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央新闻媒体青年记者践行“四力”业务交流活动采访手记:把出发点放在基层群众的获得感上

2021-02-07 16:10 | 来源: 《中国记者》微信公众号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把出发点放在基层群众的获得感上

  作为一名在分社工作了六年多的记者,今年早就计划加入“新春走基层”的报道。说来也巧,今年的“新春走基层”启动时,我正在吕梁山里采访脱贫后衔接乡村振兴的主题。但采访时比较松散,并未刻意去寻找故事。得知有“脱了贫更要加油干”这个子栏目时,分社领导第一时间通知到我,让我在现场写这个稿子。

  时间紧、任务重。尽管多年写该栏目报道,但每一次写都是一个挑战。因为虽然有主题指引,但面对的是一件具体的事物。怎么把它挖掘出来、呈现出该有的样子?我想起了采访中扶贫人的一句话:“脱贫攻坚主要解决要素支撑有没有的问题,而巩固拓展阶段主要解决发展能力强不强的问题。”

  这话具有较深的认识,促使我回溯采访中的人和事。在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阳坡村,十三五期间的脱贫攻坚,让这里的基础设施变得完备,基础交通管网一应俱全;但在持续造血、带富能力的建设上,当地一直在发力。

  ▲乔栋在吕梁山村里进行“新春走基层”采访

  我找到了一个反差点。“坨坨”是吕梁方言里对线圈的称呼,很接地气。线圈坨坨,是电子元器件的内部零件,这样一个看似在工业区间的东西,怎么进入这吕梁山中的寻常百姓家、并且为当地老百姓带来收入的?相信读者有一定的阅读兴趣。我返回去,找到了阳坡村受益于“坨坨”加工的老百姓,重新进行了采访。

  阳坡村到县城的路修通后只要20多分钟,但因刚下过雪,背坡处仍有冰,一路走得胆战心惊。但看到阳坡村的变化,看到老区群众的精神面貌,这不正是“脱了贫还要加油干”的真实写照么?一千多字的稿子很快写出来,但自己并不满意,总感觉欠了火候;后方反馈,从初稿内容看,观察深度还不够。

  速度和稿件质量往往成反比。继续打磨。除了沉心静气,还要厘清逻辑结构,用故事贯穿。最重要的,是要把出发点放在基层群众的获得感上,隐化帮扶力量和政策框架的作用,达到“春风化雨”。经过几次修改,稿件顺利刊登。但不足仍然很多,希望在接下来的新春走基层报道中,能够蹲得更低一些、采得更扎实一些、采访时心中的框架更明确一些。

  专 家 点 评

  从整篇文章看,作者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在千把字的篇幅内,通过严密的逻辑结构、接地气的语言和细节,把吕梁山区农民易地扶贫搬迁后生活的变化、精气神的变化写得活灵活现,如同亲临。

  首先说文章的结构。一开头,“腊月十二晚上,一场雪悄悄降下,染白了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阳坡村”,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然后讲,第二天一大早,村民雷月爱就“嘎吱嘎吱”踩着雪,匆匆赶往村里的电子元器件村级加工点。接着用几个段落,讲了雷月爱等村民去加工点干什么(熟练地缠起“坨坨”),干的怎么样(一个月平均能拿3000多元),从微观(村级加工点)到中观(孵化园),从个体(雷月爱)到整体(仅“坨坨”一项,就带动600多贫困人口成为“熟练工”),最后用中阳挂职副县长的话(“前几年的脱贫攻坚主要是解决要素支撑‘有没有’的问题。现在进入巩固拓展阶段,主要解决发展能力‘强不强’的问题。”)点题,层层递近,逻辑严密,让人信服。

  其次,这篇文章的语言运用也很有特色。”脱贫攻坚这些年,水泥路通往山外,自来水进了农家院,村民的精气神都变得不一样””搁在前些年,可没人起这大早,都窝在家里猫冬呢““以前在村里能干啥?谷子、豆子、山药蛋,年年种这‘老三样’”“这不是快过年了嘛,置办一套红床单,喜庆!”,这些充满农民特点的方言俚语,娓娓道来的写作风格,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使整篇文章读起来饶有趣味。

  如果说这篇文章有什么缺点和不足之处,一个是倒数第二段引用的那名挂职副县长的话,虽然道理很对,但太严肃了,和整篇文章的风格有点不搭;此外,文章写的不错,但标题《阳坡村的“新名堂”》,感觉一般了些。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7279401