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青年记者践行“四力”采访手记:我终于来到田间地头

2021-02-07 16:10 | 来源: 《中国记者》微信公众号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我终于来到田间地头

  来分社一个多月了,一直特别想去田间地头采访,所以有这篇土地主题的写稿机会时特别开心。

  从福州出发,经南平到达浦城县,一路都是山洞,初步感受到了什么叫“八山一水一分田”。但山与山也有不同,北方的山大多光秃秃的,闽西北的山却是大片浓密的绿。

  因为是来到分社后的第三次独自采访,心里还是有些紧张,来之前我在网上把“紫云英”“浦城耕地”相关的文章看了个遍,到了之后又逮着农业局的专家问个不停。

  采访第一站就是去种粮大户的地里。车子驶进村子,两边都是大片的农田,田地大多依山傍泉,耕地条件非常好。我了解到,在这个人口仅40万出头的地方,耕地面积却超过53万亩,是名副其实的“福建粮仓”。

  ▲紫云英刚从地里冒出矮矮的尖

  1月浦城接近零下的气温里,不少农户仍然在农田里忙碌着。在车上乍一看,田里什么也没有,下车踏进稻田里的那一刻我才发现,成片的紫云英已经长出小小的叶子,互相“抱”在一起,大片大片,用手摸过去,只觉分外可爱。

  -------------------------------------------------------------

  ▲记者在浦城县采访紫云英种植

  采访中,有三点让我感触最深。

  一是种植成本和农民增收的一笔细账。在农户一项项报出种粮所需成本时,我们就拿着本子在一旁算。一合计,每亩地一年的成本竟达到了1200多元,而按照目前当地1.27元一斤的国家兜底稻谷收购价,稍有歉收便就会亏损,所以提高大米品质、提高单价显得尤为迫切。

  二是浦城粮仓的销售辐射问题。采访中,一句自古流传的俗语让我印象深刻,叫“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随着采访的深入,有人提出现在应该争取改成“浦城收一收,好米闯九州”。这当中涉及的两个问题,一个是从米到好米,目前浦城通过紫云英种植技术已经基本做到了;第二个问题是从“福州”到“九州”,意味着销售范围要从福建地区扩展到覆盖九州,这一点当地还在努力。

  三是打响优质米的品牌问题。在浦城的最后一顿,吃到了紫云英种出来的优质米,粒粒分明、入口香滑,真心感叹“好土育好米”,而“好米也怕巷子深”。我了解到,优质米种出来了,但不少农户用紫云英种出的优质米还是按普通米的价格去卖。如何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打响优质米的品牌,是当地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

  专家点评

  窦锋昌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冬闲人不闲》这篇新闻特写具有两个鲜明特点。其一,选题好,立意好。文章选取福建省蒲城县绿肥种植示范项目作为采写内容,重点写当地“恢复冬种紫云英传统”,与“新春走基层”的定位很匹配,同时通过绿肥种植减少化肥用量的做法也和中央一再提倡的绿色环保发展理念高度一致。其二,采访好,写法好。文章虽然不长,但是采访做得很扎实,既有对普通农户的“点”的采访,也有对农业专家、农村局干部的“面”的采访,做到了“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同时,写作方面行文流畅、繁简得当。当然,稿子还有可以提高的地方,比如“冬闲人不闲”这个标题过于抽象,最好能把“冬种紫云英”这个核心新闻点在标题里打出来。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727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