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新闻扶贫,贵在精准

2020-10-27 15:09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新闻扶贫,贵在精准

  

  从“心里要有一本账”到“下好‘精准’这盘棋”再到“下一番‘绣花’功夫”,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习近平总书记从始至终、反反复复强调“精准”二字,确定了“精准”之方略。“精准”成为脱贫攻坚战的战略和战术。

  云南是全国贫困人口和贫困县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国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省份之一,这里被称为脱贫攻坚战的“上甘岭”。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6年多坚持不懈的探索实践、攻坚克难,云南全省707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年均减贫超过110万人,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减贫成绩,而云南取得脱贫攻坚阶段性重大胜利的“法宝”就是精准。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精准”,是兼顾了大而全、小而专的精准,从“系好第一颗纽扣”到“穿上一身新衣”再到“从内而外改头换面”,精准贯穿于始终。对于新闻扶贫,同样如此。为扶贫开发歌而赞,为脱贫攻坚鼓与呼,新闻人在践行“四力”的同时,更要把握精准之要义,坚持精准之方略,在新闻采编上力争选题、采访、调查精准全“十环”。

  一、选题精准

  脱贫攻坚战的“精准靶心”就是六个字: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这就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靶向精准了,帮扶措施也必须精准,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才特别嘱咐强调,“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对于新闻人来说,首先要从提炼选题这个关口严把精准关,否则将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以义务教育保障为例。2016年,云南有12.46万人得到学前资助,已基本覆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14.85万名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准免除学杂费,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全覆盖。在这份成绩单背后,有一些贫困县是举全县之力甚至举债“承包”学前教育及高中和大学阶段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怎么说?“解决义务教育有保障,就是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但不是把学前教育、高中、大学都包起来。”

  当个别媒体捕捉到这个“大水漫灌”式扶贫“亮点”时,如获至宝,不惜笔墨之工,不吝赞誉之词,事实上,这恰恰是在为“吊高胃口”唱赞歌。

  记者在某深度贫困县重点贫困乡采访中了解到,该乡在教育扶贫方面已经完成了国家要求的控辍保学等相关硬性指标,但是深究下去记者发现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2017年秋季学期,全乡9所完小加上4个一师一校点,一年级语文平均分仅有37.42分;数学平均分51.06分。其中,一个只有9人参加考试的一师一校点语文平均分14.22分,一所完小语文平均分为24.20分。

  习近平总书记说,“义务教育一定要搞好,让孩子们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可是,这样的扶贫成果恰恰是只重数量,不重质量。这样的扶贫选题记者不仅要做,而且要做透做实,这是敲警钟而不是唱赞歌。

  再以基本医疗保障举例。记者在某省级医院采访医疗机构对口帮扶的时候,巧遇一位从深度贫困地区专程来到该省级医院治疗慢性骨髓炎的重症患者。这位患者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所在地缺医少药耽误了病情,面临截肢的危险。院方出于人道主义免除该患者全部手术费和住院费,而且作为工作亮点希望记者予以宣传。记者拒绝了这个请求并告知院方,这件“善事”只能做不能说,一旦报道出去将会使其他建档立卡贫困户陷入“福利陷阱”,同时给非贫困人口造成“悬崖效应”。

  按照国家及云南省政策标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乡级支付比例为85%-95%。从95%到100%,虽然只有5%的差别,但绝不能简单画等号,更不能浓墨重彩宣传“看病不花钱、看什么病都免费”。有些医疗机构在挂号和收费处专门开辟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绿色通道”,有些医疗企业提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诊治等优惠政策,这会助长“贫困光荣”“优待贫困”的消极思想,这种做法属于“帮倒忙”,媒体更不应该将此类选题作为便民利民措施予以报道。

  二、采访精准

  那么选题精准是不是就能确保“一准百准”了?并非如此。有些扶贫选题看似“高大上”,实际上深究下去会发现有不少问题。记者在云南某深度贫困县蹲点采访时,当地宣传部门兴奋地告诉记者,第二天在当地最贫困的一个乡镇有一场捐赠仪式,一家热心公益的企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捐赠洗衣机。记者委婉地回绝了这个选题,并告知宣传部门,扶贫不是福利,更不是慈善。宣传部门回复说,捐赠对象都是属于丧失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虽然也是简单地给钱给物,但毕竟体现了热心企业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贫困户的精准帮扶。

  对于这个说法记者欣然接受。可是等到捐赠仪式结束,得到捐赠的“孤寡老人”居然一个人扛起一台洗衣机大步流星走回家,记者当场傻眼了。凭着这把子力气什么活干不了?整个捐赠活动到底是哪里出现了“精准”的脱节,我们无从考证,但记者细心地发现了“不精准”的这个细节,断然放弃了这个选题,起码从宣传的关口杜绝了“不精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使脱贫攻坚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在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方面,媒体责任重大、义不容辞,特别是要找准小切口、关注小人物、讲好小故事。但笔者认为,面对类似选题,务必做到采访精准,否则“高级红”很有可能落入“低级黑”陷阱当中。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曾被国外地质学家断言为“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重度石漠化地区。在“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小康是干出来的,不是等靠要来的”呐喊声中,当地干部群众一条心,靠双手催生出改天换地的沧桑巨变。“西畴精神”是再合适不过的“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高级红”选题。但是在个别媒体的报道中,却忽略了“西畴精神”中党委、政府以及党员干部的引领带动作用,一味执着地宣传群众感天动地的伟大壮举,无意中造成了党组织、党员的缺位,容易给观众或者读者造成错觉,“如此贫困,如此苦干,党员呢?政府呢?”

  笔者在脱贫攻坚一线采访时,多次遇到这样的选题:为了悬崖峭壁上的两三户人家,花费数百万元扶贫资金修一条路,可是如果只是把这几户人家易地搬迁出来,可能只需要几十万元。这笔账谁都算得清楚,那么媒体是否还应该为这条路擂鼓呐喊呢?

  对于新闻人来讲,面对一个脱贫攻坚的选题,首先是从专业人士的角度仔细衡量这一扶贫措施是否精准,然后再从宣传的角度去把选题做生动。

  三、调研精准

  在脱贫攻坚战中,媒体主要应该发挥四个作用:一,报道某地的脱贫攻坚进展与成果,让局部的成绩为更多人所知,为当地干部群众加油鼓劲,做好“拉拉队”;二,挖掘可供其他地区学习参考借鉴的脱贫攻坚好办法,好经验,做好“大喇叭”;三,发现某地在脱贫攻坚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搭建帮扶平台,呼吁外力支援,做好“联络员”;四,落实“三贴近”,践行“走转改”,在调研采访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做好“观察员”。

  2017年5月,中宣部、国务院扶贫办开展了“双百三同”蹲点调研采访活动,组织中央媒体百名左右记者深入全国百个左右的扶贫村,与当地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笔者作为省级媒体派出记者,也参与了这次调研采访。在调研中笔者发现,面对刚刚起步的中药产业,某县相邻两个乡镇的老百姓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一边是捧起了“金饭碗”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另一边则是避而远之不敢再参与种植。经过一个月的调研采访,笔者发现了背后的真相。简言之,就是当地农业部门和企业在发展中药产业上好心办错事,犯了急躁症。事实上,在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存在着急躁情绪,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脱贫摘帽要坚持成熟一个摘一个。既防止不思进取、等靠要,又防止揠苗助长、图虚名。”

  调研采访绝不可以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一定要沉得下去、待得下去,慢工出细活。如果调研不精准导致报道失实,那是记者的失职;如果调研精准但批评不当,则会挫伤当地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这同样也是记者的失职。笔者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真实陈述、客观评价,不去刻意批评谁,指责谁,而是就事论事,总结教训,扬长避短。尤其是笔者在蹲点调研结束半年后,又再次回到新闻现场,看看整改效果,为当地的立行立改点个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应该是积极的、建设性的。对于媒体而言,脱贫攻坚报道并不是只报喜不报忧,关键在于“忧”怎么报,媒体要成为参与者,绝不是质疑者、批评家。

  脱贫攻坚是新时代的一项丰功伟业,是一部鸿篇巨制,也是历练记者的最佳战场。手中的笔,肩上的摄像机是我们的武器,我们必须把握精准之要以,坚持精准之方略,聚焦靶向,命中十环。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4698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