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中国传媒大学2019级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学子们走进湖南广电、芒果TV、马栏山视频文创园,调研学习“传媒湘军”改革创新模式经验以及深度融合路径方法。
湖南广电:传承红色基因
1970年,湖南电视创业者们在租用的水电厅办公楼顶露台上,用油毛毡搭建起简易机房和工作人员的生活场所,开启了创台大业。
当时新闻部门仅有一台波莱克斯16mm摄影机,没有洗印设备,只能拍摄黑白电影反转片,再外请湖南图片社手工冲洗。
即便创业初期条件艰苦,广电湘军仍用激情燃烧青春,用汗水沉淀“油毛毡精神”,用扁担挑起理想,走过了筚路蓝缕的峥嵘岁月。
老新闻工作者梅绍武,曾用一根扁担,一头挑着摄影机箱、灯光箱、电影胶片等,一头挑着日常生活用品,在常德市安乡县奔波一年,完成了《安乡春早》的报道。
从黑白到彩色,从高清到融合。湖南电视台在改革大潮中乘风破浪。1992年春,在“大广播、大宣传、大产业”的目标引领下,湖南广电拉开改革帷幕。第一轮改革以机制创新为引擎,湖南经济电视台开台、湖南电视台引进竞争机制和创立制片人制度,多频道相继开播;第二轮改革以集约化集团化谋篇,整合频道资源;第三轮改革以“局台分离”和“制播分离”为核心,明确了“从单一的事业体制内走出去,从国内走出去,一个市场主体立起来”的改革方向。
芒果TV:坚守主流价值融媒体典范
2014年芒果TV全新亮相,以《花儿与少年》为起点,启动“芒果独播”战略。以湖南卫视为核心的传统媒体平台和以芒果TV为核心的新媒体平台全方位融合,全渠道打通,全媒体链接,形成“一体两翼、双核驱动”的新格局,开启传统电视与网络平台无缝对接的新时代。
从“独播”到“独特”,再从“独创”到“反输”,芒果TV成功实现弯道超车。目前移动端下载量达10.93亿,日活跃用户数达1.1亿,付费会员数达100万。
在芒果TV的年龄画像中,35岁以下用户占90%,面对如此年轻的受众群体,正确的思想引领是芒果TV肩负的重要任务。芒果TV不断创新主流宣传形式,推出了一系列深受青年人喜爱的主旋律精品力作。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芒果TV革新主旋律节目传播语态,推出的《我的青春在丝路(第三季)》《不负青春不负村(第二季)》等作品都引发了年轻观众的共鸣。
芒果TV目前已逐渐从“相加”迈入“相融”。面向未来,芒果TV将始终坚守主流价值,砥砺创新,奏响融媒体的新乐章。
马栏山文创园:起锚视听蓝海
2017年12月,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开园。作为全国首家国家级广电产业园,创新是园区里随处可感的元素与氛围。园区为了吸引、帮助文化企业入驻和发展,出台多条资金扶助措施,为优质IP的孵化和成长保驾护航。
对此,首批入驻企业之一、MCN机构“二咖传媒”联合创始人杨天昊深有体会。采访中,杨天昊更愿意用“跨界平台”来形容自己的公司。公司600余名内容博主在抖音、小红书、微博等媒体上进行直播、Vlog与短视频生产。
受益于在融合与创新上的引导,文创产业同样在视听边界上有所突破。千博手语公司即以手语识别与模拟技术为突破口,建立了手语计算云平台,并与长沙电视台达成合作,引入了国内第一位虚拟手语新闻解说员。在“二咖”的直播间内,除了化妆品、宠物、网红主播,还有来自贫困区县的瓜果蔬菜;在千博的实验室中,惠及弱势群体的无障碍技术仍在升级中。(王羡茹 夏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