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当“垃圾分类”遇上“双11”

2020-10-26 16:23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当“垃圾分类”遇上“双11”

 

  11月15号,沈阳迎来了入冬后的第一场雪,气温骤降,这给"双11"后忙碌的快递小哥添了不少乱。而此时,浑南区美好社区的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箱旁,正帮着进行垃圾分拣的引导员们也被呼呼的北风吹的有些发冷。

  【录音1—同期声】

  记者:这边又是一袋子的纸盒是吧?

  引导员1:对对对对,基本上全都是。 

  记者:全是快递的包裹。

  引导员2:这几天相当忙了,早晨一气儿就收这么一大包。

  引导员1:比平常多2-3倍。

  记者:这么一大编织袋子。

  引导员2:15公斤,(记者:15公斤?!)嗯,最少。

  记者:那一天像这种大编织袋得多少个?

  引导员2:怎么也得20包,600斤。

  显然,美好社区的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箱在双11后迎来了一次"大丰收"。

  同样迎来丰收的,还有再创新高的快递业。根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双11"当天,各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5.35亿快件,是二季度以来日常处理量的3倍,同比增长28.6%。11号到18号期间,我国快递行业处理的邮件达到了28亿之多。

  

  【录音2——随机采访】

  居民赵:20多个箱子。

  记者:20多个!

  居民牛:反正不少,没注意数,反正不少!

  居民夏:大大小小20多个。

  记者通过随机采访,印证了快递业的红火。紧随着"红火"而来的,是拆完快递后留下的大大小小的纸箱和包装垃圾。往年,面对这些废弃物,人们可能会这么处理。

  【录音3-采访混剪】

  居民牛:都扔掉了呗,随垃圾扔掉了。

  居民夏:园区里的垃圾箱,我就给它放在边上不会往里投。

  居民赵:随意扔掉了就。 

  但是今年,情况则完全不同。随着沈阳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铺开,"双11"和垃圾分类的相遇,让这些曾经被随意丢弃的纸壳箱和包装物,找到了归属。

  【录音4-同期声 】

  记者:这一堆儿都是……

  赵广辉:双11。

  记者:双11的战利品。(淡出 压混)

  32岁的赵广辉是企业白领,平日里十分忙碌的他选择在周末把"双11"期间家里积攒的快递盒子拆分成片,投放到园区的智能回收箱。

  【录音5 –赵广辉】

  记者:我看你基本上已经给它做了一个简单的处理了。

  赵广辉:对,拆一个(包裹)就直接给它拆开。因为我们只有周六周天休息嘛,平时也没时间,就周六周天休息完来处理一下。

  和忙碌的年轻人相比,年近6旬的牛英时间上宽裕了许多。

  【录音6-牛英】

  牛英:咱们这儿(垃圾分类)明显也方便,我就把这垃圾我就存起来,随时弄点就来(投放),也方便。

  沈阳的垃圾分类工作早在五年前就开始试行,但收效不大。究其原因,一直做垃圾分类推进工作的沈阳市创卫办技术指导部部长田春彦说,自身认知的成长和政府重视程度的加大都是事情转变的关键。

  【录音7- 田春彦】

  田春彦:我们的观念的转变,从原来(对工作)的畏手畏脚,到现在这种(工作的)全面的铺开,这个是我们自身的工作认识的一个过程。第二个就是重视的程度。原来以局为单位来牵头,其他部门来配合。从今年7月份开始,我们沈阳市"创卫办"全面接手沈阳市垃圾分类工作,以"创卫办"的名义,指导各区。(还有就是)领导小组(成员的改变),主要领导的不同看出来我们垃圾分类层级在提高,从主管副市长,变成我们的市委书记和我们的市长来推垃圾分类。

  沈阳市常驻人口有800多万,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四种: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这几种加在一起的重量有8000吨。其中,可回收物的占比达到了30%-40%。所以,如果不把好垃圾回收的入口,后期垃圾处理的工作量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在长达五年的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中,沈阳市不断借鉴垃圾分类先进城市的成功经验,终于在今年迎来了垃圾分类的全面铺开。而这其中,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箱的投放功不可没。

  【录音8-同期声】

  记者:(投递垃圾声音)哇!看看多少?投递完成。

  居民:看看我这个吧!

  记者:你这个1块2!(淡出 压混)

  今年7月,沈阳市垃圾分类工作在教育机构、市属公共机构、卫健系统率先铺开。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化,截至目前,垃圾分类片区覆盖率已经达到48%,有1000个小区完成了智能回收箱的投放。每一台回收箱可以回收金属、塑料、纸制品、玻璃制品、纺织物等5类可回收物,以及废弃的灯管、体温计等有毒有害垃圾。回收箱底部的电子称能够精准地计量出回收物的重量,再将数字显示在电子屏上,让人一目了然。

  【录音9-同期声】

  记者:这个是塑料(扔垃圾声音)7毛钱,重量是0.87公斤。

  居民夏:我是这个名......(淡出)

  沈阳的垃圾分类模式,一方面利用技术手段调动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让人们通过投递"分类垃圾"得积分、换礼品,引导居民在趣味中完成垃圾分类中最难的部分,实现全民参与。另一方面,也将"宋氏集团"、"秋实集团"、"绿环盈创"等再生资源企业纷纷引入到垃圾分类的链条中来,并给予资金和资源的支持,借助市场化手段全面实现垃圾分类。

  记者在宋氏集团的分拣仓库里,看到了一个个被压缩成型的巨大方块,工作人员指着那些方块说,这些可回收的资源,都是有价值的宝贝。

  【录音10- 工作人员乔大军】

  乔大军:你像我们瓶子怎么处理呢?一个是在这先进行分拣,它品相相对好一些的,那我们直接作为周转瓶直接送到啤酒厂,他们再进行高温消毒清洗,直接做流转瓶使用。品相比较差的话,我们送到分拣中心直接给她破碎,成为碎片之后然后交给制瓶,他们重新熔炼变成瓶子。像铝制品的话,我们直接送到制铝厂,他熔炼再生成其他铝制品。

  从实施垃圾分类以来,企业回收上来的垃圾数量在成倍的增加。"绿环赢创"总经理盖青肯定的说,光是"双11"期间产生的可回收物,就相当可观。

  【录音11- 盖青】

  盖青:能现在通过我们的智能箱和环保屋,大概增加了3到4倍左右。

  宋社朝:随着居民参与度、投放量,我这个末端处理加工货源越来越多,我就一点点盈亏平衡了。

  宋氏集团董事长宋社朝口中的"货源"就是这些可回收物。而"末端处理",就是将可回收物"资源变现"的一种手段。经过后期加工,将这些资源作为原料供应给有需要的产品加工企业,从而产生经济效益,这就是参与垃圾分类企业最主要的商业模式。

  而垃圾分类的大面积铺开,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后期分拣的负担,大大增加企业的利润,对企业长期的发展带来不小的益处。

  深耕再生资源领域30年的宋社朝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斥资一亿元,完成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箱在沈阳的多点位布局,并配备人员加大运维力度。他坚信,在顺利度过培育期后,垃圾分类事业一定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录音12-宋社朝】

  宋社朝: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我这个预算怎么也要3年到4年,这3年到4年我是一直搁(在)里亏钱,在这个期间老百姓参与率、认识率越来越高,收集的货量越来越多嘛,我末端处理深加工就饱和就开始(平衡),用我"末端处理"增值这个钱,来补贴到前端运营,这就盈亏平衡,这就会往前输血,甚至达到盈利。

  有业内人士预计,1 0年内,我国垃圾分类产业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到3000亿元。这意味着,从垃圾产生的源头,到深度处理的末端,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将催生出十分庞大的产业市场。同时,垃圾分类也为国家提倡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垃圾处置目标奠定了基础。

  在各级领导和相关人员不断地探索下,沈阳的垃圾分类工作终于从技术上、商业模式上、实施手段上摸索出了一条适合的路。而对于田春彦来说,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铺开,仅仅只是一项伟大事业的第一步。

  【录音13-田春彦】

  田春彦:垃圾分类更重要是一种习惯的养成,是市民文明素质的一个提升,为沈阳市的环境或者为中国的环境做一点自己的贡献。对孩子从小养成节约这种习惯的培养,中国的资源是无限的么?肯定不是,那么怎么样让我们的下一代培养环保的意识,培养节约的意识,我觉得对于垃圾分类工作来讲这个意义更重大。

  (音乐起)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现代人的共识。当"垃圾围城"成为世界难题,这场"突围"战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从源头做好垃圾分类,既有利于资源回收,也有利于无害化处理"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其他垃圾"的焚烧发电效率。而我们要做的,仅仅只是将每天产生的垃圾,放到正确的位置。

  【录音14-居民卑】

  记者:我看分的特别立整,这一袋是金属类易拉罐,这一堆是纸壳,沐浴露的什么洗衣液的瓶,分这些东西麻不麻烦?需要花多长时间?

  居民卑:不麻烦,一会儿就完事了。(淡出 压混)

  在美好社区,居民卑大姐熟练地将分类好的可回收物投进智能回收箱。她的身后,是几位拎着纸壳箱,等待投放的居民。

  相信到了明年的"双11",垃圾分类的普及率也会像蒸蒸日上的快递业一样,创出新高度。

  【录音15-采访混剪】

  居民卑:环境好,减少污染。

  居民迟:国家现在提倡这个,更应该发展更应该好。

  居民牛:长远的看也对咱们子孙后代造福了。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4675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