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文化产品,什么才是有价值的流量”系列报道

2020-10-23 16:17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文化产品,什么才是有价值的流量”系列报道

  “文化产品,什么才是有价值的流量”系列报道①

  有流量更要有担当,网络剧拥抱大时代方能变强本报记者 张祯希

  编者按

  眼下,不少文艺创作和文化产品很关心如何提高“流量”,甚至有了所谓流量崇拜。流量是作品影响力和传播力最直观的指标,也可以转化为产品的经济效益。但文化产品,切不能一味“博眼球”“上热搜”、为流量而流量;文艺工作者们更需认清,只有体现正确价值观的流量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本报今起刊登“文化产品,什么才是有价值的流量”系列报道,探讨互联网影视、电视综艺真人秀、动漫二次元等文化产品,该如何用流量为主流价值的传播赋能,从而避免滑落泛娱乐泛物质化陷阱;探讨如何用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文化产品走得更远。

  熟悉网剧的人不难发现,虽然现在视频网站和应用平台不少,但是它们首页热推的网剧和网络大电影却面目相似——“盗墓”“罪案”“宠甜”几乎成了所谓流量担当。这些占据显眼位置的热剧中,刺激眼球的案发现场、阴暗墓室,以及披着古装外衣的奇情虐恋成了主角。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网络视频用户已成为影视剧的消费主流之一,不仅年轻人乐于上网追剧,“50后”“60后”用户也正在大量涌入网络。新的机遇面前,行业更需思考,流量和关注不仅意味着市场蛋糕的扩大,如何才能做到既有流量更有担当?

  “网络剧要升级,大制作、大资金之外,更呼唤大视野,大关照。从传统文化到现代社会‘百工图’,从平凡人的生活、奋斗者的故事到英雄人物的事迹,都是有待挖掘的选题领域。”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认为,网剧是网络产品更是文化产品,不能忽视其文艺属性和对受众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高流量网剧频现的当下,如何与时代话题和大众需求真正接轨,如何担负起“现代说书人”的职责,才是网络剧在变“大”之后真正变“强”需要思考的。

  

  挠抓所谓审美“痒点”,风格窄化类型雷同

  “资本的大量进入让网络剧很火,但真正让观众叫好的网络剧很有限,远没达到饱和的程度。”导演陈可辛曾在一次网络剧论坛中表达过这样的担忧。这也是业界的某种共识——尽管“爆款”剧时有露出,但网络剧题材供给单一的问题依旧突出。报告显示,在2018年网络播放量前20的剧集中,古装言情占到一半以上,探案冒险题材数量位居第二,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只有一部,历史正剧缺席。

  这种类型“偏食”与网络剧的发展脉络有关。有业内人士总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网络剧的亮点与活力是其拓展了传统电视的表现领域,填补了某些审美趣味空白。然而,当网络剧逐步成为年产量一度接近400部的文化产品时,新锐的“补位者”姿态急需转变。

  如果大投资、大制作,只是一味挠抓青年人的审美“痒点”,“大”起来的网络剧同样难以实现突破。在过去一段时间中,荧屏缺席的探案题材成为了网络剧的热门,一时间,刑侦剧层出不穷。只是,为了吸引眼球,造成戏剧效果,不少作品将展现重点放在了血腥的案发现场,甚至片面放大了人性的扭曲与阴暗面。类似猎奇呈现,不但很难打开“全龄”受众局面,很快也引起了目标受众青年观众的审美疲劳。再回到当下,一批脱胎于网络文学,主打“宠甜”模式的古装言情剧集,以“打擂台”的姿态登上各大影视平台的推荐首页,不仅成为架空历史题材的温床,还用八卦历史、尔虞我诈消磨了奋斗、昂扬向上的志气。

  突破原地打转的审美闭环,呈现真正的“时代表情”

  “盗墓”“罪案”“宠甜”成为主推内容,更显示出平台方被“流量”裹挟后的内容创新不足。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观众的真实需求与网络的流量判断之间存在不容忽视的落差——为了流量,密集集中地投放曾走红的内容,其实也在“伪造”着观众的审美趣味,久而久之,网络审美便成为了一个原地打转的封闭内循环。

  在文化学者看来,网络剧要破题,首先要戒除唯流量是瞻的理念,其次,要踏踏实实研究观众的审美趣味,拥抱多元的文化内容需求,让网络剧的创造力与文化担当相结合。

  事实上,具有生活特质与历史厚度的内容并非没有市场。有网剧便因为细腻刻画了“北漂”“沪漂”一族的奋斗与收获,激发大量网络话题;还有一些校园题材直击了独属于中国校园的青春悸动,引发观众学生时代的美好记忆。创新的表达与历史厚度也可以相辅相成。有“爆款”剧集充满了对地方小吃与民间风俗的介绍,而正是这些看似不打眼的小细节,撑起了剧集的格调。

  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网络剧便从小众文艺样态进入客厅卧室,成为很多人文化生活必备。2011年某网络平台推出的第一部网络剧作品的总点播量为2000多万,如今,这个数字还不到一部网剧一集的流量。报告显示,近年网络剧的年度平均单集播放数逐年递增,从2015年的0.72亿,上涨到了2018年的7.18亿,翻了近十倍。拿“穷”作营销已成“过去式”,如今的网络剧不但有知名演员撑门面,幕后的阵容更是强大。

  在这样的发展格局下,看似根据观众需求而来的“大数据”与“流量”,已经不能成为文艺作品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的借口。“成熟的大众的文艺样态应是集体经验的优质载体,交织着历史记忆与国人鲜活的时代表情。”在陈少峰看来,等待网络剧挖掘的选题空间依然巨大。

  综艺真人秀非要把故事说成“事故”?本报记者 宣晶 

  针对制造矛盾吸引观众的现象,学者提出:价值引领应成为文化产品底色

  技术升级投资加大是把双刃剑,综艺真人秀如何用好资源,考量的是制播机构的技术,更考验着从业者的操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题材突破,让人看到更多真人秀抛开八卦矛盾,可以大有作为。从明星秀“角色”造“人设”,到呈现真实的生活,综艺真人秀的改变不仅涉及文化产品的升级换代,更应成为观察今天社会发展的切口

  “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当年某婚恋节目女嘉宾的言行,曾激起观众的强烈反应,“拜金女”也成了众矢之的。不久前,当事人对此事做出解释,称上节目是“去工作的”,“我接到指示拒绝男嘉宾,他演的是个归国的富二代,觉得我说话不妥完全可以剪了不播……”一时舆论哗然,节目进程预设“剧本”,嘉宾听命表演,后期断章取义,是谁非要把故事说成触目惊心的“事故”?

  为了悬念效果,综艺真人秀事先安排桥段或许还情有可原,但是作为面向所有观众的电视节目,制作播出机构放纵某些有价值偏差的观点,甚至以期制造卖点,就免不了遭遇触及社会价值底线的争议。“娱乐不等于低俗媚俗,娱乐不等于没有价值追求。”浙江大学特聘教授吴飞认为,用泛娱乐的手法剪辑制造矛盾不可取,释放将道德情感物质化的错误价值信号更是对公序良俗的挑战。“娱乐是一种大众需求,娱乐节目同样遵循文化产品的规律,价值高度决定作品文化高度,商品属性、娱乐属性的讨论前提恰恰是节目的文化属性。”

  制造冲突、硬凑“情侣”,如此“真实”挑战了什么

  在综艺真人秀诞生之初,“找托说”“剧本说”“乱剪辑”就如附骨之疽与之紧紧缠绕。这几天,某卫视一档真人秀接连引发争议。两位知名运动员先后参加节目,一人被翻出陈年情史,甚至被节目组刻意安排好友“套话”,又通过后期剪辑制造争议话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位平素活泼亲切的嘉宾成了说话主要靠“咆哮”,一言不合扭头就走的“霸道女”,全家聚餐时她愤怒大吼离席,被观众吐槽没教养。节目播出后,家属忙不迭澄清真相,当事人更质疑节目剪辑歪曲事实。

  有从业者透露,心机“下套”,强行“人设”,几乎成了某些综艺真人秀的常规套路。有位歌手在一档真人秀里被“塑造”成低情商、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低智少年”;到另一档节目里,他又变回热情开朗的音乐小子,截然不同的“人设”让观众摸不着头脑。事后,这位歌手直言,后期剪辑可以随心所欲地重塑一个人的形象,如果节目组需要把一个阳光开朗的人变得阴郁,只要多选些匹配的镜头,再配上画外音就行了。

  技术升级投资加大是把双刃剑,综艺真人秀如何用好资源,考量的是制播机构的技术,更考验着从业者的操守。在一些真人秀节目中,一集节目用上几十个机位,每天录制十几小时素材。从海量的素材中选取内容,浓缩进几十分钟的节目里,取舍之间见职业素养见价值判断。对部分导演来说,为了博眼球,“冲突”是可以制造的, “情侣”是可以硬凑的,“角色”是可以扮演的——即使嘉宾没有完全照着“剧本”演,也可以靠后期剪辑来实现。至于是否真实合理,是否合乎社会道德规范,常常被他们忽略。

  

  应对信任危机,要秀“真”,更要有“善”的引领

  在圈内有一种声音,“综艺成不成,一半看演员阵容,一半看后期”。优秀的前期策划和后期剪辑可以给节目加分。然而,当综艺真人秀一味追求“秀”的效果,过多寄希望于对现有素材的剪辑与配音上,后期“制作”就渐渐变了味,甚至导致综艺真人秀的“信任危机”。

  如此真人秀骗不过观众的眼睛。在某真人秀录制中,李若彤被贾玲恶搞的“小龙女”逗笑,节目播出时贾玲的镜头却被替换刘亦菲和陈妍希,生造出“三代小龙女不和”的假新闻。还有竞赛者对导师冷言冷语,看起来很有意见,网友通过对镜头的推敲还原录制时的正常顺序,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类似事件在综艺节目中频繁出现,不仅受到当事人的责问,也引起观众讨论与质疑,真人秀的口碑亦逐渐崩塌。

  真人秀的价值在哪里?

  “作为文化产品,价值引领和娱乐功能的有机平衡,应该成为综艺真人秀的底色。”真人秀最初的设置就是给观众提供借别人的故事来反思自身生活选择的机会。“不应鼓励某些聚焦亚文化,利用所谓网络 ‘尺度红利’来吸引观众,更不能夸大某些非主流的价值观念、甚至创造矛盾挑起舆论话题博出位。”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孙佳山认为,无论网上网下,综艺真人秀都应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来引领观众,达成文化产品的文化娱乐功能融入正向价值观的积极效果。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题材突破,让人看到更多真人秀抛开八卦矛盾,可以大有作为,例如一档开创航天主题题材先河的真人秀,就以沉浸式的体验为观众呈现航天员的训练生活。孙佳山说:“从明星秀‘角色’造‘人设’,到呈现真实的生活,综艺真人秀的改变不仅涉及文化产品的升级换代,更应该成为观察今天社会发展的切口。”

  

  时代进步加快青少年看世界的步伐,需要关照他们塑造内心秩序的理想期待

  青少年题材文化产品 拿什么满足“一键获取世界”的网生代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技术的进步大大加快了青少年看世界的步伐,孩子们善于“一键获取世界”,这更要求创作者、平台方自觉提高文化产品的价值“阈值”,用优质内容取代“算法推荐”,引导青少年塑造好内心秩序,不致在茫茫网海中迷失。现在亟需的,是既能涵养内心,又能与飞速发展的时代相呼应的青少年文化产品,满足孩子们的理想和期待

  “如果学校里没有你,我就不会在此复读好几年”“如果早知校园时代只有匆匆数年,我会好好学习,以证明人生的失败与成绩好坏无关”——前一句披着网络段子的外衣诉说暗恋的小心思,后者用看似励志的语言包装读书无用的“丧文化”。国产某校园题材动画的网络点播量已超十亿,这些话出现在某几集的片尾“点题”。

  虽然几句画外音不足以看尽一系列作品的全貌,但推广方将它们塑造成“金句”的架势,以及贯穿全片的恶趣味片段,引起了教育界和文化界人士的关注和警惕。

  上海市学校心理咨询师、教育与心理专业中学高级教师陈来秀认为,今天的未成年人都是伴随互联网长大的“网生一代”。技术的进步大大加快了他们看世界的步伐,“孩子们善于‘一键获取世界’,这更要求创作者、平台方自觉提高文化产品的价值‘阈值’,用优质内容取代‘算法推荐’,引导青少年塑造好内心秩序,不致在茫茫网海中迷失。”

  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看来,今天青少年文化产品的受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他们的理解力、思考力等“智识”层面已远远超出其父母的少年时代,而“心”的成熟、价值观的养成却未必与智力相当。“现在亟需的,是既能涵养内心,又能与飞速发展的时代相呼应的青少年文化产品,满足孩子们的理想和期待”。

  不锚定健康的价值坐标,这样的“创新”是哗众取宠

  那部充斥着颓废段子的动画在网络上人气并不低,之所以受欢迎,理由很充分,它从故事的地理定位、人物的外貌服饰、校园场景、语言风格等各方面,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制造。当动画片里的初中生穿着与屏幕外青少年相似的校服,在嬉笑怒骂间演绎校园日常,一种亲切感牵起了屏幕内外。

  但专家提醒,越是予人亲切感,越得重视内容承载的价值观。不能因刻意追求“亲切感”,而降低格调,用低俗庸俗的场面和脏话来“博人一笑”;更不能因刻意追求“亲切感”带来的流量,而放大考试升学等问题,甚至把金钱、情感等成人世界的焦虑情绪前置给青少年受众,偏离向上向善的价值输出。

  如果说这部动画只是在流量与价值之间时有摇摆,那么有些“创新”唯流量是图的目标何其明确。

  从2019年初开始,“漫动画”成了视频网站的时髦词。顾名思义,它是动起来的漫画,是利用短视频为漫画“开疆拓土”的一种创新方式。但打开某家主要视频平台,被推荐观看的漫动画让人一言难尽。平台方自诩“题材丰富”,其实不少作品在歪解经典、穿越故事、霸道总裁和校园男神等狭窄的套路里盘桓。它们的原作出处,不少是被许多学校下过禁令的“口袋本”读物。

  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学20余年,陈来秀直言它们是视觉污染:“某些漫画形象在原作中已有着夸大人体器官之嫌,漫动画使其动起来后,那刺激性的画面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弊大于利。如果不锚定健康的价值坐标,类似创新无异于哗众取宠。”在她看来,互联网让海量内容唾手可得,短视频的繁荣与某些“口袋本”漫画嫁接之后,更富感官冲击的画面以及更快捷的传播,有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不匹配网生代的心智成长,寓教于乐难免打折扣

  给孩子们看什么,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不少老师和家长表达过相似困惑:当下的少儿题材文艺创作,不是定位太幼稚就是思考过于成熟,仿佛我们的孩子是从一无所知直接迈入了成人世界,从欣赏“天线宝宝”的水平一跃而至能与成人平等对话的地步,没有中间项。事实上,一知半解的青少年正值人格发展、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所见所闻,一定程度上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记者了解到,一些学校给学生推荐了“课外娱乐文件夹”,纪录片、综艺、电影、电视剧、动漫等类型不一而足。但除了《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等纪录片和文化类综艺节目外,国产影视剧和动漫只占极小比例,近十年的作品更是屈指可数。

  这情形与青少年题材创作不足不无关系。20世纪中国的青少年题材创作曾有过辉煌时刻。《哦,香雪》《天堂回信》《孩子王》《一个都不能少》等影片享誉海内外;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小龙人》《十七岁不哭》先后缔造了收视高峰。此后,这类创作式微,佳作如零星闪烁。观众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以致于海外的校园剧、青少年题材鸠占鹊巢。近两年出现的小演员演绎《红楼梦》《新白娘子传奇》等成人经典,也从一个侧面印证,孩子们缺少真正的好剧本、好文本。

  “二三十年前的佳作能满足今天孩子的需求吗?”毛时安认为,观众的成长对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说,“创作者必须清楚,作品面对的将是什么样的受众。我们既不能小瞧了今天孩子的知识面和眼界,也不能高估他们的心理成熟度。比如20多年前,‘男生贾里’被不少青少年喜爱,但以今天的眼光看,故事情节已经与时代不适配了。最直观的,从前孩子课外阅读书本,今天的孩子课外与电子产品为伴,时代语境不同,我们需要新时代的积极向上的‘男生贾里’。”

  匹配网生代孩子心与智两方面的成长,寓教于乐的文艺创作才具有关照当下、开启未来的积极效用。

  视频“换脸术”走近大众,引爆亿级流量后为何令人担忧

  本报记者 宣晶

  

  学者指出,新技术驱动文化产品更新迭代,但想象力不能被滥用

  网络上曾经流传着“无图无真相”的俗话,然而PS技术却告诉人们有图未必有真相。人工智能“换脸术”更进一步,之前“保真度”很高的视频,甚至直播也不再可靠。“换脸术”并不存在难以跨越的技术沟壑,需要引起大众关注的是深藏其中的安全隐患、法律问题与伦理陷阱。如何拴住突破限制的冲动,又保持创新激情,是一个重要而困难的平衡。

  最近,一位“换脸哥”走红网络,他用人工智能(AI)技术将杨幂的脸“贴”在了94版《射雕英雄传》里朱茵饰演的黄蓉脸上。换脸后人脸的轮廓、表情自然熨帖,毫无“违和”之处。以假乱真的“换脸术”诱发网友兴趣,微博话题阅读量达到了1.1亿。遇上“换脸术”的不止杨幂,网上还出现了刘亦菲、刘诗诗、赵丽颖等人的类似视频,“换脸”似乎已成为网友消遣的一种方式。

  然而,新奇有趣“换脸”视频走红网络,制作者享受新技术带来流量效应的同时,“换脸术”应用的边界在哪里,新技术的普及甚至滥用可能带来何种隐患,会否造成侵权、犯罪甚至互联网伦理上的新问题,也引起了专家重视。“AI技术发展使普通人也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一旦创造出大众喜闻乐见的新型文化产品,注定会带来互联网的一场狂欢。”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M-lab主任魏武挥指出,喧嚣中亦须保持冷静,新技术驱动文化创意更新迭代之时,切忌滥用,更不能突破底线挑战公序良俗。

  

  “换脸术”降低视频成本和技术门槛,成为现象级火爆应用之后,新问题出现了

  视频换脸并非新鲜事,2015年上映的《速度与激情7》为了让已故的保罗·沃克“回归”,制作方以保罗的两位弟弟为替身,运用动态捕捉和CGI动画的方式,让他的身影再度出现在银幕上。影片第15分钟左右,出现了第一幕“重塑”保罗·沃克的影像,剧组通过“换脸术”将保罗的面部表情移植到替身上,完全骗过了观众的眼睛。当保罗在片尾《see you again》的歌声中驾车远去,这部“爆米花”电影添上了意味隽永的悲情色彩。《速度与激情7》不仅赚足了观众眼泪,也以15.16亿美元的成绩昂首跨入全球票房前十。

  电影中的“换脸术”虽然高超逼真,却不会让普通人担忧。它不仅要耗费大量人工与后期特效成本,更需要专业的剪辑技术才能实现,这意味着精准“换脸术”不可能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然而,随着近几年AI技术不断突破与普及,“换脸术”在互联网应用上一路飞奔,来到了大众眼前。

  2017年,一个名为Deepfakes的匿名用户在论坛上公布程序代码,不厌其烦地分享了制作换脸视频的教程,还附上深度学习代码和相关数据集,从此简单易用的“换脸”视频出现了。普通人只需要一台电脑和一些数据,运用相关技术,就能制作出以假乱真的换脸视频。“Deepfake”一度成为“人脸交换技术”的代名词。瑞士科学家尝试用最前沿的人脸识别系统去识别假视频,结果错误率高达95%;德国和意大利科学家的联合研究小组测试了1000段“换脸术”视频后发现,普通人必须通过特殊训练,才能鉴别真伪。

  新技术驱动文化产品更新迭代,理想的应用场景本是大幅降低某些视频制作的成本和技术门槛,但事实上“换脸术”迅速被滥用到一些灰色地带。得到人工智能软件“加持”后,这些栩栩如生的“Deepfake”视频在互联网上蔓延。好莱坞女演员斯嘉丽·约翰逊曾预言:“让任何一个人成为这项技术的攻击目标只是时间问题。”过去一年,斯嘉丽的脸已被叠加到数十个情色视频中,其中一个“走光”视频被观看了超过150万次。遭受同样困扰的还有盖尔·加朵等一批女演员,“换脸”已变成一种赤裸裸的“技术猥亵”。

  

  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换脸”目标,一旦技术被滥用,谁来把老虎关进笼子?

  “换脸术”背后隐藏的真正问题在于新技术近乎“零门槛”,这也意味着任何一张脸都可以被“简单”替换。试想,有心人收集了你的照片,就可以随意把你和任何视频结合到一起,然后在社交圈里散播,那场面何其令人胆寒?一家英国科研机构预测,2019年将是恶意“换脸”视频频发的一年,甚至可能导致全球范围的恶性社会事件。

  去年5月,美国专家针对“Deepfake”研发出一款AI工具,号称能够自动监测出“换脸术”——根据眨眼、呼吸和眼球运动等特征高效识别视频真伪。但以AI对抗AI真的有效吗?全球“换脸术”玩家一直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前不久德国纽伦堡大学发布了“Face2Face”应用软件。通过脸部捕捉和替代技术,使用者可以在视频对话中进行实时动态“换脸”,因此被网友质疑或将成为网络诈骗的帮凶。

  网络上曾经流传着“无图无真相”的俗话,然而PS技术却告诉人们有图未必有真相。图片精修师俨然已是娱乐圈新岗位,流量明星花上几千块钱,请来一位修图高手,大长腿、人鱼线、完美无瑕的容颜几乎“立等可取”。社交平台上的“照骗”更早就比比皆是。“Deepfake”和“Face2Face”更进一步,之前“保真度”很高的视频,甚至直播也不再可靠。

  “换脸术”并不存在难以跨越的技术沟壑,需要引起大众关注的是深藏其中的安全隐患、法律问题与伦理陷阱。目前,技术论坛已禁止相关讨论,视频平台则纷纷下架“Deepfake”。“严重侵权的‘换脸’视频或许会面临肖像权和著作权相关法律的追究,而这份责任极有可能落在影像分享的平台。”魏武挥说。AI技术驱动下,无论是科技创新者,还是内容创作者,都有突破限制的冲动。如何拴住“心猿意马”,又保持创新激情,是一个重要而困难的平衡。

  

  挟流量以博“天价”?粉丝经济不是挑战市场秩序的通行证

  本报首席记者 黄启哲

  

  随着观众文化消费能力的提升,上海迈向亚洲演艺之都的步伐在加快。在此过程中,票务市场的有序发展,需要监管方与平台、主办方等共同努力,以普及艺术、服务大众的初心,逐步填补漏洞与盲区,营造更为健康可持续的行业生态

  最近,一位因热门综艺蹿红不久的音乐剧演员,陷入了舆论风波。原因是其主演的音乐剧在北京的演出定价遭质疑。即便已经比其走红前一个月的售价涨了数倍,仍然一票难求。可守在电脑前抢票的忠实粉丝很快发现,瞬间显示“秒杀”“售罄”的演出票,转眼就出现在了一些二级票务平台上,数百元的门票被炒到3000元以上,令人咂舌。目前,微博相关话题的阅读量已达到1.7亿,更有网友质疑“坐地起价”。

  近年来,音乐剧、歌剧等门类的艺术成功走入大众视野,成为普通观众竞相追捧、乐于消费、甚至出现“秒杀”的演出品类,值得欣喜和振奋。可随着演员个体快速走红、平台方迅速介入而来的,是将操作流量明星的营销套路强加于潜力演员身上,让艺术欣赏变味儿的隐忧;是粉丝经济新病与互联网票务平台顽疾叠加,造成负面效应的加倍放大。

  

  秒杀票溢价三倍“转场”兜售:网络平台放大追涨乱象

  一个演员、一部作品,根据受欢迎程度来上调演出票、出场费价格理所当然;只要这样的价格在受众消费的可接受范围之内、符合市场运作规范也无可厚非。

  可眼下,这种“水涨船高”似乎正畸形发展。如果说一级票务平台给出票面380元到880元的价格,已经让有些观众难以接受,那么某二级票务平台从1250元到3000元的价格,更是让不少网友愤怒。对比北京人艺的经典话剧《茶馆》,最贵的票价也不超580元;再对比在国内上演的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原版音乐剧,其票价在80元到1280元不等——而这些都是演出阵容、制作规模一流的成熟作品。

  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的对比都不难看出,网友的质疑不是没有原因。不少网友还在这位演员的微博下面,晒出购买其他音乐剧的票根。其实,成熟观众若是欣赏一位演员,认可他的表演,应该冷静杜绝非理性消费,大可不必为那些超出艺术范畴的商业伎俩买单。有业内人士认为,有关方面应及时重视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否则快速消耗的,不只是一个潜力演员的艺术与商业价值,同样也在伤害着刚刚在国内起步、发展势头良好的音乐剧乃至整个演出市场。

  

  互联网平台带来行业新生态,也让天价溢价票兜售被默许

  “演出票务乱象是顽疾!”一位资深票务代理曾无奈告诉记者。相对于起步不久的音乐剧市场,流行音乐演唱会和偶像粉丝见面会更是天价、溢价票的重灾区。

  犹记得2016年年末的一场演唱会,7800元的天价票顶破了大众对于明星吸金的想象力天花板,不少二级票务平台更是将千元票价炒至万元级。面对争议,某二级票务平台先“下架”溢价票,转头以低于票面100元的价格继续售卖。谁曾想,网络平台上的“饥饿营销”有价无市,票价在开唱几天前遭遇断崖式下跌。互联网企业携技术入场,让观众买票订票公开透明便捷,打破了少数平台垄断激活市场,一度承载着大众对遏制黄牛现场贩售炒票的期冀。作为调节演出票务供需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级票务市场借助网络传播渠道迅速发展壮大,昔日黄牛在演出场地外围,遮遮掩掩地叫价,演变成许多二级票务平台、甚至二手网站公开的溢价销售。热门溢价冷门折价,本应是市场弹性调节的手段,可浏览网站的项目不难发现,折价演出少,折价比例也远不及动辄三五倍的溢价来得惊人。

  以普及艺术的初心,逐步填补技术与监管的盲区

  近年来,几大网络售票平台发展方兴未艾。随着大麦被阿里收归旗下,永乐票务、摩天轮等票务平台也在快速扩张,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经历了野蛮生长期,资本重新洗牌过后的在线票务市场会有新气象么?2017年7月,针对高价票、炒票等现象,文化部发布《关于规范营业性演出票务市场经营秩序的通知》,明确提出“演出举办单位、演出票务经营单位应当按规定明码标价,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不得捂票囤票炒票,不得对演出内容和票务销售情况进行虚假宣传。”

  大麦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特别火爆的演出项目,目前已经推出实名制购票的方式。即一张演出票对应一张身份证,每个用户账号限购两张,希望以此遏制黄牛囤票炒票的行为。上海大剧院针对80元公益票已实行入场票证合一多年,有效避免了优质稀缺演出的低价票被黄牛倒卖。只是,目前仅有部分网络售票平台对部分热门演出实施了“一证一票”的管理办法,而针对二级市场的天价溢价行为,仍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是否可以设置溢价的天花板?进一步监管票务分发渠道?这些问题都需要市场多方共同探索。

  随着观众文化消费能力的提升,上海迈向亚洲演艺之都的步伐在加快。在此过程中,票务市场的有序发展,需要监管方与平台、主办方共同的努力,以普及艺术、服务大众的初心,逐步填补漏洞与盲区,营造更为健康可持续的行业生态。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461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