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融媒体报道——“同走新闻路”

2020-10-23 16:20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融媒体报道——“同走新闻路”

  作者(主创人员):

  集体(曾福泉、王世琪、钱祎、吴妙丽、陈文文、何苏鸣、裘一佼、翁浩浩、翁杰、聂伟霞、陈佳莹、童颖骏、方力、刘乐平、李月红)

  编辑:

  集体(张亮、檀梅、许春初、邓国芳、刘伟、李雅南、童健)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融媒体报道——“同走新闻路”

  

  代表作1:

  三代新闻人同访省农科院,追寻61年前的伟人足迹——

  永远做农民兄弟的贴心人

  

  这是一篇诞生于61年前的新闻报道。

  它生动展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忧乐万家的为民情怀,身体力行的实践精神。报道首先在《浙江日报》刊发,《人民日报》等随后转载,还被编入小学语文教材,这在新中国新闻史上是罕见的。

  它发出了农业发展离不开先进科技的重要信号,激励几代农业科技工作者躬耕乡野,奉献智慧和汗水,推动浙江农业不断跨上新台阶。

  这篇报道就是1958年1月24日《浙江日报》头版刊发的《毛主席在浙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六十一载风云,弹指一挥间。季春时节,我们和这篇报道的作者、87岁的老记者吕韶羽一道重访浙江省农业科学院(1960年浙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扩建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追寻伟人足迹,与几代农业科技工作者共话为农初心。

  一段印迹:温情如昨毕生难忘

  4月12日,汽车驶进省农科院,几座新落成的科研大楼映入眼帘。得知省农科院现在设有17个专业研究所,科研创新基地遍布全省,吕韶羽不禁感慨:"变化太大了!"

  61年前,省农科所周边还是大片的农田,两幢试验楼显得十分醒目。在1958年1月那个不平常的星期天,毛泽东来到这里,他不仅现场观察省农科所科研人员用改进后的新式农具——双轮双铧犁耕地,还牵过牛绳,自己吆喝着,认真地耕了50多米地。

  走进省农科院院史馆,我们看到几幅定格当年珍贵瞬间的照片,以及那台见证了历史的双轮双铧犁。省农科院的同志随后又领着吕韶羽来到大院中的纪念石前:"这里就是当年毛主席亲自试验双轮双铧犁的地方。"

  "我是在毛主席离开杭州后来采访的。我在农科所‘沉’了一个星期,凡是见到毛主席的职工都访问过。"吕韶羽一边在大院里漫步,一边讲述那段让他毕生难忘的采访经历。

  时任农科所所长楼宇光当年和吕韶羽长谈。他说,看到车里走出来的是毛主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试验楼门口愣了好一会儿,才赶紧跑到毛主席面前。"一握手,交谈几句,马上不慌乱了。"工人张有根和吕其千在大楼旁的试验地里为毛主席演示如何使用双轮双铧犁,毛主席离开前,又特意和他们握手,毫不顾忌他们的手在劳动时弄脏了。吕韶羽说:"采访中,两人都激动得落泪。他们说,主席真是平易近人!"

  聆听、记录当事人的讲述时,吕韶羽无时无刻不感受着毛主席的人格魅力和领袖风范。农业科技工作者对开国领袖的爱戴崇敬之情,透过他的笔端,流露在报道的字里行间。

  光阴飞逝。当年26岁的记者"小吕",如今已成了"老吕",而他所采访的绝大多数省农科所职工都已离世。但让吕韶羽欣慰的是,老一辈领导人的关怀和指示一直激励着省农科院人。

  一个信号: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应该如何理解毛主席视察省农科所的深远意义?"在和省农科院老领导、老同志的座谈会上,吕韶羽再度提及这个当年在采访写作时反复思索的关键问题,一下子把大家的思绪拉回到那个新中国筚路蓝缕、创业维艰的年代。

  视察省农科所前不久,毛泽东亲自主持制定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正式公布,强调加强农业科研工作、科学种田、改革农具,积极地有步骤地实现农业机械化。毛泽东在省农科所视察的每项活动,几乎都与这些事情有关。

  "毛主席仔细观察、亲自操作双轮双铧犁;和楼宇光讨论土壤的团粒结构以及日光、水分与农作物的关系;借《土壤学》并向身边的领导干部推荐这本学术著作。这都发出了鼓励创新、要靠科技力量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信号。"省农科院老领导朱真葵说。

  视察时,毛泽东专门向楼宇光和在场的浙江省委领导提出:"你们设立一个专门部门来进行农具研究工作好不好?"这与他后来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著名论断,在思想上一以贯之。省委省政府直接推动,省农科所当年就组建了农机研究所,很快研制出两种新型插秧机,其中"浙江4号"被评为全国定型推广机型。

  毛泽东的视察是省农科院发展史上的里程碑。87岁的省农科院退休专家陈烈拿出两张摄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合影,当时全所职工不过三四十人。为了更好地贯彻毛泽东指示,1960年,我省合并、扩充农业科技力量,浙江农科所扩建为省农科院,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汤勇说,省农科院始终牢记科技兴省、科技兴农两大使命,以科技力量支撑浙江乡村振兴。从农业、农村、农民,到生产、生活、生态,农业科技工作者孜孜不倦地在每一个环节寻找突破口,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仅在2018年,省农科院就有31个新品种、25项新技术成为省主导品种、主推技术,7个农作物新品种单位产量创浙江之最,油菜、番薯新品种全省覆盖率超55%,新技术辐射面积近700万亩。

  就在我们重访省农科院的当天上午,一个全新的农业装备研究所在该院挂牌成立了。"互联网+农机作业"、智能农机、绿色农机……这些全新的研究方向,既是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背景下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选择,又同半个多世纪前一代伟人扶犁耕地的初心遥相呼应。

  一种情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在这次视察中,毛泽东身上展现出的农民情怀,是留给省农科院的又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吕韶羽在采访中捕捉到的两句意味深长的问话,为大家津津乐道。毛主席在试验地里,紧紧跟在张有根后面,聚精会神地观察双轮双铧犁翻过的深灰色土壤。随后,他握着犁臂准备亲自犁地,转过脸问大家:"我行吗?"人们被这谦逊的问话引笑了。他又对着站在旁边的楼宇光,关心地问:"你行吗?"楼宇光一下子脸红了——他没有耕过地。注视着毛主席犁过的田沟,周围的人,特别是楼宇光,感到这是最幸福、也是最受启发的时刻。

  "毛主席亲自扶犁耕地,传达出一个朴素的真理:农业科技研究要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造福亿万农民。"省农科院老领导管竹伟说,省农科院几代农业科技工作者争做农民兄弟的贴心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送到农户手中。

  我省向欠发达乡镇派出科技特派员,省农科院专家是绝对主力;台风寒潮等灾害来袭,省农科院专家现场指导防灾减灾、恢复生产;推广创新成果,省农科院专家带头技术入股成立企业,不仅"做给农民看",更"带着农民干"。

  从实验室的"象牙塔"走到生产一线,许多农业科技工作者真正找到了感觉。省科技特派员、省农科院吴延军副研究员手把手教果农剪枝、搭架,收获了深刻的感悟:"每到一处田间,我总是被农民们渴求的目光打动。乡亲们都说‘要是能早点认识吴老师就好了’。"实践中,吴延军团队成功摸索出在南方气候土壤环境中栽培甜樱桃的技术,选育出我国南方首个有经济学产量的甜樱桃品种"江南红"。在省农科院,像这样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科技专家还有很多。

  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声音,到各项工作一线做调查研究——毛泽东在省农科所扶犁耕地,为各级干部树立了榜样。几位老同志回忆,自那之后,省里相关部门经常有领导同志到省农科院了解工作进展,并和职工一起劳动。

  不懈耕耘"三农"事业,今天的省农科院已成为浙江农业科技的领头羊和主力军。毛泽东在这里留下的珍贵历史记忆,值得每一位农业科技工作者在投身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时时重温。

  代表作2:

  一篇报道当年刮起"步鑫生旋风",36年后三代新闻人再访海盐

  企业家的歌,改革激情永流传

  

  精神的力量能穿透时代的帷幕。

  一部好的新闻作品,也会因精准把握时代精神而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

  1983年4月26日,《浙江日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发表长篇通讯《企业家的歌》。这首充满激情的"歌",让一个改革者的名字——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从此传遍全省。之后不久,更是刮起了全国学习步鑫生改革精神的旋风。

  尽管几经沉浮,但历史没有忘记步鑫生。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步鑫生作为城市集体企业改革的先行者,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企业家的歌》发表36年后,在作者之一、浙江日报原总编辑、资深记者江坪的带领下,老中青三代新闻人近日再次来到海盐,探寻这位改革先锋留下的足迹。

  一首回响36年的歌曲

  36年了,"企业家的歌"仍在海盐回响。

  在海盐大剧院的一个会议室,我们见到了步鑫生多年的老同事、亲友。"江老师啊,一看到您,30多年前的事儿全回来了。那时,我才31岁,分管厂里设计工作,同时兼任步鑫生秘书。我记得,你们3位记者可是在厂里蹲了好多天呐。"紧握着江坪的手,冯海春激动得声音有些发颤。

  日历翻回到1983年4月。武原镇广场西路39号,海盐衬衫总厂。受当时《浙江日报》总编辑吴尧民的指派,机动组组长江坪和周荣新、陈冠柏两位记者从杭州赶来,对步鑫生的改革情况进行调查。

  当时海盐本地对步鑫生争议不小,甚至有人说他是资本家,真相究竟怎样?3位资深记者蹲点4日,从县委书记、二轻局局长到厂里老工人、年轻干部、职工家属,他们采访了30多个人。支持者,反对者,各种声音,他们倾听、记录,他们深入车间观察体验,他们和步鑫生彻夜长谈。

  "聊到凌晨两点,从一个小裁缝到一个成功的厂长,后来边说边流眼泪。"江坪回忆说,文章里的好多细节就是这样聊出来的。调查前后进行了半个多月,一个生动立体的改革者形象日渐清晰起来。

  "浙报实事求是,率先报道和肯定了步厂长的改革创新,推动全省二轻系统掀起向步鑫生学习的热潮。"和步鑫生共事多年、当年任副厂长的卢寿筠告诉我们,每当他回忆起那些风雨时光,就由衷地感激浙报当年为改革者的撑腰呐喊。

  在卢寿筠眼里,步鑫生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脑子灵光,有股子"牛"劲,他无私无畏,顶得住压力和争议。

  围绕着步鑫生,大家有说不完的话。再细读一遍《企业家的歌》:为产品质量锱铢必较,打破"大锅饭"后工人们你追我赶的劳动场景,搞厂庆、做广告、跑营销……报道里的一个个细节打开了所有人的记忆。

  "工钱工钱,做工才有钱""劳保劳保,有劳才有保""干部干部,就要先干一步""谁砸我的牌子,我砸谁的饭碗""靠牌子吃饭能传代,靠关系吃饭要垮台"……那些 "步式名言"放在今天的企业里很寻常,当时真可谓石破天惊。

  当年的武原镇广场西路39号,如今已是一片居民新区,只剩一块刻有"海盐衬衫总厂厂址"字样的纪念碑。我们抚摸着碑面上已有些模糊的字迹,思绪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春天。

  一个改革者要跳出旧有体制,打破常规,需要坚韧意志和决断魄力。而作为党报记者,能在重重非议中拨开云雾,提炼和肯定其精神精华,为之鼓与呼,又何尝不需要勇气和见识!

  一段影响一生的情愫

  "为厂庆祝词的时间到了!干瘦矮小却又是胸襟博大的步鑫生回头向会场走去。此刻,他的心早已随着勤啄春泥的‘双燕’展开了双翼,从海盐海塘作起点,飞向漠漠大洋……"

  《企业家的歌》里的这段激扬文字,背景是当年轰动小县城的衬衫总厂厂庆。可是连作者们也不知道的是,那年厂庆上步鑫生的演讲竟然影响了一个人的一生。

  我们可以想象那样的画面:一个19岁的农村青年,陪在衬衫厂上班的女朋友来参加厂庆,这里的一切让他眼界大开,步厂长的演讲让他心潮澎湃。从那时起,他的心里就埋下了一颗创业的种子。

  这是我们此次海盐行捕捉到的新故事。那个年轻人叫时沈祥,如今已是浙江友邦集成吊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生只见一面,一面影响一生。"4月12日,坐在友邦公司设计感十足的办公室里,时沈祥告诉我们,他最大的遗憾就是在步鑫生晚年,尽管约过多次却始终无缘再见步老一面。

  他从手机里翻出一条2015年6月7日自己在朋友圈发的微信——"早上起来朋友圈里看到步鑫生老人走了,心情沉闷,记得19岁那年接受过他的教诲,第一次知道厂歌,第一次知道厂标,第一次知道厂服厂容,第一次知道品牌。"

  "他就像我的启蒙老师,解放了我的思想。"时沈祥说。1988年创立友邦,目前已成为全国集成吊顶行业的领头羊,时沈祥已将步鑫生改革创新的精神发扬到了一个新高度。

  "这就是步鑫生精神的力量!"听着时沈祥讲述自己与步鑫生的缘分,看着现代企业家在步鑫生精神的影响下一步一履扎实前行,资深记者江坪很是激动,不禁感叹:"青出于蓝胜于蓝!"

  受步鑫生影响的何止时沈祥一人,在那个需要英雄的时代,步鑫生的出现犹如一声惊雷,在这座偏僻的海滨县城炸响。《企业家的歌》唱响大江南北,创业的人们不再迷茫。

  正如海盐县委书记陈玲芳所说:"对改革先锋的最好致敬方式,就是改革不停步。" 看今天的海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大放异彩,总投资20亿元的中德伍尔特项目落户,海利循环产业园通过技术创新年销售额达15亿元……开放的海盐正一步一步践行步鑫生国际化的梦想。

  36年前,《企业家的歌》唱响海盐,如今,新的协奏曲正在谱写,气势更加恢弘,旋律更加振奋,大气如海,淳朴如盐,它将唱出海盐的现在和未来。

  一份弘扬传承的责任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此行第一是学习,第二是促进,促进步鑫生精神的弘扬传承,推动社会进步,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新闻媒体的使命。"一路走来,我们观察到,资深记者江坪特别关注海盐弘扬步鑫生精神的点点滴滴,一直在思考如何更系统更精准更具体地提炼步鑫生的改革先锋精神。

  在南北湖蝴蝶岛步鑫生改革精神陈列馆里,工作人员刘霞告诉我们,过去不少游客对步鑫生知之甚少,提起往年的改革事迹,也多认识模糊。自从步鑫生去年12月18日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后,越来越多的游客专程来此参观学习。

  时代选择了步鑫生,一定有时代的理由。

  步鑫生的沉浮有他个人的局限。步鑫生有缺点,但他的改革精神并不因此褪色,这是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

  改革者的实践,总能给人启发和力量。正是许许多多像步鑫生这样的改革先锋的探索和尝试,让中国经济一步步走向新征途。

  "步鑫生精神的内核就是改革精神,他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改革开放,坚持正确改革方向;他敢为人先,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他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才是步鑫生改革精神的真正含义,一定要用好的载体,把它呈现出来,传承下去!"返程途中,我们热烈地讨论着。

  这情景,就像36年前那个4月的夜晚,3位资深记者坐在海盐钱塘江口的围堰上,热烈地讨论、酝酿,一首《企业家的歌》即将诞生……

  代表作3:

  三代新闻人开着"佳友民情快车",重访浙西南革命老区遂昌门阵村——

  新闻为民,万水千山总是情

  

  沿着盘山公路,车子越过山岗,驶向山谷时,我们远远看见,遂昌县云峰街道门阵村的石碑旁,已有不少人在守候。

  "到了,俞记者到了!"车还没停稳,村党支部书记张志贵便迎上来,一把握住了俞佳友的手,"这是你们‘佳友民情快车’第三次进村,每一次都给我们带来了改变!"两人互拍对方的肩膀,似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眼里已噙满泪水。

  日前,当我们跟随浙江日报记者、佳友民情工作站首任站长俞佳友,抵达偏居浙西南一隅的门阵村时,眼前的一幕令人动容。而此次历时两天一夜的"同走新闻路"采访中,这般场景屡次上演,让我们内心深受触动。

  是什么让记者和村民的感情这么深?重返新闻现场,一段记者与村民的邮路情缘,一份党报新闻为民的情怀,在追寻和回忆中清晰呈现。

  深山邮路,再没断过

  "你们报道过的老叶退休了,不过村里的邮路,再也没有断过!"领着我们走向村里的路上,张志贵兴奋地说道。

  深山邮路,便是这次重逢的缘起。

  2011年7月,为深入践行"走转改",浙江日报创立了佳友民情工作站,并在报纸上开设"佳友民情快车"新闻专栏。专栏以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浙江日报记者俞佳友的名字命名,旨在通过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在"贴近、帮忙、服务"中弘扬新闻为民的新风尚。

  专栏刚开出,就收到了来自门阵村的求助信:58岁的邮递员叶志清退休了,由于没人接班,700多名村民与外界联系的邮路中断了。

  门阵村,地处三县交界处,是粟裕将军率领红军挺进师战斗过的地方,在浙江革命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拿着信件,俞佳友立即带领"快车"记者赶赴当地。然而,这趟"快车"开得十分辛苦。

  "俞记者,还记得不?8年前,你们第一次来门阵村时,翻越了21公里山路,走了5个多小时。"村党支部老书记郑子林感慨地说,"真没想到,这封信寄出后,你们就来了。当时的门阵村,可是遂昌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行政村啊。"

  深入采访后,"快车"记者通过多方协调,让叶志清重新上岗,接通了村里的邮路,并为偏远山村的发展鼓与呼。

  重读2011年7月20日刊发在《浙江日报》4版的《深山邮路今又开通》报道,我们发现,它不仅客观记录了"快车"的帮扶成果,还反映了山村发展的最大困境——不通公路。作者之一的俞佳友说,山高路远,阻挡了门阵人的看病、读书、就业之路。通往县城的路,成了村民心中的"天路"。

  "是这篇报道,改变了我们的命运。"郑子林激动地说,"报道刊出后引起各方关注,在粟裕将军之子粟戎生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门阵村通公路的计划得以提前实施。"

  一条公路意味着什么?傍晚时分,云峰街道办事处主任张海锋领着我们来到海拔1060米的郑岗岭,指着群山间蜿蜒的公路说:"这条路全长25.75公里,修建花了4年时间,用了3600多万元。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2015年通车那天,村民们激动得哭了。"

  "胜利之路",村民们如是命名这条路,并由此踏上乡村振兴的征程。

  发展之路,条条通途

  次日,当我们在鸡鸣犬吠声中醒来时,又看到了令人心头温热的一幕。

  腿脚不便的老邮递员叶志清,竟一早坐着接班人苏祝龙的摩托车,从山外赶了过来。未及走近,他就说道:"俞记者,听说你们来了,我一定得进来看看。"

  原来,66岁的叶志清,因长达42年的跋涉,脚趾严重变形,无法继续为门阵村服务。今年1月,48岁的苏祝龙成了新的"信使"。

  "老叶,当年我们进村时,还是你带的路。之后,你又带伤重新上岗,一干又是8年。你的敬业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俞佳友迎上去,握住了老叶的手。

  苏祝龙说:"比起老叶,我可幸运多了。公路开通后,我骑摩托车进村就行,但老叶几十年来,都是靠双脚走进来的!"叶志清却说:"辛苦点没关系,最欣慰的,是看着门阵村越来越好了。"

  的确,与8年前相比,门阵村的变化已是翻天覆地。

  早饭过后,我们漫步村中,但见白墙黛瓦的农房,隐在青山绿水之间,山谷云雾缭绕,空气格外清新。颇为意外的是,我们并非山里唯一的来客。上午9时许,一辆辆大巴便接踵而来。

  "通车后,门阵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红色文化背景,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基地。"张志贵自豪地说,去年村里迎来1.5万名游客,还开出4家民宿,"你们昨晚住的这家,一年营业额30多万元。"

  "现在致富门道可多啦。"村民马子洪对我们说,20多年前,他因山村闭塞,选择外出经商。3年前他回村种下150亩香榧,"种的是嫁接苗,今年就会有收成,一斤能卖100多元呢!"

  诚如当年报道中呼吁和期盼的,门阵村的民生事业也大步发展。郑子林说了一桩事:通公路那年,他父亲突发心肌梗死,因送医及时,转危为安,如今老人依然健在。

  "‘快车’接通的,岂止一条邮路啊!"瘸着腿的老叶一路陪同采访,恰如8年前的情形,不同的是,眼底已满是欣喜的神色。

  一条邮路延伸出的,是门阵人的发展路、致富路、幸福路。

  

  为民路上,永不止步

  

  傍晚,当我们拄着木棍,满脚泥巴地从红军挺进师的练兵场遗址回来时,村文化礼堂已传出音乐声。

  "你们快来,晚会就要开始了。"张志贵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总共20多个节目,都是我们自导自演的,为的就是留住游客。"

  没想到,晚会进行到一半,主持人、云峰街道乡贤协会会长朱步明突然把俞佳友请上了台。他诚恳地说:"俞记者,因为当年你们的报道,才有了门阵村的今天。接下来门阵村如何发展,我们想听听你们的建议……"

  一场别样的"围炉夜话"由此上演。台下的游客、村民也都认真倾听。为了乡村振兴的共同愿景,党报记者与基层百姓的心,又一次紧紧相连。

  新闻为民路,重走几多情。一路上,俞佳友数度泪湿眼眶,我们也深受感染。

  佳友民情工作站成立至今,已推出700多期鲜活报道,筹集款物近9000万元,为100多万群众雪中送炭,成为浙江日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升采编人员"四力"的重要载体。"佳友民情快车"栏目也因此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百姓在我们心中的分量有多重,新闻报道的内涵就有多深。"在村民们的目送中离开时,俞佳友感慨地说,"当佳友民情工作站站长的6年时光,是我记者生涯中最宝贵的一段经历。"

  那是一个个改变与被改变的故事,诠释着浙报人用新闻推动社会进步的初心。

  2011年起,工作站聚焦寒门学子,联合4家省级媒体,发起"圆梦大学"行动。仅在2012年,就筹得2000多万元爱心款,惠及2000多名困难学生;

  2013年,"快车"栏目关注农村儿童读物奇缺现象,连续推出20多篇报道,多方募捐,最终为我省20多万名山里娃送去价值600多万元的优秀儿童读物;

  2018年,为改善山区百姓的生活品质,工作站携手常山县政府,发动爱心企业捐款捐物,为当地2000多户农村困难老人改厕,让他们享受洁净生活……

  8年来,"快车"记者用脚步丈量民情,践行新闻为民理念,让广大读者真切感受到了省级党报的暖意和情怀。

  这条路上,我们永不止步。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4606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