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同”答“三问”

2020-11-16 10:24 |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三同”答“三问”

——全国行业类媒体赴青海访脱贫强“四力”纪实

  11月10日,记者们在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采访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情况。

  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我们应该带给读者什么样的故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给贫困地区群众带来哪些改变?

  深入基层强“四力”,我们应以何种情感与群众交流?

  这是在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联合举办的全国行业类媒体赴青海开展增强“四力”主题采访和教育实践活动中,记者们向自己发出的“三问”。

  11月8日至14日,活动走进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海晏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尖扎县,25名记者围绕脱贫攻坚主题进行采访调研,并在德吉村与藏族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料”足才能出精品

  11月8日,是第21个记者节,参加活动的记者们在西宁曹家堡机场一下飞机,就直接赶赴第一个采访点大通县东至沟村。

  东至沟村距省会西宁只有1个小时车程,山坡上大片的松树林是这里宝贵的旅游财富。山坡下,20多间特色木屋一字排开,非常壮观。

  “一个小木屋一晚上1280元,订晚了你还订不到房。”东至沟村第一书记张合成满脸笑容地向记者们介绍,听得出话中带着自豪感。

  记者们走进村民家中,看厨房、进卧室,聊收入、唠家常,虽然村民的普通话说得不好,但还是很卖力地向记者们介绍现在的幸福生活。

  “村内分类回收的垃圾桶、村民休闲活动广场、卫生室、健身室、妇女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洁净的柏油路连通着充满民族特色的民居,老人们坐在家门口的凉亭晒太阳,小伙子们在活动广场打篮球。”在《消费日报》记者贾淘文的笔下,这里“俨然一派世外桃源”。

  在海晏县东达村的采访,记者们围绕当地特色种植养殖业展开,村里十几个养殖场非常成规模。不过,初到养殖场的记者们却遇到了“下马威”。

  “嚯,这味儿啊……”一进羊圈,刺鼻的臭味扑面而来,有的人赶紧退了出来。

  但采访还要继续,适应一会儿后大家又都进去了,一年养多少只羊、平时喂什么、羊的价格多少……就在刚才被“熏跑”的羊圈中,记者们与村民深入地交流起来。村支书牛生有更是将精准扶贫做了形象的比喻:贫困户是主厨,政府的帮扶是配料,验收组是品尝者,能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饭菜,主动权还是掌握在主厨——贫困户的手中。这样“可口”的新闻材料,让记者们大呼“挨熏也值了”。

  互助县班彦村是易地扶贫搬迁村,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8月曾来到这个村考察。那时,搬迁工作还没全部完成。在土族贫困户吕有金家,总书记同一家人围坐一起,看反映乡亲们一直居住的旧村状况的视频。

  如今的班彦村,村容整洁、房屋整齐、街道干净、广场漂亮。记者们走到吕有金家时,他正带着小孙子在路上玩。他把记者们带到家中,门口“酩馏酒坊”的牌子非常醒目。这个制酒作坊现在有3个工人,每天能产100多斤手工青稞酒,是吕有金家的重要收入来源。

  吕有金一定让记者们品尝完自家的青稞酒再接受大家的采访。记者们认真听着他的故事,细细查看他的酒坊,一同品尝他家中的变化。《中国文化报》记者秦丹华还邀请吕有金对着她的镜头说几句话。“我想请总书记再来一次我家里,我要敬他三杯酒。”吕有金朴实、走心的话逗笑了在场的所有人,也让秦丹华觉得,这个“料”一定要用足。

  “绿色小分队”成团

  《中国环境报》记者温笑寒、《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焦思颖、《中国绿色时报》记者雷欢在采访期间组成了“绿色小分队”,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绿色发展等都是他们共同关心的话题,每到一处,他们都会“成团”采访相关的话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

  带着学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思考,走进黄河之滨,记者们感受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力量。

  大通县东至沟村的松树林是他们能开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条件;互助县班彦村的光储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开创了青海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双第一”,提高了村民美好生活体验。

  班彦村第一书记袁光平告诉“绿色小分队”,这是青海省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一座污水处理示范项目,也是第一座利用“清洁能源+储能技术”供电的污水处理项目,出水质量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有了这套系统,班彦村群众的生活又上了一个档次,乡村也更加美丽。

  在尖扎县德吉村,一江碧绿的清水、一个休闲的海滩让记者们体会到“小三亚”的感觉。

  这是黄河吗?这真的是黄河啊!依水而建的德吉村,坐落在黄河北岸,“一江清水向东流”。没有印象中的湍急,缓慢平静的河水正好映衬了这个藏族易地搬迁村的宁静、祥和。

  温笑寒问过村民吉合太加一个问题:“你们上山砍木头吗?”

  吉合太加用带着藏式味道的普通话说:“以前砍,现在不砍了。”

  “为什么不砍了?”

  “砍树,不好!”

  不砍树,水清了,山绿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村民吃上了生态饭。德吉村以乡村旅游为龙头,特色农业、文化、光伏等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多业共生、多轮驱动”扶贫特色产业,打造出一张特色鲜明的青海旅游名片。

  我们在德吉有个“家”

  才让家、闹尖措家、达巴家……这些名字颇有特色的藏民家,也是记者们在德吉村的家。11月11日至13日,记者们在这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用观察、体验、交流、思考,感受脱贫攻坚的成果。

  三四个人睡在一个大通铺、晚上去厕所需要到院子里、洗澡靠的不是温度是勇气,这些活动前大家担心的问题都在入住后变得“很适应”。以至于13日到村里接受采访的德吉县委常委、副县长靳晓勇惊讶地反问:“你们怎么住在村里?几个人睡一张炕能睡着吗?晚上去厕所不冷吗?”

  靳晓勇是中国华能的援青干部,这些居住的困难,经常下乡的他都有切身体会。

  不过,记者们的适应能力很强。入住的第一天晚上,大家就帮助藏族“房东”做起了晚饭。藏式花馍、揪面片、藏饺……每天在群里晒出各自“房东”的菜品成了大家的乐趣,“有条件的家”端上了酥油茶、自制酸奶,有青菜、有水果在高原地区成了大家“羡慕的家”。

  慢慢地,大家熟悉了这里:才让家的饭品种多,“女房东”非常热情;达巴家开了全村第一个农家乐,他的汉语不错,可以请他当翻译;炉子冒了很大烟的闹尖措家,可以买到毛巾……记者们还学着跳起了藏族舞,参加了村民大会。

  藏家在主屋里都有一个连着炕的火炉,晚上围炉取暖、聊天写稿成了记者们一段很惬意的时光。

  温笑寒和《华夏时报》记者杨仕省都是住在村民吉合太加家。刚开始吉合太加并不爱说话,但随着交流的增多,他会在添火的时候主动找记者聊几句。54岁的吉合太加患有严重的肾病,40多万元治病花费让家里成了贫困户。易地搬迁后,他只花了1万元就住进了新房,还开起了农家乐,每月透析花费的1万多元医保能报销9000多元。

  杨仕省把吉合太加这样的农家乐写到了《关门是家 开门是店》的稿子里,温笑寒把吉合太加“医保救命”的线索告诉了《健康报》记者钱峰。

  走下去、走进去,记者们发现,这里的景、这里的事、这里的人都是十足的“料”,这里是脱贫攻坚战场上的“重要一役”。

  11月14日上午,记者们该返程了,相处多天的“房东”和村民们都赶来送别,大家相约,再来德吉。脱贫奔小康的村民唱起了藏族歌曲,希望记者们能把歌声带到北京:宇宙有个恩人,那就是天上的太阳,太阳不落,世间光明;北京有个恩人,他就是党的领袖,领袖长寿,那就是我们几亿人的幸福。(记者 闫松 文/摄)

 

责任编辑: 王小玉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5188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