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青年记者践行“四力”采访手记:一篇木耳炼“四力”

2021-02-07 16:11 | 来源: 《中国记者》微信公众号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一篇木耳炼“四力”

  1月25日,人民日报《新春走基层》栏目在一版开栏,首篇刊发的即是我采写的《品质响当当 致富更稳当》,报道的是黑龙江省东宁市10万余农民通过种植黑木耳增收致富的故事。

  人民日报黑龙江分社在2020年底便开始谋划今年的新春走基层报道安排。在资料检索、对接沟通当中,我了解到东宁市素有种植黑木耳的传统,并且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连续11年居于全省榜首位置。

  ▲ 记者郝迎灿在参观东宁市黑木耳深加工企业生产线。王良武 摄影

  东宁地处长白山余脉,境内老爷岭蜿蜒,呈“九山半水半分田”之势。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不正是穷则思变,才逼出了黑木耳这个富民产业?于是我在脑海中勾勒出“种植黑木耳使农民由穷变富”这一思路,兴冲冲坐上了去往东宁的火车。

  到东宁后首先安排座谈,这才了解到“穷则思变”的思路是没错,但是当地种植黑木耳的历史已有数十年,近几年的工作重点早已转移到了黑木耳产业的升级转型上,产品由求数量转向质量、种植方式由地摆转向吊袋、产业结构由一产转向三产融合……

  经过深入了解,我当即决定把写作重点放到当地推动木耳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全产业链条上来。在此思路指导下,我走访了普通种植户,了解他们如何通过种植黑木耳增收;走访菌包生产工厂,了解菌包生产标准化;走访黑木耳加工企业,了解产业链延伸带来的效益;走访绥阳镇黑木耳交易大市场,了解产品销售情况……

  在充分调研采访的基础上,我写成了将近3000字的初稿。可稿件发回总社之后,主编指出稿件逻辑欠通畅、文字欠简练。经过反复沟通,我最终将3000字的初稿压缩到了千字左右。虽然字数大大减少,可是文章主题更凝练突出,文风也更简洁。

  从改换采写思路到反复修改稿件,这次采访是对我践行“四力”要求的一次深刻锤炼,也让我深深意识到业务素养和本领能力的不足,以后当扎根地方、深入基层,努力推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闻作品。

  专家点评

  该文记者冒着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踩着厚厚的积雪,深入东宁调研采访,写出了当地大力发展黑木耳产业集群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情况。报道采访深入,文字生动简洁,不失为新闻记者新春走基层的佳作。但文似看山不喜平,该报道在讲好基层故事方面还有较大改进空间。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7277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