性和服务器隐藏性,"暗网"在2004年以后,很快成为不法分子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新渠道。除了进行违禁商品非法交易,色情、绑架、暗杀、暴恐等非法信息也极为丰富,甚至已成为恐怖组织活动的重要平台。

  "暗网"并非法外之地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4月30日,最大的"暗网"市场"梦想市场"宣布关闭。同一天,来自欧洲、加拿大和美国的执法机构开展行动并对外宣布,国际执法机构逮捕了61人,关闭了50个用于非法活动的黑暗网络账户,执法部门执行了65份搜查令,查获了2995公斤毒品、51支枪支以及超过6200万欧元。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暗网"相关案件16起,抓获从事涉"暗网"违法犯罪活动的犯罪嫌疑人25名,其中已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有两名,刑事拘留23名。

  随着国内访问"暗网"人数不断增加,其中年轻人群体也在不断扩大。"暗网"已成为国内网络空间治理的新领域,"暗网"犯罪也给网络空间治理带来新挑战。

  江苏海安市公安局刑警大队七中队副中队长金明表示,当前打击暗网犯罪存在制度、技术等多方面难度,所以各国打击成效也参差不齐。由于网络与物流的相互配合,导致涉毒犯罪形态变得更为专业,且贩毒群体年龄层次偏低,具有职业化倾向。网络无国界,必然要求各国在法律、制度、技术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抓住关键环节,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不让"暗网"成为法外之地。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战略研究所倪俊博士撰文指出,中国应在学习借鉴国外"暗网"治理经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开展符合中国国情的治理措施。有关政府部门应组织国内重点网络安全研究院所,展开专项工程攻关研究,尽快拥有适应中国网络空间治理需求的"暗网"管控技术能力。

  江苏诺法律师事务所樊国民律师指出,"暗网"犯罪取证困难,这给执法部门打击犯罪增加了难度。建议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来提升取证能力。另外,国家应与一些涉及网络安全的企业建立合作,联合开发技术和工具,让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治理"暗网"的具体行动中来。

  他还建议,要强化相关法律法规落地,出重拳铲除制作售卖假身份证、黑电话卡、虚假ID等网络黑灰产业链,公安、网信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暗网"打击行动,加大对"暗网"和利用"暗网"实施犯罪行为的监控和打击力度。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4443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