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跋涉1500多公里!行业类媒体人走青海强“四力”

2020-11-25 19:33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2020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组织人民法院报、人民公安报、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改革报等26家全国性行业类媒体青年编辑记者赴青海开展增强“四力”主题采访和教育实践活动。

  11月9日,全国行业类媒体增强“四力”主题采访和教育实践活动青海行采访团记者们,来到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原子城纪念馆,进一步了解221厂走过的峥嵘岁月,以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成功研制的历程。

  活动期间,记者们先后走访调研了西宁、海北、海东、黄南等4个地市(州),行程1500多公里,与大通县、海晏县、互助县等地的群众深入交流,并与尖扎县德吉村的藏族同胞同吃同住同劳动,切身感受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落实成效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采写了一批聚人气、鼓士气的全媒体佳作,切实锤炼了作风文风,增强了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本次活动得到了青海省委宣传部、省记协和有关地市(州)的大力支持。

  踏遍乡野山村,在见证脱贫成果中壮“脚力”

  活动开始第一天,记者们清晨从北京出发,抵达西宁后,直接从机场赶往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开始第一站采访,此后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

  从田间地头到山野牧场,从土族阿姑的绣房到藏族兄弟的火炕,都留下了记者们认真采访的身影。

  由于采访节奏快、信息量大,很多人都是利用晚上写稿。中国改革报记者刘政手机计步器上每天都是两万步以上的记录。为采写《对贫困宣战向幸福攻坚——赴青海开展增强“四力”主题采访活动纪实》,她走访了4个村,采访了3位县委干部、4位驻村第一书记和6位脱贫示范户户主。

11月8日,青海行采访团记者在采访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至沟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合成。

  中国社区报记者金浩月编发通讯《三个贫困村的脱贫致富路》,中国科学报记者任芳言编发通讯《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扶贫纪实》《青海精准扶贫中的科技力量》,华夏时报记者杨仕省连发四篇通讯。

11月8日,青海行采访团记者在采访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至沟村脱贫致富村民代表马得莲。

  截至11月17日,各媒体陆续刊发专版、专题、深度报道等30多篇,每一篇都是靠跑遍、跑深、跑透的硬脚力磨出来的。

  坚持人民情怀,在“三同”生活中炼“眼力”

  在昂拉乡德吉村,采访团记者们通过与藏族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用心观察体验,感受脱贫攻坚成果,发现独特采访视角、捕捉鲜活故事素材。

11月10日,互助县班彦村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盘绣园”内,绣娘们接受青海行采访团记者采访。

  “在德吉有我们的家,我们会回来的。”这是记者们在采访活动结束与村民道别时说的最多的话。

  才让家、闹尖措家、达巴家等这些颇有特色的藏民农家院,就是记者们在德吉村的家。三四个人睡的大通铺、屋外的厕所、没有暖气的洗澡间……面对这些原本当地村民担心记者们“不适应”的问题,大家却表示“适应得很”。

  和藏族“房东”一起做藏餐、喝奶茶、画唐卡、跳锅庄舞,一起参加村民大会,都成为记者们第一手素材的源泉。

11月10日,互助县班彦村第一书记袁光平就易地扶贫搬迁问题,接受青海行采访团记者采访。

  中国环境报记者温笑寒与村民吉合太加聊天时得知,54岁的吉合太加患有严重肾病,曾经高昂的医疗费让家里成了贫困户,易地搬迁办理医保后,每月高额的透析费能报销绝大部分。温笑寒发现“医保救命”是个好选题,赶紧叫来了健康报记者钱峰进行采访。很快,反映尖扎县解决贫困村“看病难”和防止因病返贫的通讯《“幸福”村走出健康路》就见报了。

  《人民中国》杂志记者袁舒把镜头对准房东夏吾尖参一家的日常生活,拍摄的微电影《藏族人家》,充分反映了少数民族同胞脱贫后和谐、安逸、幸福的新生活景象。

  谁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里。在记者们告别村子的时候,脱贫奔小康的村民们自发唱起了欢快感恩的藏族歌曲,希望记者们能把歌声带到北京。

  突出行业特色,在深化调研采访中富“脑力”

  活动期间,记者们多思善谋,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紧扣当地脱贫攻坚工作与本行业的契合点,对当地政府着力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开展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生态扶贫、交通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的措施和成效进行了全方位报道。

11月9日,青海行采访团记者们在海北州海晏县东达村标准化集中养殖场大棚里,听村支书牛生有介绍蘑菇养殖经验。

  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闫松站在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深入思考“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我们应该带给读者什么样的故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给贫困地区群众带来哪些改变?”“深入基层强‘四力’,我们应以何种情感与群众交流?”三个问题,推出采访活动侧记《“三同”答“三问”》。

  中国环境报记者温笑寒、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焦思颖和中国绿色时报记者雷欢组成“绿色小分队”,每到一处都“组团”围绕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绿色发展等话题展开采访。

  人民公安报记者宋灵云编发通讯《青海省公安厅用心用情帮扶贫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深入反映青海公安机关扎实开展定点扶贫,改善基础设施、发展富民产业、开展技能培训、帮办实事好事、维护社会稳定的情况。

  国家电网报记者吴优围绕全面完成“三区两州”深度贫困地区和抵边村寨电网建设任务等主题,编发了《小山村摘掉贫困帽,村民日子步步高》《住在幸福村会过得更幸福吗?你来看看就知道》等一批融媒体新闻产品。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袁婉君编发了专版《建行尖扎支行支持普惠型小微企业发展纪实》。

  紧跟时代步伐,在媒体融合报道中强“笔力”

  采访中,记者们把脚力所到之处、眼力发现之美、脑力思考之神诉诸笔端和镜头,努力创新报道形式和传播手段,以个性化的新闻产品展示“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以可视化的融媒体产品诠释“十四五”时期远景目标。

11月9日,青海行采访团记者们走进文迦牧场,采访负责人力杰群培。

  中国文化报记者秦丹华编发长篇通讯《老乡的喜讯捎给总书记——采访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村民》,相关融媒体作品在“两微一端”同时发布,做到了文字报道有画面感,摄影报道有纵深感,视频报道有思想性。

  人民铁道报记者杨静编发的通讯《喜闻班彦尽飞歌》在各大媒体平台迅速传播。中国交通报记者曹文娟采写的《“请总书记放心,我们在新家生活得很好”》《达巴的幸福生活:开门是店关门是家》《青海省互助县班彦村:搬进新房子 幸福“绣”出来》等鲜活生动的基层小康故事通过电视、手机、PC端融媒体宣传矩阵同步传播,全面、立体、多维度记录当地脱贫攻坚路上的难忘瞬间。

11月8日下午,青海行采访团记者们走进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深入了解县级融媒体的建设情况和发展思路。

  消费日报记者贾淘文连续编发5篇通讯《打造特色旅游产业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多民族共享小康生活》《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一桌酒席”式的精准扶贫》《东达村“输血”变“造血”为脱贫注入持续动力》《文旅结合为藏民带来幸福生活》《德吉村多产业发展打造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他的感受代表了所有参加互动记者的心声:“在这里,我听到了新时代滚滚洪流一般的脉搏;看到了新农村像格桑花一样绽放的绚烂图景。我将把此次青海行的感动与喜悦珍藏在心中,在今后的新闻报道工作中,不断鞭策自己,采写出更多带有‘泥土芬芳’的好作品。”(单洪楠)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为“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 张爽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5424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